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学前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题目
论述学前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知、情、行、意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1)知:道德认识2情:道德情感3意:道德意志4行:道德行为,没有道德认识,其他三个方面就缺乏正确指导;没有道德情感,则道德行为缺乏动力;没有道德行为,则道德品质无法表现;没有道德意志,则道德认知易于动摇,道德情感难以控制,道德行为不能坚持。所以在道德品质教育过程中,要进行各方面的指导、训练,以便各方面协调的发展。道德品质教育的一般规律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培养感情,训练行为与习惯。其中主要要抓知、行和由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行的统一。(2)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3)幼儿道德品质是在现实的交往与活动中形成的。(4)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
更多“论述学前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相关问题
  • 第1题:

    远足活动对学前儿童的益处体现为()

    A.有利于学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B.有利于学前几童智力的发展

    C.有利于学前儿童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的养成

    D.有利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参考答案:ABCD

  • 第2题:

    学前儿童动作技能形成有哪些特点?
    1)在活动的结构方面,许多局部动作有机地联合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
    2)在活动的速度和品质方面,动作速度加快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增加;
    3)在活动的调节方面,思想的紧张性逐渐消除,视觉控制逐渐减弱。动作控制逐渐增强并处于主导地位,基本动作接近自动化,动作精确性提高。

  • 第3题:

    11、亲子交往对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正确

  • 第4题:

    试论述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主要特点有:(1)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在先天反射的基础上,经过练习,逐渐学会有目的的动作。1岁的孩子随着操作物体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能参与一些游戏活动。(2)身体运动能力不断发展。随着身体的不断成长,身体运动能力不断发展,6个月后 尤其明显,逐渐学会独坐、爬、站、走。2岁以后能跑、跳、攀登、踢球、越过障碍物等。(3)语言能力在儿童期迅速发展。1岁左右开始发展语言能力,到幼儿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特别是言语的连续性、完整性和逻辑性迅速发展。(4)模仿能力迅速发展。儿童的模仿能力最早通过延迟模仿而发展起来,延迟模仿大约发生在18~24个月左右,发生在语言和动作等方面。(5)各种特殊能力逐渐展现。儿童期,一些特殊才能开始有所表现,如音乐、绘画、体育等。尤其是音乐才能在学前期就较早地表现了出来。

  • 第5题:

    试论述学前儿童语言障碍的形成因素。
    (1)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包括发音器官缺陷或神经异常等,这些因素影响儿童正常的语言发展。有关资料表明,40%的语言障碍问题与儿童的身体原因有关。但是也有许多语言迟缓,或者噪音有问题,或者说话不够流利的孩子,无法用简单的生理原因来解释,这就需要从心理及社会背景等方面来寻找原因。
    (2)心理因素
    儿童不良的情绪情感也是造成语言障碍的重要原因。家庭中若发生亲子关系失谐,孩子情绪受到压抑就可能导致失语现象;其他人际关系不良,如父母经常吵架,也会使儿童对语言失去兴趣,从而缺乏学习语言的兴趣;父母对儿童要求过高,儿童心理压力大,容易造成口吃或完全不讲话;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儿童不需要讲话就能满足自己的愿望,缺乏学习语言的动机,长此以往也会形成语言发展迟缓。
    (3)环境因素
    社会性环境为儿童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机会与条件,环境中缺乏适当的语言刺激,包括刺激不足或刺激不当,严重的也会造成儿童语言发展障碍。有一部分儿童由于各种原因频繁更换生活环境,面对不同的语言环境,由于不能很好地适应也会造成语言学习系统的紊乱,从而形成语言发展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