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中国龙是吉祥兽,西方龙是忠诚守卫。早在4000年前,西方神话故事中就出现了被称为“Dragon”的怪兽,而这种怪兽就是西方的“龙”。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了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中世纪,中国龙成为皇帝象征,欧洲龙堕落为魔鬼化身。近现代,中国龙一度印上国旗,西方龙成贬义词汇。清政府在与西方打交道时,把龙绘制在旗子上,作为国旗。清政府倒台后,龙依然是华夏先人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
A.应当废除龙作为中国国家形象标志
B.龙可以作为中国国家形象标志
C.西方的“Dragon”与中国的“龙”绝不可以画等号
D.华夏子孙应当弘扬龙文化
第1题:
植物必须先开花,才能产生种子,有两种龙蒿——俄罗斯龙蒿和法国龙蒿,它们看起来非常相似,俄罗斯龙蒿开花而法国龙蒿不开花,但是俄罗斯蒿的叶子却没有法国龙蒿成为理想的调味品的独特香味。从以上论述中一定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作为观赏植物,法国龙蒿比俄罗斯龙蒿更令人喜爱。
B.俄罗斯龙蒿的花可能没有香味。
C.由龙蒿种子长出的植物不是法国龙蒿。
D.除了俄罗斯龙蒿和法国龙蒿外,没有其他种类的龙蒿。
第2题:
第3题:
是否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在网上引发了争议,大多数网民认为,“中国龙”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其地位不能动摇。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龙马精神”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以“龙图腾”为核心和灵魂的 ④龙图腾昭示了中华民族勇敢、顽强和奋进的精神
第4题:
沙子龙镖局改客栈原因()
第5题:
诸城被誉为“中国龙城”,这里出土的堪称世界之最的恐龙化石有()。
第6题: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龙,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有明显差异,请说明其哲学依据。
第7题:
龙是一种文化图腾。在中国,龙是神圣的,是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是吉祥向上的象征;而在西方,龙却被认为是邪恶的使徒。导致这种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第8题:
某网站转载了一条“专家建议不再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的报道,引起一片反对之声。大多数网民认为,“中国龙”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其地位不能动摇。大多数网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龙马精神”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以龙图腾为核心和灵魂的 ④龙图腾昭示了中华民族勇敢、顽强和奋进的精神
第9题: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龙,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有明显差异,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第10题:
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误读”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胄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进入19世纪,西方人逐渐把“龙”翻译为“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来,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龙”——西方观念中的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vs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 材料二: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它的政治各方面。 ——孙中山 材料三:1970年代,来到中国的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醋要自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的希望。 ——韩东屏《美国和西方的中国研究简介》 请回答: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各时期,西方人眼中“中国龙”形象形成的原因。
第11题:
第12题:
鸭嘴龙
甲龙
角龙
暴龙
犀角恐龙
第13题:
第14题:
龙是中国帝制时期的皇帝象征物,龙袍上的龙总共有几只爪?
第15题:
龙一直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因为龙象征着中华民族勇敢、顽强和一往无前的精神。这说明()
第16题:
“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常用来象征祥瑞。而英文中的dragon为无恶不作的邪恶的动物。为了传播中国文化,“龙”应该翻译为()。
第17题:
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误读”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胄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进入19世纪,西方人逐渐把“龙”翻译为“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来,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龙”——西方观念中的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vs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 材料二: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它的政治各方面。 ——孙中山 材料三:1970年代,来到中国的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醋要自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的希望。 ——韩东屏《美国和西方的中国研究简介》 请回答: 材料三中,西方环保主义者到中国来的政治背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认为当时的中国是否是“世界和人类的希望”?
第18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龙,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 材料二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并作出了具体部署。 结合材料二,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
第19题: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更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媒介。在世界的任何一个有中国人的角落,龙都是中国人之间最亲切的身份认同。而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是()
第20题:
下列软件属于汉字系统的是()
第21题:
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误读”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胄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进入19世纪,西方人逐渐把“龙”翻译为“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来,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龙”——西方观念中的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vs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 材料二: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它的政治各方面。 ——孙中山 材料三:1970年代,来到中国的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醋要自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的希望。 ——韩东屏《美国和西方的中国研究简介》 请回答: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文化交流中的“误读”?
第22题:
《说文解字》对“龙”字的释义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第23题:
dragon
Chinese dragon
long
第24题:
UCDOS
SPDOS
CCDOS
中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