某一1000总吨船舶于2007年4月1日开工建造,航区为近海。在建造过程中,现场验船师在对其机舱防油污设备和设施的检验中,发现下列情况,你认为那些满足《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含2006修改通报)第5篇第2章的要求?A.所装滤油设备的型式认可证书上表明其满足“MEP.60(33)”B.设置了残油舱,且进出残油舱的管路没有直接连通舷外C.残油舱在机舱双层底,其位置和容积满足批准的图纸要求,因其附近管路密集,无法设置进出残油舱的导门D.残油舱的出油管系经过污油泵泵至主甲板,并在其管端设置了符合

题目

某一1000总吨船舶于2007年4月1日开工建造,航区为近海。在建造过程中,现场验船师在对其机舱防油污设备和设施的检验中,发现下列情况,你认为那些满足《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含2006修改通报)第5篇第2章的要求?

A.所装滤油设备的型式认可证书上表明其满足“MEP.60(33)”

B.设置了残油舱,且进出残油舱的管路没有直接连通舷外

C.残油舱在机舱双层底,其位置和容积满足批准的图纸要求,因其附近管路密集,无法设置进出残油舱的导门

D.残油舱的出油管系经过污油泵泵至主甲板,并在其管端设置了符合要求的标准排放接头


相似考题
更多“某一1000总吨船舶于2007年4月1日开工建造,航区为近海。在建造过程中,现场验船师在对其机舱防油污设备和设施的检验中,发现下列情况,你认为那些满足《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含2006修改通报)第5篇第2章的要求?A.所装滤油设备的型式认可证书上表明其满足“MEP.60(33)”B.设置了残油舱,且进出残油舱的管路没有直接连通舷外C.残油舱在机舱双层底,其位置和容积满足批准的图纸要求,因其附近管路密集,无法设置进出残油舱的导门D.残油舱的出油管系经过污油泵泵至主甲板,并在其管端设置了符合”相关问题
  • 第1题:

    船厂计划建造一艘船长105米的国内航行海船,其设计图纸于2004年2月审核批准,船舶于2004年3月开工建造。请问该船的设计图纸应符合哪些检验技术法规的要求?

    A.《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

    B.《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3)

    C.《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2)

    D.《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1)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某设计单位于2007年1月1日向船舶检验机构送审了一套5000t近海散货船图纸,请问其依据的规范(法规、规则)有哪些?()

    • A、《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
    • B、《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6年修改通报
    • C、《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2006
    • D、《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某国内近海航行2500总吨的散货船申请建造检验,在其批准的图纸中说明该船设计符合《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及其2006修改通报的要求。但是现场建造验船师发现本船主电源仅配置一台发电机组,不符合批准图纸要求,验船师如何处理该问题?()

    • A、考虑到船东为了节约成本,可要求船厂仅设置一台发电机组。
    • B、主电源必须至少由2台发电机组组成。
    • C、必须符合批准的设计图纸及其审图意见。
    • D、3000总吨以下的散货船可不适用上述法规。

    正确答案:B,C

  • 第4题:

    某艘2008年5月安放龙骨2008年12月1日建造完工的内河集装箱船,2009年5月1日申请签发《内河船舶装运危险货物适装/推或拖证书》,用于载运液体危险货物,验船师检验时发现其舱底泵系统的设计不满足《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8)修改通报第7篇6.2.5.1要求。船检机构拒绝核发该证书的原因是()

    • A、该船为敞口装货处所,可以载运液体危险货物
    • B、该船应设有防止危险货物的残液排入水域造成污染的措施
    • C、该船应满足(2004)《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及修改通报的要求
    • D、该船为集装箱船,装载的是包装危险货物,不会泄漏,无须满足第7篇6.2.5.1的要求

    正确答案:B,C

  • 第5题:

    船厂计划建造一艘船长105米的国内航行海船,其设计图纸于2004年2月审核批准,船舶于2004年3月开工建造。请问该船的设计图纸应符合哪些检验技术法规的要求?()

    • A、《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
    • B、《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3)
    • C、《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2)
    • D、《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1)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某散货船总吨位10050,于2007年7月建造,设计机舱含油舱底水系统时,设计人员向审图工程师咨询关于滤油设备(油水分离器,oily bilge water separator)的几个问题,在参照MARPOL附则I第14条后,审图工程师通知设计人员以下的理解是正确的()

    • A、滤油设备(油水分离器)应满足MEPC.60(33)决议通过的船舶机器处所污染设备的导则和技
    • B、滤油设备(油水分离器)应满足MEPC.107(49)决议通过的船舶机器处所污染设备的导则和技术标准
    • C、滤油设备的设计应保证当排出物(含油舱底水)的含油量超过15PPM时能发出报警
    • D、滤油设备的设计应保证当排出物(含油舱底水)的含油量超过15PPM时能自动停止含油舱底水的排放

    正确答案:B,C,D

  • 第7题:

    一艘2003年建造载运闪点不大于60℃油类的内河航行油船,在建造中该船油舱透气装置采用两个油舱的透气支管连接到总管,并在透气总管上设有压力/真空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满足要求,货油舱透气装置可以独立,也可以几个舱连接在一起共用。
    • B、满足要求,该船货油舱装设有压力/真空阀满足油舱透气功能。
    • C、不满足要求,应在油舱透气支管上设置手动开启装置的压力/真空阀或其他等效措施。
    • D、不满足要求,应在油舱透气支管上设置自动开启装置的压力/真空阀。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某船厂对在建的50000总吨的油轮(船厂与船东的合同及建造日期均在2008年)的污油舱的含油污水的排放不太确定,由于该油轮需要申请国际防油污证书IOPP,因此来咨询一下关于货油区的污油舱(slop tank)含油污水的排放,你在查询了MARPOL附则I的第31条和34条之后,通知船厂()

    • A、污油舱含油污水排放时需要通过机舱的油水分离器进行分离后再排至海里
    • B、污油舱含油污水排放时需要通过安装在货油区内的排油监控装置(ODM)进行监控,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 C、船上安装的排油监控装置(ODM)需要满足机舱的油水分离器(bilge water separator)的认可标准(MEPC.107(49)号决议)
    • D、船上的污油舱的含油污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海里,不用经过任何监控及处理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多选题
    某散货船的建造审批图纸中的燃油舱蒸汽加热管系的设计压力为0.7MPa,现场验船师在建造检验时,根据《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第4篇第2-1章的要求,提出(或接受)下列要求。
    A

    该管系在车间预制后,应进行1.05MPa的液压试验。

    B

    该管系装船后,应进行0.875MPa的液压试验。

    C

    该管系进出油舱时,可以直接与油舱舱壁焊接以保证舱壁密性。

    D

    验船师发现该管系在进入油舱前有一连接法兰下方为配电板,因此要求将该法兰连接改为套管连接。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散货船总吨位只有390,由于该船申请了国际防油污证书IOPP,在设计机舱含油舱底水的排放系统时,船厂在设计时不希望使用机舱含油舱底水的滤油装置(油水分离器),原因是该船总吨位小于400,通常情况下MARPOL附则I的对含油机舱舱底水的排放要求不适用。你作为该项目的审图工程师,在查询MARPOL附则I第15条之后,通知船厂()
    A

    MARPOL附则I确实对400总吨以下的船只不适用

    B

    该船在航行过程中可以随意排放机舱含油舱底水

    C

    该船在航行过程中只有经过由主管机关认可的滤油设备(油水分离器),才可以排放机舱含油舱底水,排放时的未经稀释的排出物含油量不超过15PPM

    D

    MARPOL附则I对400总吨以下的船只尽管适用,但对机舱含油舱底水的排放却没有要求,可以将含油的舱底水保留在船上等随后排至岸上的接收装置,也可以在航行过程中随意排放到海里,排放时没有具体要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验船师在对一艘2006年10月1日安放龙骨的15000总吨散货船进行法定初次检验过程中,根据SOLAS公约第II-2章的相关要求,对机舱双层底内设置的燃油柜进行检查,检查发现,该燃油柜的存油量测量,只能通过设置在油柜上的测量管进行测量。而该测量管延伸至机舱花钢板上,在该测量管的终端装设了自闭式关断装置,并在该装置下面设有一个小直径的自闭式控制旋塞。该油柜再没有其他手段和设施对其存油量进行测量。该油柜仅设置上述的测量管是否满足SOLAS公约要求,()
    A

    满足SOLAS公约要求。不需要再设置其他油面计。

    B

    不满足SOLAS公约要求,还应设置第2根测量管,延伸至机舱并在测量管终端设置紧密盖。

    C

    不满足SOLAS公约要求,在机舱不允许设置任何测量装置。

    D

    不满足SOLAS公约要求,还应设置满足SOLAS公约第II-2章第4条第2.2.3.5.2款要求的第2套油面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某船厂对在建的50000总吨的油轮(船厂与船东的合同及建造日期均在2008年)的污油舱的含油污水的排放不太确定,由于该油轮需要申请国际防油污证书IOPP,因此来咨询一下关于货油区的污油舱(sloptank)含油污水的排放,你在查询了MARPOL附则I的第31条和34条之后,通知船厂()
    A

    货油区污油舱含油污水排放时需要通过机舱的油水分离器进行分离后再排至海里

    B

    货油区污油舱含油污水排放时需要通过排油监控装置(ODM)进行监控,并且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

    C

    船上安装的排油监控装置(ODM)需要满足机舱的油水分离器(bilgewaterseparator)的认可标准(MEPC.107(49)号决议)

    D

    船上的货油区污油舱的含油污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海里,不用经过任何监控及处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散货船的建造审批图纸中的燃油舱蒸汽加热管系的设计压力为0.7MPa,现场验船师在建造检验时,根据《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第4篇第2-1章的要求,提出(或接受)下列要求。

    • A、该管系在车间预制后,应进行1.05MPa的液压试验。
    • B、该管系装船后,应进行0.875MPa的液压试验。
    • C、该管系进出油舱时,可以直接与油舱舱壁焊接以保证舱壁密性。
    • D、验船师发现该管系在进入油舱前有一连接法兰下方为配电板,因此要求将该法兰连接改为套管连接。

    正确答案:A,D

  • 第14题:

    除标准排放接头外,进出残油舱的管路不得直接连通舷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在一艘5000吨级散货船的年度检验中,轮机验船师发现防油污证书上填写残油舱总容积为2m3认为可疑,进而查了一下完工舱容计算书,该船机舱设有一污油水舱、污滑油舱、油渣舱、溢油舱、污油舱,舱容分别为5m3、33、23、203、43,船上设一标准排放接头,仅通至油渣舱,请问证书填写是否有误?如有应如何更正?管路布置是否有误?


    正确答案: 1、证书填写有误,残油舱总容积应包括污滑油舱、油渣舱、污油舱3个舱的舱容,加在一起应为9m3
    2、管路布置有误,标准排放接头应通至上述三个舱,并设置阀门加以控制。

  • 第16题:

    某一1000总吨船舶于2007年4月1日开工建造,航区为近海。在建造过程中,现场验船师在对其机舱防油污设备和设施的检验中,发现下列情况,你认为那些满足《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含2006修改通报)第5篇第2章的要求?()

    • A、所装滤油设备的型式认可证书上表明其满足“MEPC.60(33)”。
    • B、设置了残油舱,且进出残油舱的管路没有直接连通舷外。
    • C、残油舱在机舱双层底,其位置和容积满足批准的图纸要求,因其附近管路密集,无法设置进出残油舱的导门。
    • D、残油舱的出油管系经过污油泵泵至主甲板,并在其管端设置了符合要求的标准排放接头。

    正确答案:B,D

  • 第17题:

    一艘2006年建造载运闪点不大于60℃油类的内河航行油船,在建造中该船油舱透气装置采用两个油舱的透气支管连接到总管,并在透气总管上设有压力/真空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满足要求,货油舱透气装置可以独立,也可以几个舱连接在一起共用
    • B、满足要求,该船货油舱装设有压力/真空阀满足油舱透气功能
    • C、不满足要求,应在油舱透气支管上设置自动开启装置的压力/真空阀
    • D、不满足要求,应在油舱透气支管上设置手动开启装置的压力/真空阀或其他等效措施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某货船2011年9月5日安放龙骨,2012年12月31日,总吨8000,近海航区,主机功率3000KW,该船燃油舱容积698立方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船需设置残油舱及滤油设备,且滤油设备需有15ppm报警并停排装置
    • B、该船需设置残油舱及滤油设备,滤油设备无需有15ppm报警并停排装置
    • C、该船需设置燃油舱保护
    • D、该船无需设置燃油舱保护

    正确答案:B,C

  • 第19题:

    某船厂计划建造一艘船长105米的国内航行海船,其图纸于2011年8月设计完成送审,该船舶预定于2012年2月开工建造。请问该船的设计图纸应符合哪些检验技术法规的要求?()

    • A、《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及2008修改通报
    • B、《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及2006修改通报
    • C、《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及2006和2008修改通报
    • D、《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一艘2005年建造完工的沿海油船(闪点≤60℃),船长62米,总吨为1600,主机功率为720KW,验船师在营运检验时发现实船有如下情况,请问下列哪些情况不满足法规要求,需要该船整改?()
    A

    设置1台应急消防泵。

    B

    机舱设置2台独立驱动的主消防泵。

    C

    货油舱没有设置CO2固定灭火系统。

    D

    没有配备消防员装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在一艘5000吨级散货船的年度检验中,轮机验船师发现防油污证书上填写残油舱总容积为2m3认为可疑,进而查了一下完工舱容计算书,该船机舱设有一污油水舱、污滑油舱、油渣舱、溢油舱、污油舱,舱容分别为5m3、33、23、203、43,船上设一标准排放接头,仅通至油渣舱,请问证书填写是否有误?如有应如何更正?管路布置是否有误?

    正确答案: 1、证书填写有误,残油舱总容积应包括污滑油舱、油渣舱、污油舱3个舱的舱容,加在一起应为9m3
    2、管路布置有误,标准排放接头应通至上述三个舱,并设置阀门加以控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某国内航行货船,位于机舱内双层底之上的某一燃油舱,设有符合现行《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要求的溢流管和短测量管。您认为该燃油舱是否还需配置其他液位测量装置?为什么?()
    A

    需要。因为燃油舱柜如设置短测量管,则应再配置一套油面测量仪

    B

    需要。因为燃油舱柜如设置短测量管,则应再配置另一套短测量管

    C

    不需要。因为该舱柜设有符合现行《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要求的溢流管。

    D

    不需要。因为机舱内燃油舱柜可只要求设置短测量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某散货船总吨位10050,于2007年7月建造,设计机舱含油舱底水系统时,设计人员向审图工程师咨询关于滤油设备(油水分离器,oilybilgewaterseparator)的几个问题,在参照MARPOL附则I第14条后,审图工程师通知设计人员以下的理解是正确的是()
    A

    滤油设备(油水分离器)应满足MEPC60(33)决议通过的船舶机器处所污染设备的导则和技术标准

    B

    滤油设备(油水分离器)应满足MEPC107(49)决议通过的船舶机器处所污染设备的导则和技术标准

    C

    滤油设备的设计应保证当排出物(含油舱底水)的含油量超过15PPM时能发出报警

    D

    滤油设备的设计应保证当排出物(含油舱底水)的含油量超过15PPM时能自动停止含油舱底水的排放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