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木器厂有38名工人,2名工人每天可以加工3张课桌,3名工人每天可以加工10把椅子,调配多少工人加工椅子才能使每天生产的桌椅配套?(一张课桌配两把椅子)() A. 18 B. 14 C. 16 D. 21

题目
某木器厂有38名工人,2名工人每天可以加工3张课桌,3名工人每天可以加工10把椅子,调配多少工人加工椅子才能使每天生产的桌椅配套?(一张课桌配两把椅子)()

A. 18
B. 14
C. 16
D. 21

相似考题
更多“某木器厂有38名工人,2名工人每天可以加工3张课桌,3名工人每天可以加工10把椅子,调配多少工人加工椅子才能使每天生产的桌椅配套?(一张课桌配两把椅子)()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两个砌砖工人,甲工人每天砌砖 4400 块,乙工人每天砌砖 3600 块,已知乙每小时比甲少砌 100 块,问甲每小时砌砖多少块(按每天工作 8 小时计算)?( )

    A.400

    B.450

    C.550

    D.600


    正确答案:C

  • 第2题:

    一个工人每天创造的新价值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个工人每天创造的新价值=4×24-(38.4+4.8)=52.8(元)


  • 第3题:

    某车间有30名工人,计划加工A、B两种零件。这些工人按技术水平分成甲、乙、丙三类 人员,人数分别为6、16、8人。各类人员每人每天单独加工某一种零件的效率如下表。现在要求加工A、B零件各3000个,请问至少需要多少天?


    A.4
    B.5
    C.6
    D.7

    答案:B
    解析:
    甲、乙、丙类工人加工A、B零件的效率比分别为,则甲类工人加工A零件的能力最强,乙类次之,丙类最弱。所以应该尽量安排甲类人员加工A零件,丙类人员加工B零件,乙类人员则两种零件都加工。
    设乙类工人有x人加工A零件,则(16-x)人加工B零件。要使每天加工的两种零件数相等,则: 50×6+30X=60(16-X)+30×8,解得
    x=10。故每天生产两种零件各50×6+30×10=600个,至少需要3000÷600=5天。

  • 第4题:

    已知某工厂有28名工人,每个工人每天可缝制12顶帽子或18个肩章,已知一顶帽子需和两个肩章配套,则多少人缝制帽子时,可使帽子和肩章每天的产量刚好配套?()

    A.12
    B.14
    C.16
    D.18

    答案:A
    解析:

    子和肩章每天的产量刚好配套。

  • 第5题:

    某车间安排了若干工人加工甲、 乙两种零件, 每个工人每天可加工甲零件 15 个 , 或 者加工乙零件 10 个。 某种仪器每套需配有甲零件 2 个和乙零件 3 个。 已知只安排了 8 个工 人加工甲零件。 要使每天加工的零件恰好配套, 该车间安排了( ) 个工人加工甲、 乙两种 零件。

    A.18
    B.21
    C.23
    D.26

    答案:D
    解析:
    共生产甲零件 15×8=120 个,则需生产乙零件 120÷2×3=180 个,需要工人 180÷10=18 人,所求为工人总数,8+18=26,选择 D。

  • 第6题:

    某木场有甲,乙,丙三位木匠师傅生产桌椅,甲每天能生产12张书桌或13把椅子;乙每天能生产9张书桌或12把椅子,丙每天能生产9张书桌或15把椅子,现在书桌和椅子要配套生产(每套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则7天内这三位师傅最多可以生产桌椅()套。

    A. 116
    B. 129
    C. 132
    D. 142

    答案:B
    解析:
    统筹问题。甲、乙、丙生产桌子的效率分别为12、9、9,生产椅子的效率分别为13、12、15,根据效率差最高原则,故应该选甲全部生产书桌,丙全部生产椅子。甲生产桌子12×7=84张,丙生产椅子15×7=105张。乙就应该做一部分椅子,做一部分书桌。设乙生产书桌x天,则乙生产椅子(7-x)天,根据题意书桌数等于椅子数,有方程84+9x=105+12(7-x),解得x=5天。方程左右都是生产的最多的桌椅套数,因此最多可以生产桌椅84+9×5=84+45=129套。故选择B。

  • 第7题:

    某纺织厂工人的平均工资每天10元,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可生产24磅毛线,每磅售价4元。由此消耗的原材料价值为38.4元,工具设备磨损费为4.8元。资本家在一个工人身上每天垫支的资本价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资本家在一个工人身上每天垫支的资本价值=10+38.4+4.8=53.2(元)

  • 第8题:

    非食品加工人员可以进入食品生产场所。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服装厂的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4件上衣或7条裤子,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服装。现有66名工人生产,每天最多能生产多少套服装?()

    • A、168
    • B、188
    • C、218
    • D、246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问答题
    某纺织厂工人的平均工资每天10元,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可生产24磅毛线,每磅售价4元。由此消耗的原材料价值为38.4元,工具设备磨损费为4.8元。剩余价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剩余价值=52.8-10=42.8(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服装厂的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4件上衣或7条裤子,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服装。现有66名工人生产,每天最多能生产多少套服装?()
    A

    168

    B

    188

    C

    218

    D

    246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每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的上衣和裤子的比例为4:7,要使生产的服装套数更多,则最终生产的上衣和裤子数量要相同,所以生产上衣和裤子的工人比例为7:4,有66名工人,则生产上衣的工人数量为66×7/11=42,生产裤子的工人数量为66×4/11=24,生产服装数量最多等于42×4=168。故正确答案为A。

  • 第12题:

    问答题
    某纺织厂工人的平均工资每天10元,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可生产24磅毛线,每磅售价4元。由此消耗的原材料价值为38.4元,工具设备磨损费为4.8元。一个工人每天创造的新价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一个工人每天创造的新价值=4×24-(38.4+4.8)=52.8(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乙两个车间共有94个工人,每天共加工1998把竹椅。由于设备和技术的不同,甲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只能生产15把竹椅,而乙车间平均每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3把竹椅。甲车间每天竹椅产量比乙车间多几把? A.1095 B.903 C.73 D.192


    正确答案:D
    设甲车间有x人,乙车间94-x人。根据题意列方程有15x+(94-x)x43=1998,得到x=73,则甲车间每天生产15x73=1095把,乙车间每天生产1998—1095=903把,比甲车间少1095—903=192把。

  • 第14题:

    某工厂的两个车间共有120名工人,每名工人每天生产15件设备。如果将乙车间工人的1/3调到甲车间,则甲车间每天生产的设备数将比乙车间多120件。问原来乙车间比甲车间多多少人?()

    A. 12
    B. 24
    C. 36
    D. 48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一批木材全部用来加工桌子可以做30 张,全部用来加工床可以做15 张。现在加工桌子、椅子和床各2 张,恰好用去全部木材的1/4 。剩下的木材全部用来做椅子,还可以做多少张?

    A. 40 张
    B. 30 张
    C. 25 张
    D. 5 张

    答案:B
    解析:
    2/30+2/15+X=1/4,X=1/20=2/40,则全部木材做椅子可以做40张,那么3/4的木材可以做椅子的数量为:40×3/4=30张,故答案为B。

  • 第16题:

    某车间安排了若干人做甲乙两种零件,每个工人每天可以加工15个甲或者10个乙。某种仪器需要甲2个和3个乙,已知公司只安排了8个工人加工甲,要使零件加工恰好配套,车间安排了( )人加工甲乙两种零件。

    A. 18
    B. 21
    C. 23
    D. 26

    答案:D
    解析:
    设乙的人数为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8*15:10X=2:3,X=18人。总人数为18+8=26人。故选择D。

  • 第17题:

    某厂甲车间有工人180名,乙车间有工人120名,现在从两车间共调出50名工人支援新厂,余下工人因工作量增加,每人每天增加工资20%。因工种不同,现在甲车间工人每人每天工资6元,乙车间工人每人每天工资4.8元,已知工厂每天所发工资总额与以前相同,甲车间现有工人多少名?

    A.90
    B.100
    C.150
    D.160

    答案:C
    解析:
    增加工资前,甲车间1名工人一天工资为6÷(1+20%)=5元,乙车间1名工人一天工资为4.8÷(1+20%)=4元,那么工厂每天工资总额为180×5+120×4=1380元,则被调走的50名工人的工资总额为1380-1380÷(1+20%)=230元,甲车间被调走工人(230-50×4)÷(5-4)=30名,甲车间现有工人180-30=150名,应选择C。

  • 第18题:

    关于食品加工人员的说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食品加工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体检
    • B、食品加工人员上岗前须进行卫生培训
    • C、食品加工人员手指有明显皮肤损伤未愈合的,可继续从事食品加工工作
    • D、食品加工人员可将个人使用的水杯带入生产车间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某纺织厂工人的平均工资每天10元,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可生产24磅毛线,每磅售价4元。由此消耗的原材料价值为38.4元,工具设备磨损费为4.8元。一个工人每天创造的新价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一个工人每天创造的新价值=4×24-(38.4+4.8)=52.8(元)

  • 第20题:

    某纺织厂工人的平均工资每天10元,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可生产24磅毛线,每磅售价4元。由此消耗的原材料价值为38.4元,工具设备磨损费为4.8元。剩余价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剩余价值=52.8-10=42.8(元)

  • 第21题:

    单选题
    固定流水线的主要特征是()
    A

    加工对象移动、工人固定

    B

    加工对象固定、工人固定

    C

    加工对象移动、工人移动

    D

    加工对象固定、工人移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企业平均每个工人每天生产30件产品,改造生产线后,平均每个工人每天生产40件产品。求该企业产量定额的提高率和工时定额的降低率。

    正确答案: 根据题意计算如下:
    改造前,该企业单件产品的工时定额=日制度工时÷日产量=8×60÷30=16(工分/件);
    改造后,该企业单件产品的工时定额=日制度工时÷日产量=8×60÷40=12(工分/件)。
    则该企业产量定额的提高率=(40-30)÷30×100%≈33.3%;该企业工时定额的降低率=(16-12)÷16×100%=25%。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纺织厂工人的平均工资每天10元,工人每天劳动12小时,可生产24磅毛线,每磅售价4元。由此消耗的原材料价值为38.4元,工具设备磨损费为4.8元。资本家在一个工人身上每天垫支的资本价值是多少?

    正确答案: 资本家在一个工人身上每天垫支的资本价值=10+38.4+4.8=53.2(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