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扩大,EF降低,经过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现在症状消失,患者准备停药,向你咨询,你的处理方法是()
第1题: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原则包括哪些?多选( )
(A)正性肌力药物;
(B)ACEI或ARB;
(C)利尿剂;
(D)ß-受体阻滞剂;
(E)常规植入心脏起搏器
第2题:
患者,男性,75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病史15年,近5年出现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2周前症状加重,心脏超声示射血分数(EF)35%,在其治疗中使用ACEI类药物。ACEI最常见的副作用是A、体位性低血压
B、血管性水肿
C、咳嗽
D、高血钾
E、晕厥
如该患者不能耐受ACEI类药物治疗,可以选用A、AT-Ⅱ拮抗剂
B、β受体阻断剂
C、强心苷
D、米力农
E、钙离子拮抗剂
关于ACEI类药物的用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症状改善时维持剂量
B、先给予负荷量,再给予维持剂量
C、常与保钾利尿剂合用
D、最好在早晨,仰卧位开始治疗
E、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至目标剂量
第3题:
第4题: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扩大,EF 降低,经过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现在症状消失,患者准备停药,向你咨询,你的处理方法是()
A可以不吃药了
B可以减量或换成便宜的药
C将利尿剂调整到最小维持剂量,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继续大剂量长期治疗,逆转心脏重塑
D吃半年再停药
EB+D
第5题:
关于镇静催眠药慢性中毒的治疗,正确的是()
第6题:
下列有关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7题:
患者,男性,75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病史15年,近5年出现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2周前症状加重,心脏超声示射血分数(EF)35%,在其治疗中使用ACEI类药物。关于ACEI类药物的用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减量并对症处理;
停药并对症处理;
继续用药同时对症处理;
停药待过敏反应消失后,继续使用原药物;
逐渐减量至最小剂量,待过敏反应消失后,再逐渐增加剂量。
第9题:
发现慢性中毒后,立即停药
先增加剂量,再逐渐减量至停药
可长期维持小剂量用药
缓慢减少药量,逐渐停药
以上都不正确
第10题:
药物治疗时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当:
A: 减量并对症处理
B: 停药并对症处理
C: 继续用药同时对症处理
D: 停药待过敏反应消失后, 继续使用原药物
E: 逐渐减量至最小剂量, 待过敏反应消失后, 再逐渐增加剂量
第11题:
患者男,50岁,前壁心肌梗死后1年,左前降支药物洗脱支架安置后半年,无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常规追踪观察的项目A、心电图
B、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C、血糖、血脂
D、肝、肾功能
E、超声心动图
根据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患者属于A、心力衰竭易患阶段(A阶段),存在高危因素
B、B阶段,无症状心力衰竭阶段
C、C阶段,有症状心力衰竭阶段
D、患者无心力衰竭症状,不属于心力衰竭
E、患者无心力衰竭症状,阶段不明确
3年后,患者在室内走动时出现气促和乏力,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140 ms, LVEF 30%,LVEDD 65 mm。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无效,你应该与患者讨论如下治疗方法A、长期正性肌力药静脉滴注
B、心脏移植术
C、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D、ICD
E、静脉长期应用正性肌力药替代常规治疗
结合该病例,下列哪些看法是正确的A、患者没有心律失常,安置ICD无必要
B、ICD可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危险
C、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的危险
D、上述提法均不对
E、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不必药物治疗
F、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和优化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是该患者的基础治疗
第12题:
第13题:
关于扩张性心脏病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第14题:
抢救有机磷中毒,达到“阿托品化”后,阿托品应()
第15题: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扩大,EF降低,经过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现在症状消失,患者准备停药,向你咨询,你的处理方法是()
第16题:
可以不吃药了
可以减量或换成便宜的药
将利尿剂调整到最小维持剂量,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继续大剂量长期治疗,逆转心脏重塑
吃半年再停药
B+D
第17题:
除非有禁忌症,所有由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病情稳定的NYHAII级或III级心力衰竭病人均应服用一种β阻滞剂
β阻滞剂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
不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长期应用可以降低总死亡率,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第18题:
维持原剂量治疗,直至症状消失后停药
逐渐减量直至症状消失后停药
逐渐减量直至症状消失后24~48小时停药
立即停药
维持原剂量治疗,24小时后再逐渐减量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