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不能把典型的地域特征搞没了,把鲜明的民族特色改掉了,把优秀的文化传统弄丢了。 对本句最直当的概括是:


    A. 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突出特色
    B. 乡村规划和建设要典型
    C. 乡村规划和建设要保留优秀传统
    D. 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符合国情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文段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乡村规划和建设要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A项最好地概括了文段的内容。故答案为A。

  • 第2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了以改革农村和农民现状为宗旨的 乡村教育运动,不少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晏阳初认为:中国乡村存在四大基本问 题,即愚、穷、弱、私。“愚”指人民绝大多数是文盲;“穷”指人民生活的极度贫困; “弱”指缺乏医疗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私”指人民缺乏合作精神和公民意识。梁 漱溟则认为:上述问题只是中国社会的表面现象,其深层原因是文化失调。中国文化的 根在乡村,解决中国问题必须从乡村建设入手,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 以创造新文化来救活旧乡村。
    请以上述材料为背景,叙述晏阳初和梁漱溟所提出的乡村教育方案,并比较他 们乡村教育理论的异同。


    答案:
    解析:
    (1) 二者的乡村教育方案
    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 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三大方式”:学 校式教育,以青少年为对象设置初级、高级平民学校和生计巡回学校;社会式教育,以 一般群众和农民团体为对象开展读书、演讲等活动;家庭式教育,以家庭中各成员为对 象的生活、生产常识教育。
    梁漱溟提出建立行政系统与教育机构合一的乡农学校。学校由学众、教员、学董、 学长组成;学校按自然村落和行政级别分村学与乡学两级,实行“政教养卫合一”,“以 教统政”,将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合一;学校课程分两类,其一为以知识教育和“精 神讲话”为内容的共有课程,其二为各校根据自身生活环境而设的个别课程。
    ⑵二者的异同
    晏阳初与梁漱溟均注重乡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并将教育与乡村经济、文化、 道德等方面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在方式上均注意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
    对中国问题的认识不同:晏阳初对中国农村问题的分析更多的是对中国“社会病” 具体表象的归结;梁漱溟着力从中国文化寻找中国乡村问题的病因。乡村教育的 理论和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晏阳初更注重乡村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引进现代民主 意识和西方社会治理模式;梁漱溟则主要借鉴中国古代乡约制度并加以改造,更注重弘 扬传统道德。
    【评分说明】只写出每个教育方案的要点而不展开论述的,最高不超过4分;能从其 他方面较为合理地比较二者异同的,可以酌情给分,每点最高不超过4分。

  • 第3题:

    抗战爆发前,在中国各地进行的乡村改造尝试中,不包括( )。

    A.晏阳初在河北进行的县政建设实验
    B.梁漱溟在山东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
    C.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实验
    D.阎锡山在山西进行的“土地村公有”实验

    答案:C
    解析: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实验虽然也在同一时期,但是主要是在开展乡村教育方面,并不涉及乡村改造。

  • 第4题:

    黄炎培是中国近代()的创导者和理论家,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家。

    • A、科学教育
    • B、职业教育
    • C、平民教育
    • D、乡村教育

    正确答案:B

  • 第5题:

    解决中国乡村教育问题的对策


    正确答案: 1、积极宣传、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
    2、加大教育扶贫的力度;
    3、加大对乡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4、创造条件,吸引人才,提高乡村教师素质;
    5、积极发展乡村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

  • 第6题:

    提出“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口号的教育家是()。

    • A、蔡元培
    • B、陶行知
    • C、黄炎培
    • D、陈鹤琴

    正确答案:B

  • 第7题:

    20世纪20年代,抱着教育救国思想,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实践生活教育理论,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的教育家是( )

    • A、鲁迅
    • B、徐特立
    • C、陶行知
    • D、梁启超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提出“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口号的教育家是()。
    A

    蔡元培

    B

    陶行知

    C

    黄炎培

    D

    陈鹤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A

    晏阳初

    B

    梁漱溟

    C

    黄炎培

    D

    陶行知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乡镇自治”阶段,中国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是(  )。
    A

    对乡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乡村社会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体系中

    B

    推进乡村民主治理,完成国家资源下乡的工作任务

    C

    高效地、大规模地汲取乡村资源来快速推进工业化

    D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正确答案: A
    解析:
    “乡镇自治”阶段,中国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是对乡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乡村社会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体系中。集体化时期,人民公社制度是当时农村基本的组织与管理制度,此阶段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是高效地、大规模地汲取乡村资源来快速推进工业化。“乡政村治”阶段,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仍然是汲取乡村资源,促进国家工业化快速发展。后税费时代的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阶段,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是推进乡村民主治理,完成国家资源下乡的工作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第11题:

    单选题
    20世纪20年代,抱着教育救国思想,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实践生活教育理论,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的教育家是(  )。
    A

    鲁迅

    B

    徐特立

    C

    陶行知

    D

    梁启超


    正确答案: A
    解析: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形成了以“生活即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体系。在他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

  • 第12题:

    单选题
    主张“乡村建设”的教育家是()
    A

    梁漱溟

    B

    晏阳初

    C

    邰爽秋

    D

    黄炎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请以下述材料为背景,叙述晏阳初和梁漱溟所提出的乡村教育方案,并比较他们乡村教育理论的异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了以改造农村和农民现状为宗旨的乡村教育运动,不少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晏阳初认为:中国乡村存在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愚”指人民绝大多数是文盲;“穷”指人民生活的极度贫困广弱”指缺乏医疗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私”指人民缺乏合作精神和公民意识。梁漱溟则认为:上述问题只是中国社会的表面病象,其深层原因是文化失调。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解决中国问题必须从乡村建设入手,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以创造新文化来救活旧乡村。


    答案:
    解析:
    (1)二者的乡村教育方案 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三大方式”:学校式教育,以青少年为对象设置初级、高级平民学校和生计巡回学校;社会式教育,以一般群众和农民团体为对象开展读书、演讲等活动;家庭式教育,以家庭中各成员为对象的生活、生产常识教育。 梁漱溟提出建立行政系统与教育机构合一的乡农学校。学校由学众、教员、学董、学长组成;学校按自然村落和行政级别分村学与乡学两级,实行“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将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合一;学校课程分两类,其一为以知识教育和“精神讲话”为内容的共有课程,其二为各校根据自身生活环境而设的个别课程。 (2)二者的异同 晏阳初与梁漱溟均注重乡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并将教育与乡村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在方式上均注意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 对中国问题的认识不同:晏阳初对中国农村问题的分析更多的是对中国“社会病”具体表象的归结;梁漱溟着力从中国文化中寻找中国乡村问题的病因。乡村教育的理论和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晏阳初更注重乡村具体问题的解决,并引进现代民主意识和西方社会治理模式;梁漱溟则主要借鉴中国古代乡约制度并加以改造,更注重弘扬传统道德。

  • 第14题:

    从教育思想来看,()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

    A.晏阳初
    B.黄炎培
    C.梁漱溟
    D.陶行知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不同教育家教育思想与实践 的辨别。梁漱溟对近代中国教育史的贡献在于 他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验。乡村教育是其乡村 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漱溟认为,“中国 的建设问题便应当是乡村建设”。对于晏阳初、黄炎培、陶行知的思想考生也要认真掌握。

  • 第15题:

    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 A、晏阳初
    • B、梁漱溟
    • C、黄炎培
    • D、陶行知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被认为是中国乡村社会学诞生标志的书是()。

    • A、《中国乡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
    • B、《华南乡村生活》
    • C、《乡村社会学》
    • D、《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主张学前教育要“中国化”“平民化”,并创办了我国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教育家是().


    正确答案:陶行知

  • 第19题:

    单选题
    倡导乡村改造运动,被称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
    A

    晏阳初

    B

    梁漱淇

    C

    黄炎培

    D

    陶行知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黄炎培是中国近代()的创导者和理论家,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教育家。
    A

    科学教育

    B

    职业教育

    C

    平民教育

    D

    乡村教育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  )阶段,中国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是对乡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乡村社会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体系中。
    A

    乡镇自治

    B

    村治转型与乡村共治

    C

    人民公社制

    D

    乡政村治


    正确答案: B
    解析: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全国政权机构,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了《关于健全乡镇政权建设的指示》,明确了乡、行政村、自然村、村居民组的组织体系,并且乡(镇)级政权可以直接领导村以下工作。这一时期被称为“乡镇自治”阶段,此时中国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是对乡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乡村社会纳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体系中

  • 第22题:

    填空题
    主张学前教育要“中国化”“平民化”,并创办了我国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教育家是().

    正确答案: 陶行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创办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的教育家是()。
    A

    陈鹤琴

    B

    张雪门

    C

    陶行知

    D

    皮亚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