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12分)

题目

(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12分)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3)特点:中国工业得到较大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原因:近代中国工业产值基数低,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小;落后的社会制度;动荡的社会环境;资本主义列强的掠夺和压制。
更多“(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 ”相关问题
  • 第1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外交要求?在这一要求遭到拒绝后,中国国内爆发了什么运动?


    参考答案:

    收回山东主权。五四运动。


  • 第2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请举出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的两次著名战役。


    参考答案:

    国共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 第3题:

    在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史上,高级中学可以设师范科是在()。

    • A、清末时期
    • B、民国时期
    • C、新中国成立以后
    • D、抗战时期

    正确答案:B

  • 第4题:

    试述五四时期至抗战爆发前民俗学学科发展的三段学术历程。


    正确答案: (一)北大时期
    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1918年春,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在校刊上逐日登载近世歌谣。1920年,歌谣征集处改为歌谣研究会,两年后,发行《歌谣》周刊,出版了九十七期。后并入《国学们周刊》,继续收集、发表各类民间文学作品。我国早期的民间文学评论和研究工作,也在北大校刊发表《歌谣选》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一时期,顾颉刚运用历史地理比较的方法,撰写了《孟姜女故事的转变》的论文。董作宾在《看见她》专号中发表了《一首歌谣的比较研究》一文,进行了母题研究的尝试。稍晚,矛盾出版了《中国神话研究ABC》一书。此外,周作人、刘半农、郑振择、胡适等的成绩也比较显著。
    (二)中大时期
    1927年秋冬间,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成立,同时创办了《民间文艺》周刊,共出十二期。次年更名《民俗》周刊,出版了一百一十期。《民俗》所刊载的民俗资料,大大超过了北大时期。该刊除歌谣外,还登载了其他民间文学体裁的相当数量的作品,编发了多期民俗专号,出版了多种民俗丛书。这个时期的国内民俗学著作,比较著名的有: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集》、江绍原的《发须爪》、钟敬文的《民间文艺丛话》、容肇祖的《迷信与传说》、赵景深的《童话论集》和黄石的《神话研究》等。中大的民俗学活动,被学者们认为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科确立的标志。
    (三)杭州时期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于1930年在杭州成立,它将民俗学运动继续推向深入。学会主办了《民俗月刊》杂志,出版了理论丛刊《民俗学集镌》和专刊《民俗艺术专号》、《民间风俗文化》与《民俗特刊》,并对国外的民俗学理论和学术动态也增加了介绍。民俗学的研究方法,起初仍以人类学为主,后来吸收了法国和日本的民俗学学说。钟敬文这一时期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如《金华斗牛的风俗》、《中国神话的文化史价值》、《民间文艺学的建设》和《民众生活模式与民众教育》等,从经济上探求民间习俗的社会根源,提出了民俗学与文化史的关系、民俗学者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社会责任,以及创建民间文艺学的学科体系等重要问题。

  • 第5题:

    中国博物馆发展开始进入一个职业化进程在()。

    • A、民国建立至二十年代末
    • B、二十年代末至抗战爆发前
    • C、抗战爆发到新中国成立之前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按我国档案形成的不同历史时期,档案的类型可以分为()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现行档案。

    • A、历代王朝时期的档案
    • B、民国档案
    • C、革命历史档案
    • D、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档案

    正确答案:D

  • 第7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摄影事业诞生于()

    • A、民国初年
    • B、抗战时期
    • C、解放战争时期
    • D、新中国成立初年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北京“中国画研究会”成立于()。
    A

    民国初年

    B

    抗战时期

    C

    解放前夕

    D

    五四运动之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中国博物馆发展开始进入一个职业化进程在()。
    A

    民国建立至二十年代末

    B

    二十年代末至抗战爆发前

    C

    抗战爆发到新中国成立之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按我国档案形成的不同历史时期,档案的类型可以分为()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现行档案。
    A

    历代王朝时期的档案

    B

    民国档案

    C

    革命历史档案

    D

    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档案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二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厂平均纱锭数 材料三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情况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家) 据材料二、三、四说明我国民族工业当时在发展上的弱点。

    正确答案: 投资规模小,重工业落后,布局上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有较顽强的生命力,但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只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厂数(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二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厂平均纱锭数 材料三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情况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单位:家) 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情况,并简要分析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正确答案: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大大超过官办工业和外商企业。
    原因:①甲午战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实业救国”思潮影响;收回路权等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清末“新政”奖励实业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

    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 第14题:

    20年代中前期到抗战爆发15年,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制度化教育发展的(  )

    A.奠基时期
    B.发展时期
    C.兴盛时期
    D.衰落时期

    答案:C
    解析: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此时发展兴盛。

  • 第15题:

    中国博物馆在陈列方面开始推出不同类型的展览在()。

    • A、近代以来至民国成立前
    • B、民国建立至二十年代末
    • C、二十年代末至抗日战争爆发前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全国抗战爆发时,东北抗日联军正处于发展时期,至1937年秋部队已发展到11个军共3万人,并建立了南满、吉东、()三个抗日游击根据地。


    正确答案:北满

  • 第17题:

    简述民国以来,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一是外国资本棉纺工业发展速度超过华商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尤其是日本人在华经营的棉纺工业发展速度最快。
    二是棉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大中城市。
    三是华商棉纺织工业在与外商棉纺织工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 第18题:

    北京“中国画研究会”成立于()。

    • A、民国初年
    • B、抗战时期
    • C、解放前夕
    • D、五四运动之后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多选题
    我国导游服务经历的三个时期分别是()。
    A

    民国以前

    B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C

    新中国成立以前

    D

    改革开放以后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抗战时期中国战区成立的背景不包括 ( )
    A

    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B

    美、英等国对日宣战

    C

    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D

    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中国博物馆在陈列方面开始推出不同类型的展览在()。
    A

    近代以来至民国成立前

    B

    民国建立至二十年代末

    C

    二十年代末至抗日战争爆发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五四时期至抗战爆发前民俗学学科发展的三段学术历程。

    正确答案: (一)北大时期
    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1918年春,北京大学成立了歌谣征集处,在校刊上逐日登载近世歌谣。1920年,歌谣征集处改为歌谣研究会,两年后,发行《歌谣》周刊,出版了九十七期。后并入《国学们周刊》,继续收集、发表各类民间文学作品。我国早期的民间文学评论和研究工作,也在北大校刊发表《歌谣选》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一时期,顾颉刚运用历史地理比较的方法,撰写了《孟姜女故事的转变》的论文。董作宾在《看见她》专号中发表了《一首歌谣的比较研究》一文,进行了母题研究的尝试。稍晚,矛盾出版了《中国神话研究ABC》一书。此外,周作人、刘半农、郑振择、胡适等的成绩也比较显著。
    (二)中大时期
    1927年秋冬间,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成立,同时创办了《民间文艺》周刊,共出十二期。次年更名《民俗》周刊,出版了一百一十期。《民俗》所刊载的民俗资料,大大超过了北大时期。该刊除歌谣外,还登载了其他民间文学体裁的相当数量的作品,编发了多期民俗专号,出版了多种民俗丛书。这个时期的国内民俗学著作,比较著名的有: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集》、江绍原的《发须爪》、钟敬文的《民间文艺丛话》、容肇祖的《迷信与传说》、赵景深的《童话论集》和黄石的《神话研究》等。中大的民俗学活动,被学者们认为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科确立的标志。
    (三)杭州时期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于1930年在杭州成立,它将民俗学运动继续推向深入。学会主办了《民俗月刊》杂志,出版了理论丛刊《民俗学集镌》和专刊《民俗艺术专号》、《民间风俗文化》与《民俗特刊》,并对国外的民俗学理论和学术动态也增加了介绍。民俗学的研究方法,起初仍以人类学为主,后来吸收了法国和日本的民俗学学说。钟敬文这一时期发表的一系列论文,如《金华斗牛的风俗》、《中国神话的文化史价值》、《民间文艺学的建设》和《民众生活模式与民众教育》等,从经济上探求民间习俗的社会根源,提出了民俗学与文化史的关系、民俗学者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社会责任,以及创建民间文艺学的学科体系等重要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全国抗战爆发时,东北抗日联军正处于发展时期,至1937年秋部队已发展到11个军共3万人,并建立了南满、吉东、()三个抗日游击根据地。

    正确答案: 北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