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某从事水果批发生意,张某长期为许某供货。2017年6月,因当地西瓜生意较好,许某与张某签订了《供货合同》,由许某购买张某的3000斤西瓜,当日许某即支付了全部价款。后张某告知,由于订购数量太多,需要延迟几天发货。许某无奈只得同意。直到2017年7月,在许某的数次催促下,张某仍然没有发货。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许某无权解除合同 B.许某发出解除合同的通知时即产生合同解除的效力 C.许某有权要求张某返还合同价款,但无权要求张某赔偿损失 D.对于合同解除的通知,张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

题目
许某从事水果批发生意,张某长期为许某供货。2017年6月,因当地西瓜生意较好,许某与张某签订了《供货合同》,由许某购买张某的3000斤西瓜,当日许某即支付了全部价款。后张某告知,由于订购数量太多,需要延迟几天发货。许某无奈只得同意。直到2017年7月,在许某的数次催促下,张某仍然没有发货。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许某无权解除合同
B.许某发出解除合同的通知时即产生合同解除的效力
C.许某有权要求张某返还合同价款,但无权要求张某赔偿损失
D.对于合同解除的通知,张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合同之债的消灭。《合同法》第9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本案中,张某迟延履行给付西瓜的合同义务,经许某的数次催告仍未履行,符合法定解除的条件,许某有权解除合同,选项A错误。《合同法》第9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93条第2款、第94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因此,合同解除的时间点应为解除通知到达时而非发出时。对于一方解除的通知,对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选项B错误,D正确。《合同法》第97条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本案中,由于张某未履行合同义务,因此合同解除后,首先应当返还合同价款,其次,因张某违约给许某带来的损失,许某可以要求张某赔偿,因此选项C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
更多“许某从事水果批发生意,张某长期为许某供货。2017年6月,因当地西瓜生意较好,许某与张某签订了《供货合同》,由许某购买张某的3000斤西瓜,当日许某即支付了全部价款。后张某告知,由于订购数量太多,需要延迟几天发货。许某无奈只得同意。直到2017年7月,在许某的数次催促下,张某仍然没有发货。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许某在出差时意外死亡,留下有价值3万元的遗产应由下列哪些人继承()。

    A、许某的妻子

    B、许某的父母

    C、许某的女儿

    D、与许某一起生活近10年,并由许某供养的岳父岳母


    标准答案:ABC

  • 第2题:

    许某将与其有私仇的刘某打昏在地后逃跑,此时张某路过,见刘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手表、钱物偷走。本案中( )。

    A.许某、张某构成共同犯罪

    B.许某、张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C.许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抢劫罪

    D.许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正确答案:D
    19.D [解析]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22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此处并未构成抢劫罪和共同犯罪,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 第3题:

    张某在某手机店购得手机,手机店承诺手机七天无理由退货。张某将手机借给朋友许某使用,使用过程中手机电池过热造成许某皮肤灼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手机买卖合同属于附条件的合同
    B.许某可依据合同向手机店主张违约责任
    C.许某可向手机店主张侵权责任
    D.许某可向张某主张侵权责任

    答案:A,C
    解析:
    手机店承诺七天无理由退货,表明该合同是附解除条件的合同,选项A正确。许某不是买卖合同的当事人,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其无权向手机店主张违约责任,选项B错误。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选项C正确。因为张某对许某受伤不存在过错,根据侵权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张某不承担侵权责任,选项D错误。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C。

  • 第4题:

    刘某将其拥有的一套住宅出租给了许某,租赁期间刘某又将该住宅卖给了张某,刘某与许某原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 )。(2010年真题)

    A.继续有效
    B.自动失效
    C.由刘某确定是否有效
    D.由张某确定是否有效

    答案:A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19条规定,私有房屋在租赁期内,因买卖、赠与或者继承发生房屋产权转移的,原租赁合同对承租人和新房主继续有效。即“买卖不破租赁”。

  • 第5题:

    2016年3月5日,许某与妻王某商定准备离婚。许某欲多得财产便与同学黄某商议,写了一张虚假借条,内容为:2016年1月4日许某借黄某现金二十万元,约为2016年3月4日还款。黄某依此向法院起诉,要求许某还款。许某告诉王某从夫妻共同财产中出资还款,王某不同意。法院在审理此借款合同纠纷的过程中,发现许某、黄某的行为涉嫌虚假诉讼犯罪。
    对许某、黄某涉嫌的犯罪的行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法院民庭审理
    B.由公安机关配合法院民庭审理
    C.由法院移交给公安机关侦查
    D.由公安机关配合法院民庭侦查

    答案:C
    解析: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三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许某与黄某涉嫌虚假诉讼犯罪,应由人民法院将全案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因此选择C项。

  • 第6题:

    2016年3月5日,许某与妻王某商定准备离婚。许某欲多得财产便与同学黄某商议,写了一张虚假借条,内容为:2016年1月4日许某借黄某现金二十万元,约为2016年3月4日还款。黄某依此向法院起诉,要求许某还款。许某告诉王某从夫妻共同财产中出资还款,王某不同意。法院在审理此借款合同纠纷的过程中,发现许某、黄某的行为涉嫌虚假诉讼犯罪。
    对许某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借款的行为,你的正确判断有:

    A.具有欺诈性质
    B.涉嫌诈骗犯罪
    C.符合权责一致原则
    D..违背契约精神

    答案:A,B,D
    解析:
    虚假诉讼罪是指当事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许某伪造虚假借条以夫妻共同财产偿债的行为,涉嫌虚假诉讼犯罪,具有诈骗性质,涉嫌诈骗犯罪,同时该行为违背了平等自由、互相享有权利义务的契约精神,故ABD项说法正确。而法律中的权责一致原则是建立在合法的法律行为之上的,故C项说法错误。因此选择ABD项。

  • 第7题:

    许某,女,:25 岁,某公司行政秘书。 许某与刘某谈了一段时间的朋友后,刘某提出分手。许某觉得受到了极大伤害,非常愤怒。为报复刘某,许某持刘某还未及取走的信用卡到几家商场以刘某的名义购买了8000 余元的物品。刘某发现后要求许某退还信用卡并归还其所消费的钱款,许某坚决不还,刘某报案,许某被抓获。试分析:对于许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1)许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2)许某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其行为构成侵占罪。
    (3)许某冒用他人名义使用信用卡的行为实质上是对其所保管的他人财物的侵占,故而其行为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第8题:

    张某纠集多人同许某、李某等人持械殴打,其间,张某持刀将许某扎成重伤,张某构成聚众斗殴罪。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王某将其拥有的一套住宅出租给了许某,租赁期间王某又将该住宅卖给了张某,刘某与许某原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

    • A、自动失效
    • B、继续有效
    • C、由王某确定是否有效
    • D、由张某确定是否有效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自2006年5月30日起,许某以金钱诱惑王某(女,1992年6月20日生)先后在王某家中向多名男性卖淫。2006年7月5日,王某的行为被其家人发现后不敢在家中卖淫,便找许某,许某安排王某在自己家中又向多名男性卖淫。此后,许某给王某购买了衣服,并以此为条件与王某多次发生性关系,并先后介绍多名男性嫖宿王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许某构成引诱幼女卖淫罪
    • B、许某构成引诱他人卖淫罪、嫖宿幼女罪、介绍他人卖淫罪,数罪并罚
    • C、许某构成引诱幼女卖淫罪和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罪,数罪并罚
    • D、许某构成引诱幼女卖淫罪、容留他人卖淫罪、介绍他人卖淫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问答题
    2009年1月,张甲经其父张某书面同意,为张某办理了人寿保险。保险合同约定:保险期3年,张某妻李某为受益人,并约定张某死亡后保险公司一次性向李某支付保险金2万元。张甲按照合同约定缴纳了保险费。2009年2月,张甲向同事许某借款1万元,将保险单质押给了许某。2009年6月5日,张某因肝癌死亡。李某向其子张甲、许某索要保险单,遭到拒绝。问:1、张甲与保险公司所订立的保险合同效力如何?为什么?2、在保险合同成立之后,投保人张甲应当承担哪些义务?3、李某能否要回保险单?为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某公司股东会作出撤销该公司董事长张某职务的决定,但未及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在此期间,张某以公司名义与许某签约。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

    在办理变更登记之前,张某仍是公司董事长

    B

    撤销决定作出之日起,张某不再是公司董事长

    C

    张某以公司名义与许某签约应有效

    D

    张某被撤销董事长再以公司名义与许某签约应无效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998年2月起,张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1998年10月张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1999年3月案发后,张某主动交代曾在198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一辆,价值1800元。在追究张某和许某刑事责任时,张某和许某分别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

    A.张某盗窃合计31800元

    B.许某盗窃25000元

    C.张某盗窃30000元

    D.许某盗窃12500元


    正确答案:BC
    略 

  • 第14题:

    自1998年2月起,张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5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1998年10月,张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1999年3月案发后,张某主动交代曾在1988年元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一辆,价值1800元。在追究张某和许某的刑事责任时,张某和许某分别对下列何种数额负责:( )。

    A.张某盗窃合计31800元

    B.许某盗窃25000元

    C.张某盗窃30000元

    D.许某盗窃12500元


    正确答案: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盗窃罪的数额计算问题。对共同盗窃案件,不能实行参与人均分数额的办法,而是各个犯罪人对其所参与的共同盗窃的数额负责。

  • 第15题:

    卢某、许某、张某和李某为A期货公司从业人员,因执行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中国期货业协会对卢某采取了训诫、对许某采取了公开谴责、对张某采取了撤销从业资格、对李某采取了暂停从业资格的措施。则上述4人中应当参加中国期货业协会组织的专项后续职业培训的有( )。


    A.许某

    B.张某

    C.卢某

    D.李某

    答案:A,C,D
    解析:
    《期货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准则(修订)》第四十三条规定,从业人员受到训诫、公开谴责和暂停从业资格的纪律惩戒的,应当参加协会组织的专项后续职业培训。

  • 第16题:

    刘某将其拥有的一套住宅出租给了许某,租赁期间刘某又将该住宅卖给了张某,刘某与许某原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  )。

    A.继续有效
    B.自动失效
    C.由刘某确定是否有效
    D.由张某确定是否有效

    答案:A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19条规定,私有房屋在租赁期内,因买卖、赠与或者继承发生房屋产权转移的,原租赁合同对承租人和新房主继续有效。即“买卖不破租赁”。

  • 第17题:

    2016年3月5日,许某与妻王某商定准备离婚。许某欲多得财产便与同学黄某商议,写了一张虚假借条,内容为:2016年1月4日许某借黄某现金二十万元,约为2016年3月4日还款。黄某依此向法院起诉,要求许某还款。许某告诉王某从夫妻共同财产中出资还款,王某不同意。法院在审理此借款合同纠纷的过程中,发现许某、黄某的行为涉嫌虚假诉讼犯罪。
    下列王某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配合许某外出躲避民警调查
    B.要求民警让黄某一起参加询问
    C.要求民警让许某一起参加询问
    D.申请对借条的形成时间进行鉴定

    答案:D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王某了解案情,应当积极作证,故A项错误。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二款:“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故BC项说法错误。第一百四十六条:“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借条是案件的关键证据,申请对借条的形成时间进行鉴定有助于查清案件事实,因此D正确。因此选择D项。

  • 第18题:

    某日傍晚,王某在小区内遛狗,其邻居张某(曾因邻里纠纷与王某多次发生矛盾)见状,故意用脚踢狗。王某很生气,将狗抱至张家门口,狗不停地叫,张妻开门后,告诉王某自家有老人患病,正在睡觉,请把狗带走,但王某置之不理。张妻无奈,打110报警。 对于林某、许某、许某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7条的规定,林某应按照其教唆的行为处罚,即以殴打他人行为予以处罚,同时根据第20条第(二)项的规定从重处罚。
    许某应以殴打他人行为予以治安处罚,但由于许某是聋哑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4条的规定,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 第19题:

    某县公安机关在侦查许某的经济犯罪案件过程中,下列侦查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在现场勘查中,民警张某自主决定扣押了犯罪嫌疑人许某的存折
    • B、许某拒绝交出应当扣押的合同书及账册,民警梁某强行予以扣押
    • C、民警金某发现扣押许某的邮件确实与本案无关,当即决定解除了扣押
    • D、民警吴某扣押许某所得的赃物和电子邮件须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

    正确答案:A,C,D

  • 第20题:

    许某从开发商处购买了新建商品房一套,要去办理登记手续。许某还作为唯一继承人,继承了另一套房屋。同时,由于叶某拖欠许某货款,法院判决许某获得叶某名下一套房屋的使用权。此外,许某的配偶程某想要在许某原有的一套别墅的所有权证书上加上自己的名字,许某表示同意。若许某到不动产登记机关同时办理上述四件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对于新建商品房的登记,须许某和开发商均到场才能办理
    • B、对于继承的房屋,只需许某一人到场就可以办理登记
    • C、对于原属叶某的房屋,须许某和叶某均到场才能办理登记
    • D、对于别墅所有权证书的加名,须许某和程某同时到场办理

    正确答案:B,D

  • 第21题:

    许某在出差时意外死亡,留下价值3万元的遗产。下列人员中,谁不是许某的法定继承人?()

    • A、许某的妻子
    • B、许某的父母
    • C、许某的女儿
    • D、与许某一起生活近10年,并由许某供养的岳父岳母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问答题
    许某,女,:25 岁,某公司行政秘书。 许某与刘某谈了一段时间的朋友后,刘某提出分手。许某觉得受到了极大伤害,非常愤怒。为报复刘某,许某持刘某还未及取走的信用卡到几家商场以刘某的名义购买了8000 余元的物品。刘某发现后要求许某退还信用卡并归还其所消费的钱款,许某坚决不还,刘某报案,许某被抓获。试分析:对于许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 (1)许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2)许某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其行为构成侵占罪。
    (3)许某冒用他人名义使用信用卡的行为实质上是对其所保管的他人财物的侵占,故而其行为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房客许某因生意亏损,无力交纳房租,房东施某多次向其催讨。许某无奈,提出用其所有的假币1万元抵欠房东的房租3千元。房东施某贪图便宜,见有利可图,同意了许某的建议,还同意许某以后均用这种方式交纳房租。则下列关于许某和施某行为的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
    A

    两者的行为均不构成犯罪

    B

    许某的行为构成出售假币罪,施某的行为构成购买假币罪

    C

    两者的行为均构成非法持有假币罪

    D

    许某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施某的行为构成持有假币罪


    正确答案: B
    解析: 《刑法》第171条规定,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172条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题中许某向房东提出用假币支付房租,其性质是用假币抵债。许某用1万元假币抵偿房东的3千元房租,相当于是房东用三千元真币购买1万元假币。由于两者都对许某的1万元是假币这一事实性质肚明,因此在抵债过程中不存在欺诈。是否存在欺诈是买卖假币罪与使用假币罪的界限所在。
    若假币持有者在明知自己持有的是假币的情况下,像使用真币一样使用假币,那么这种行为就构成使用假币罪。因此在本题中双方的一假币抵真币的行为构成的是买卖假币罪,B为正确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