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班同学同时去离学校12.1千米的陵园,甲班先乘车后步行,乙班先步行,当送甲班同学的车回来时乙即乘车前去。两班步行速度都是每小时5千米,车速度都是每小时40千米,已知两班同时到达陵园,那么甲在离陵园多远地方下车?( )A.2千米B.2.2千米C.2.5千米D.3千米

题目

甲、乙两班同学同时去离学校12.1千米的陵园,甲班先乘车后步行,乙班先步行,当送甲班同学的车回来时乙即乘车前去。两班步行速度都是每小时5千米,车速度都是每小时40千米,已知两班同时到达陵园,那么甲在离陵园多远地方下车?( )

A.2千米

B.2.2千米

C.2.5千米

D.3千米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甲、乙两班同时到达,表明两班乘车路程与步行路程分别相同。设甲班在离陵园x千米处下车改为步行,则有:

即甲班在离陵园2.2千米处下车改为步行。
更多“甲、乙两班同学同时去离学校12.1千米的陵园,甲班先乘车后步行,乙班先步行,当送甲班同学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班与乙班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去某公园,甲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学校有一辆汽车,它的速度是每小时48千米,这辆汽车恰好能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使这两班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那么,甲班学生与乙班学生需要步行的距离之比是( )。

    A. 15 : 11
    B. 17: 22
    C. 19 : 24
    D. 21 : 27

    答案:A
    解析:
    已知甲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即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如果要使这两班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则甲班的学生走的路程肯定要比乙班的多,答案中只有A是甲大于乙的,故选之。用常规方法解题,由題意可知:甲班到公园的距离等于乙班步行的距离加上乙班在车上行驶的距离,并且甲班到公园的时间等于乙班步行的时间加上乙班在车上行驶的时间,先设甲班步行距离为S,乙班步行的距离为D,则,求得S : D=15 : 11,故应选A。

  • 第2题:

    甲班与乙班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去某公园,甲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班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学校有一辆汽车,它的速度是每小时48千米,这辆汽车恰好能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使这两班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那么,甲班学生与乙班学生需要步行的距离之比是:( )。


    A. 15:11
    B. 17:22
    C. 19:24
    D. 21:27

    答案:A
    解析:
    解题指导: 甲步行X小时,乙步行Y小时,所以步行距离之比4X+48Y=3Y+48X,X:Y=45:44 4*X/3*Y=15:11。故答案为A。

  • 第3题:

    某学校有甲、乙两个班,原来甲班比乙班少20人,现在从乙班中抽调14人去甲班,则乙班是甲班的



    ,甲班原来有( )人

    A.50
    B.53
    C.55
    D.60

    答案:A
    解析:
    现在甲班比乙班多14x2-20=8人,则甲班现在有



    人,甲班原有64-14=50人,选择A。

  • 第4题:

    甲乙两班同学学习一段材料,甲班同学学习后不久就复习,乙班同学不复习:一周后,甲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83%,乙班同学的保持量25%。由此可见,防止遗忘要__________。

    A.集中复习
    B.分散复习
    C.及时复习
    D.适度复习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甲乙两班同学学习一段材料,甲班同学学习不久就复习,乙班同学不复习:一周后,甲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是83%,乙班同学的平均保持量是25%。由此可见,防止遗忘要(  )。

    A.集中复习
    B.分散复习
    C.及时复习
    D.适度复习

    答案:C
    解析:
    C。解析: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提出,遗忘的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结合题干中甲乙两个班的同学有无及时复习产生的两种不同记忆保持量可知,防止遗忘应及时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