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1题:
(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
第2题:
(4)据材料三,概述中国抗日战争在国际上的历史意义。
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3题: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
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第4题: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将推动建立怎样的新型国际关系?
答案能围绕“合作共赢(互利共赢)”等有关内容作答即可。
第5题: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综合四则材料,指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
经济全球化。中国应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6题:
下列城市中,因发生中国近现代重大事件而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哪些?()
第7题:
下列人物中,促使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是()
第8题:
17~18世纪西方对中国介绍的书籍有哪些?
第9题:
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其基础的,是()相结合的产物。
第10题:
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 ——《饮冰室合集》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第11题:
延安
洛阳
上海
开封
第12题:
《我们共同的未来》
《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
第13题:
(1)据表格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处于劣势?
舰艇老旧、轻炮太少、速射炮缺乏、战略战术落后。
第14题: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国际会议?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在这次会议上发挥的积极作用。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与会代表广泛认同,增进了与会各国的团结;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第15题:
(2)结合所学,依次举出材料二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中国外交史上的大事。
图3:万隆会议(亚非会议);图4: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图5:上海举行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会议)。
第16题:
(1)材料一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依据材料指出它对世界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绝的局面,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第17题:
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情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大大超过官办工业和外商企业。
原因:①甲午战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实业救国”思潮影响;收回路权等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清末“新政”奖励实业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第18题:
材料一每当中国遇到重、特大自然灾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总会站出来说:“整个联合国大家庭都站在中国身后,支持中国应对挑战。” 材料二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为朝核问题、缓和地区紧张局势等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并将继续作出努力。 据材料回答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第19题: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布罗代尔《文明史纲》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怎样评价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第20题:
中国石窟源于印度,据考证最早开凿始于()
第21题: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布罗代尔《文明史纲》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