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非物质利益的追求,即精神上的追求会越来越占有重要的位置。要调动人们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利用物质利益原则来调节外,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
A.当人们的货币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就不存在了,非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成为惟一的作用
B.当人们的货币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非物质利益的激励作用会逐渐增大而物质利益对经济效率的推动作用则会呈递减状态
C.精神上的需求必须建立在物质利益上,精神上的追求是次要的,而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主要的
D.非物质利益与物质利益是相互矛盾的,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是从人的高级精神需要出发,调动人们积极性的一种激励方法。
第5题:
物质利益原则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包括( )。
第6题:
物质利益原则含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主要内容为()。
第7题:
关于物质利益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8题:
物质利益的实物内容是钱;
物质利益的社会基础是生产关系,不能简单用钱来代替物质利益;
钱和物质利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货币或钱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人们的物质利益
第9题:
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
一般激励
特殊激励
第10题:
强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
把坚持按劳分配作为人们获得物质利益的主要分配制度
要求提高个人利益必须建立在整个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从而引导人们关心生产和经济建设的效益
所指的个人物质利益不仅指的直接的劳动报酬,还表现为间接的集体福利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利益
第11题:
物质利益不能等同于个人利益
物质利益不能等同于“向钱看”
物质利益主要指的是经济利益
作为高校教师是不应当提倡追求物质利益的
第12题:
物质奖励
精神奖励
物质利益
精神利益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
第16题:
()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利用工资、奖金、实物的奖励,是一种基本的激励方法。
第17题:
关于物质利益和“钱”之间关系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我们要划清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和“一切向钱看”的界限,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第19题:
物质利益激励是指以物质利益为诱因,通过调节被管理者的物质利益来刺激其物质需要,以激发起动机的方式与手段。主要形式包括()。
第20题:
物质利益激励机制
物质利益平衡机制
物质利益调节机制
物质利益纠束机制
物质利益协商机制
第21题:
物质利益
荣誉激励法
物质奖励法
精神激励法
第22题:
社会心理激励
奖酬激励
关心照顾
处罚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