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传统对外译介的扶持目标,常常集中于成套的经典、长篇小说、大部头的作品,仿佛把中国文化变成世界级经典“送出去、供起来”就是文化译介的最佳出路,且翻译过程也十分注重严密的体系、程序,唯恐失去“原汁原味”。此举对于学术研究、图书馆收藏、高层交流固然意义重大,但事实上,从普通人的接受习惯来看,每个带着固有文化习惯和接受视野的人接触和接受外来文化时,往往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乐趣到思想,由体验到对话,而且往往还需要译者对其进行本土化处理和吸收。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第4题:
中国文学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形式有()()()()()()等。
第5题:
积极引进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这样不但满足了中国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渴求,也使中国的儿童文学作者得到借鉴。在翻译队伍中,首屈一指的是()。
第6题:
在文学观念中,强调文学作品与作家之间关系的是()
第7题:
()认为文学作品是作家感情的表现,它突出强调的是文学作品与作家之间的关系。
第8题:
在文学观念中,强调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关系的是()
第9题:
文学作品与其所反映的自然、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文学作品与作家心理的关系
文学的文化属性
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翻译不应该遵循传统的程序
译者本身也是作品的创造者
普通人无法接受学术性翻译
原汁原味是当代翻译的大忌
第13题:
第14题:
文学作品的多主题理解,是()。
第15题:
教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体”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文学作品的不同();二是指文学作品的不同风格特点。“性”,是指作家的()和个性。
第16题:
“林译小说”开始了现代中国最早的文学启蒙,翻译者是林纾,又名()。
第17题: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主要研究的对象是()。
第18题:
古典主义的文学理论主要研究的是()。
第19题:
文学作品的这种从情绪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的属性,就是文学的()。
第20题:
从文学批评的取向来说,文学批评可以分为审美批评和非审美批评,前者强调文学作品的美,后者关注文学与社会人生,历史文化和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关系,强调文学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及文化意义。
第21题:
文学作品与其所反映的自然、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
文学作品与作家心理的关系
文学的文化属性
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