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原因:
(1)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农民的破产,使公民兵和共和国社会政治基础遭到破坏。
(2)失地破产的农民强烈要求重分土地。
(3)统治集团内部有识之士想解决土地和自由民内部问题以扩大兵源,增强军队战斗力。
内容:
(1)提比略提出改革法案,规定每户家长占有公有地限于500犹格,每户占地总数不得超过1000犹格,超占部分收归国有,划分为30犹格的份地,分给无地农民耕种,由三人委员会负责分配土地。
(2)盖约颁布恢复提比略的法案基础上再提出粮田法,,审判法,筑路法等法律,削弱贵族的影响,提升骑士与平民的地位。
影响:
(1)使8万农民分得土地,改善了平民的生活条件,缓和了土地兼并。
(2)打击了元老贵族的势力,促进民主派发展。
(3)保护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4)抑制豪强地主,限制其特权。
(5)提高了骑士的政治,经济地位,促进骑士阶层力量的壮大。
(6)鼓舞并促进意大利人争取公民权的斗争。
(7)修建道路,建设交通网络,一方面使部分无业贫民就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工商业和国内贸易的发展。


更多“论格拉古兄弟改革原因、内容及影响。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格拉古兄弟的改革最终取得了革命性的胜利,有效的打击了贵族势力。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题:

    格拉古兄弟(Cracchibrothers)


    正确答案: 是指提比略·格拉古(前168年-前133年)和盖约·格拉古(前154年-前121年)两兄弟,他们是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著名的政治家,平民派领袖。他们分别当选前133年及前123年、前122年的保民官,并各自在任期内领导了一场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保守势力,而先后在保民官任上被杀。

  • 第3题:

    格拉古兄弟改革


    正确答案: 古罗马共和时代保民官格拉古兄弟进行的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改革。罗马基本征服地中海地区后,行省财富的流入导致罗马本土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奴隶主贵族手中,农民趋于破产,农民暴动和奴隶起义风起云涌。为缓和社会矛盾,公元前133年,有平民思想倾向的贵族提比略当选为保民官,提出土地法案,其主要规定有:一、规定每户公民占有地不能超过1000尤格;二、超额土地由国家偿付地价,收归国有;三、将国有土地划成每块30尤格的份地分给贫穷农民;四、组成三人委员会负责土地收回、分配及监督工作。经过激烈斗争,法案经公民大会通过,但受到元老贵族保守势力竭力反对,提比留及其支持者惨遭杀害。
    公元前123年,当选为保民官的盖约恢复他的哥哥提比略的改革措施,并增添了新内容:一、立法被人民罢免的官员禁止再次任职;二、实行粮食法,由国家统购销售粮食,以避免粮慌;三、实行修筑法,修建道路,尤其是通往罗马的道路,以改善交通;四、出台军事法,禁止17岁以下的人服役,由国家出资武装士兵;五、通过审判法,打破元老院的司法垄断;六、提前确定执政官卸任后所担任总督的行省,以防元老院以公结私;七、试图扩大拉丁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此条遭到失败。盖约的措施表明改革已从单纯的土地立法发展为政治经济的全面改革运动,同他哥哥一样,盖约遭到了元老贵族保守势力的竭力反对,被惨遭杀害。
    格拉古兄弟改革,企图遏制土地兼并以保护小农经济,但小农的分化和破产已成为历史必然的趋势下,改革不可避免走向失败,但作为一个全面改革,格拉古兄弟改革依旧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和缓了土地的激进集中,相对改善了平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沉重地打击了元老贵族势力,改进了国家行政和司法管理机能,有明显的进步性。

  • 第4题:

    古利克提出的著名的管理7职能论的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其主要内容是: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

  • 第5题:

    公元前二世纪后半叶格拉古兄弟所发起的民主运动引起了一系列内战的结果是()的确立。

    • A、僭主制
    • B、民主制
    • C、贵族制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单选题
    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的是( )
    A

    梭伦改革

    B

    克里斯梯尼改革

    C

    格拉古兄弟改革

    D

    伯里克利改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试述皮古的范围论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范围论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古提出来的,是劳资交涉决定短期货币工资的模型。
    图的左侧表示工会的谈判条件,根据工会组织关于工资率与就业量的偏好,确定其谈判条件的上限。如果工会谈判条件要求超过该点所示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必然会影响就业水平,从而影响工会会员的利益,同时,也确定谈判条件的下限,即可接受的最低货币工资增长率。若货币工资增长率低于该点,将不会获得工会会员的同意。
    雇主可以接受的最高货币工资增长率,雇主宁愿接受该水平的货币工资增长率,以避免因会员反对而对利润及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雇主的下限,即雇主最愿意接受的货币工资增长率,若低于此种水平,雇主将不能保证其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劳动力。
    工会和雇主双方下限与上限区间被称为未确定范围。如果在集体交涉期间,协议双方的坚持点重叠,该区间被称作实际协议区间。协议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必将在此区间内。那么,最终达成的货币工资协议接近何方的坚持点,取决于双方的谈判力量、协议技巧及宏观经济状况。
    如果协议双方坚持点不存在重叠,即不存在实际交涉范围,在此种条件下,若一方或双方坚持各自原来的坚持点,最后将发生罢工或关闭工厂。但双方的协议继续进行,一方或双方终于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各自的坚持点,集体交涉即可订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判断题
    格拉古兄弟的改革最终取得了革命性的胜利,有效的打击了贵族势力。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论格拉古兄弟改革原因、内容及影响。

    正确答案: 原因:
    (1)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农民的破产,使公民兵和共和国社会政治基础遭到破坏。
    (2)失地破产的农民强烈要求重分土地。
    (3)统治集团内部有识之士想解决土地和自由民内部问题以扩大兵源,增强军队战斗力。
    内容:
    (1)提比略提出改革法案,规定每户家长占有公有地限于500犹格,每户占地总数不得超过1000犹格,超占部分收归国有,划分为30犹格的份地,分给无地农民耕种,由三人委员会负责分配土地。
    (2)盖约颁布恢复提比略的法案基础上再提出粮田法,,审判法,筑路法等法律,削弱贵族的影响,提升骑士与平民的地位。
    影响:
    (1)使8万农民分得土地,改善了平民的生活条件,缓和了土地兼并。
    (2)打击了元老贵族的势力,促进民主派发展。
    (3)保护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4)抑制豪强地主,限制其特权。
    (5)提高了骑士的政治,经济地位,促进骑士阶层力量的壮大。
    (6)鼓舞并促进意大利人争取公民权的斗争。
    (7)修建道路,建设交通网络,一方面使部分无业贫民就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工商业和国内贸易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将今论古”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将今论古”原则是指地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作用,现在仍在发生着。地质历史上所出现的地质现象,是由现在正在发生着着的各种运动,经过长期作用造成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格拉古兄弟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正确答案: 徒弟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公元前二世纪后半叶格拉古兄弟所发起的民主运动引起了一系列内战的结果是()的确立。
    A

    僭主制

    B

    民主制

    C

    贵族制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格拉古兄弟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正确答案:徒弟问题

  • 第14题:

    在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格拉古兄弟改革的核心是()。

    • A、发展海军
    • B、推崇帝制
    • C、奴隶解放
    • D、土地重新分配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简述清末新政产生的原因、主要改革内容及影响。


    正确答案: 原因:清王朝在义和团战争中几乎垮台。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并欺骗人民,还在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罪已诏”和“改革”谕旨要求官员们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等限期奏报。1901年四月,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规划新政的机构,从此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内容:
    一、改革官制。即裁旧衙门、添新衙门的“官制改革”,但是这丝毫没有触动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也没能革除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种种弊端。
    二、改革兵制。建立按西方国家的营制、采用洋操训练,把兵制编练成使用洋枪洋炮的“常备军”。
    三、改革学制。主要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三项内容。
    四、主要是为工商业的振兴立法和给予兴办实业卓有成效者以奖励。
    影响:综观“新政”,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显得支离、敷衍、拖沓,缺乏总体目标和实施规划。根本问题在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从朝廷到地方体现着封建专制统治的整套机构,丝毫没有触动。不少新政流于一纸空文。这使得人们对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诚意产生了怀疑,政治制度改革的呼声于是日益激烈。

  • 第16题:

    试述皮古的范围论的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 范围论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古提出来的,是劳资交涉决定短期货币工资的模型。
    图的左侧表示工会的谈判条件,根据工会组织关于工资率与就业量的偏好,确定其谈判条件的上限。如果工会谈判条件要求超过该点所示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必然会影响就业水平,从而影响工会会员的利益,同时,也确定谈判条件的下限,即可接受的最低货币工资增长率。若货币工资增长率低于该点,将不会获得工会会员的同意。
    雇主可以接受的最高货币工资增长率,雇主宁愿接受该水平的货币工资增长率,以避免因会员反对而对利润及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雇主的下限,即雇主最愿意接受的货币工资增长率,若低于此种水平,雇主将不能保证其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劳动力。
    工会和雇主双方下限与上限区间被称为未确定范围。如果在集体交涉期间,协议双方的坚持点重叠,该区间被称作实际协议区间。协议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必将在此区间内。那么,最终达成的货币工资协议接近何方的坚持点,取决于双方的谈判力量、协议技巧及宏观经济状况。
    如果协议双方坚持点不存在重叠,即不存在实际交涉范围,在此种条件下,若一方或双方坚持各自原来的坚持点,最后将发生罢工或关闭工厂。但双方的协议继续进行,一方或双方终于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各自的坚持点,集体交涉即可订立。

  • 第17题:

    简述洪堡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正确答案:基本内容:教学自由、学术独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办学思想是洪堡教育改革的核心。
    ①在初等教育改革上,认为初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理性,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宗教情感,为进一步学习作准备。为了培养师资,派遗教师到瑞士裴斯泰洛齐那里进修。
    ②在中等教育改革上,编制教学计划,以拉丁文、希腊文、德语和数学为主课,重视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的教学。
    ③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上,提出教学自由、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创建柏林大学,采用了新的办学思路,对欧美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促进学术研究,活跃了学术氛围。
    ②科研受到重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③改进了教学内容与形式。
    消极影响:
    ①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思想使得当时德国的职业教育相对落后。
    ②提倡教学自由,缺乏固定的教学计划和必修课。
    ③对教师的考核偏重科研,使部分教师忽视教学环节,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传统货币数量论,凯恩斯理论及现代货币数量论在货币流通速度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并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原因及影响。

    正确答案: 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一国货币流通速度受社会惯例,个人习惯及技术发展的影响,是一个不变的常数,凯恩斯则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受利率变动影响的变数,由于利率不断变动,因此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而弗里德曼则认为一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既不是一个常数,也不是一个变数,而是一个受多种变量影响的稳定的函数。由于人们的货币需求主要受人们的恒久性收入的影响,因此一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是基本稳定的。
    但是,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流通速度却不断下降。从统计上看,我国的货币收入流通速度(GDP/M2)从1994年的1.00下降到2003年的0.54(我国M2/GDP之比为全球最高,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到全球最低的水平)。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不断下降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的极大关注,由此产生了许多假说,这些假说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主要有:
    (1)“价格指数偏低假说”
    (2)传统的“被迫储蓄假说”认为由于中国存在着产品供给不足或产品结构不合理,以及金融资产的缺乏,因而人们只好持有较多的货币(即被迫储蓄),结果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
    (3)“地下经济假说”,认为大量的货币被地下经济(包括地下金融)吸收了,因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
    (4)“货币化”假说是影响最大的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中国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农村的制度变革,工业部门的制度变迁,金融改革及金融创新、证券市场的发展,价格改革、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自由市场的产生及土地的市场化等)使得越来越多的资源通过货币这个交易媒介(即通过市场)来流动和配置,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通过货币这个交易媒介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货币(人民币)逐步成为真正的交易媒介、计价或核算单位及价值贮藏手段,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使市场不断扩张,因此,这就自然产生了超额的货币需求。这种超额的货币需求正好吸收了超额供应的货币,使得中国超额供应的货币没有被物价上涨所吸收,从而导致了中国的货币化,并促使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
    (5)“人民币区域化假说”即一部分人民币流入周边国家或地区成为周边国家或地区的“硬通货”。
    (6)传统的“被迫储蓄假说”认为大量储蓄(主要是个人储蓄)没有转化为投资。
    (7)“银行不良资产比率过高假说”。
    (8)“消费不足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中国的消费需求不足,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并不意味着总需求的扩大,而是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的影响:
    (1)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
    (2)给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带来难题或挑战。
    (3)将有可能给中国的国际收支及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名词解释题
    格拉古兄弟(Cracchibrothers)

    正确答案: 是指提比略·格拉古(前168年-前133年)和盖约·格拉古(前154年-前121年)两兄弟,他们是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著名的政治家,平民派领袖。他们分别当选前133年及前123年、前122年的保民官,并各自在任期内领导了一场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保守势力,而先后在保民官任上被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如何评价格拉古兄弟改革?

    正确答案: 第一次西西里奴隶起义尚未结束之时,罗马领土的急剧膨胀,财富的增长和奴隶占有制的迅速发展,导致土地集中和大批农民破产,促使社会矛盾日趋激烈。罗马城乡平民在格拉古兄弟领导下,掀起了一场以土地改革报为中心的社会改革运动。
    公元前133年提比留当选为保民官,提出土地法案,规定公民每户所占公有地不能超过1000尤格;超过土地由国家偿付地价,收归国有,并划成每块30尤格的份地分给贫穷农民,由一个三人委员会负责分配土地。经过激烈斗争,法案在公民大会上获得通过。提比留在竞选下一年的保民官时被杀害。但失地农民要求分配土地的斗争并未停息,在他死后10年间仍有7.5万多公民分得份地。
    公元前123和前122年,盖乌斯任保民官。他重申提比留的土地法,还提出了实行赈济城市贫民的粮食法和授与骑士司法权的审判法等内容广泛的法案:国家向平民廉价供应粮食;在亚细亚行省由包税人负责征收什一税;改组审理行省中官员违法案件的法庭;在迦太基故址设置殖民地;授予意大利人罗马公民权等。
    格拉古兄弟改革,从单纯的土地立法发展为广泛的改革运动,冲击了豪门贵族的统治,提出了罗马国家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对于罗马社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格拉古兄弟改革

    正确答案: 古罗马共和时代保民官格拉古兄弟进行的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改革。罗马基本征服地中海地区后,行省财富的流入导致罗马本土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奴隶主贵族手中,农民趋于破产,农民暴动和奴隶起义风起云涌。为缓和社会矛盾,公元前133年,有平民思想倾向的贵族提比略当选为保民官,提出土地法案,其主要规定有:一、规定每户公民占有地不能超过1000尤格;二、超额土地由国家偿付地价,收归国有;三、将国有土地划成每块30尤格的份地分给贫穷农民;四、组成三人委员会负责土地收回、分配及监督工作。经过激烈斗争,法案经公民大会通过,但受到元老贵族保守势力竭力反对,提比留及其支持者惨遭杀害。
    公元前123年,当选为保民官的盖约恢复他的哥哥提比略的改革措施,并增添了新内容:一、立法被人民罢免的官员禁止再次任职;二、实行粮食法,由国家统购销售粮食,以避免粮慌;三、实行修筑法,修建道路,尤其是通往罗马的道路,以改善交通;四、出台军事法,禁止17岁以下的人服役,由国家出资武装士兵;五、通过审判法,打破元老院的司法垄断;六、提前确定执政官卸任后所担任总督的行省,以防元老院以公结私;七、试图扩大拉丁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此条遭到失败。盖约的措施表明改革已从单纯的土地立法发展为政治经济的全面改革运动,同他哥哥一样,盖约遭到了元老贵族保守势力的竭力反对,被惨遭杀害。
    格拉古兄弟改革,企图遏制土地兼并以保护小农经济,但小农的分化和破产已成为历史必然的趋势下,改革不可避免走向失败,但作为一个全面改革,格拉古兄弟改革依旧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和缓了土地的激进集中,相对改善了平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沉重地打击了元老贵族势力,改进了国家行政和司法管理机能,有明显的进步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清末新政产生的原因、主要改革内容及影响。

    正确答案: 原因:清王朝在义和团战争中几乎垮台。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并欺骗人民,还在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罪已诏”和“改革”谕旨要求官员们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等限期奏报。1901年四月,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规划新政的机构,从此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内容:
    一、改革官制。即裁旧衙门、添新衙门的“官制改革”,但是这丝毫没有触动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也没能革除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种种弊端。
    二、改革兵制。建立按西方国家的营制、采用洋操训练,把兵制编练成使用洋枪洋炮的“常备军”。
    三、改革学制。主要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三项内容。
    四、主要是为工商业的振兴立法和给予兴办实业卓有成效者以奖励。
    影响:综观“新政”,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显得支离、敷衍、拖沓,缺乏总体目标和实施规划。根本问题在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从朝廷到地方体现着封建专制统治的整套机构,丝毫没有触动。不少新政流于一纸空文。这使得人们对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诚意产生了怀疑,政治制度改革的呼声于是日益激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格拉古兄弟改革的核心是()。
    A

    发展海军

    B

    推崇帝制

    C

    奴隶解放

    D

    土地重新分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