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知行观、也是整个王守仁哲学的代表性的观点。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是他心理为一观点的继续和展开。知与行的实质在心与理,理不在心外,行亦不在心外。即心理为一、知行合一都是以心来承担的, “合一”是心的合一。知行合一的含义,王守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知行两个字说一个工夫。阐明知行各自的特点、作用、关系等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谓百虑而一致。只有如此,知行合一与知行分两才可以统一起来。
二是“知行本体”是知之即行。“知行本体”即知行的本来状态。就其本来状态说,知了不行,不能算知;知之即行,才是真知行。
三是知行双方本相互发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认识活动的阶段来说,主意与行动、始发与终成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王守仁强调,知行不仅相互依赖,而且互相发明。知行双方在其本来的意义上就是融合在一起的。
四是“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学说,认为“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故只要一有不善之念便就是行了。
五是知行合一深化为“致良知”。“致良知”便是将心中之理推致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就是通过行来实现了心理、知行的合一。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问答题如何理解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观?”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理解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观?


    正确答案: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知行观、也是整个王守仁哲学的代表性的观点。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是他心理为一观点的继续和展开。知与行的实质在心与理,理不在心外,行亦不在心外。即心理为一、知行合一都是以心来承担的, “合一”是心的合一。知行合一的含义,王守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知行两个字说一个工夫。阐明知行各自的特点、作用、关系等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谓百虑而一致。只有如此,知行合一与知行分两才可以统一起来。
    二是“知行本体”是知之即行。“知行本体”即知行的本来状态。就其本来状态说,知了不行,不能算知;知之即行,才是真知行。
    三是知行双方本相互发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认识活动的阶段来说,主意与行动、始发与终成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王守仁强调,知行不仅相互依赖,而且互相发明。知行双方在其本来的意义上就是融合在一起的。
    四是“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学说,认为“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故只要一有不善之念便就是行了。
    五是知行合一深化为“致良知”。“致良知”便是将心中之理推致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就是通过行来实现了心理、知行的合一。

  • 第2题: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人的主观意识中的知和心理活动的行之间的合一;
    第二层是人的主观意识和外在的行为之间的合一。

  • 第3题:

    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


    正确答案: 王守仁:由此他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不同意把知行分开看成先后的关系,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知行合一说,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强调道德实践,要言行一致。但混淆了意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界限,甚至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了,这就陷入了唯心论。王夫之:知必须依赖于行,只有行才能使人们获得成功;行可以取得知的效果,而能知未必能行,知而不行,即无实效。由此,王夫之得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结论,认为在知与行的关系中,行是主要方面,行是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反对王守仁混淆知行差别,取消先后之序的“知行合一”说而提出的,批评这种抽象的绝对同一,认为知行有区分,才能相资以互用;

  • 第4题:

    如何认识王守仁“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原则 。


    正确答案: 王守任所说的“知”和“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认识和实践。他所说的“知”,是“知善知恶”,即人们的道德意识。“行”是“为善去恶”,即人们的道德实践,包括人内心的欲念。因此,可以说,“知行合一”是“致良知”修养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王守任的“知行合一”说,是针对当时学者“知行”脱节的弊端,为“补偏救弊”而提出来的。
    从根本上讲是要纠正朱熹“先知后行”理论的错误而提出的。“知行合一”
    一是知和行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二是“知”和“行”是并进的缺一不可的。
    因此,他主张“知行合一”,将知行统一。王守任的知行合一说,把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混淆了“知”和“行”的界限,而且“知行合一”的基准是“良知”、“天理”,即知、行最终要合乎“良知”、“天理”,这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强调了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注重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对于矫正社会上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风气,是有积极意义的。

  • 第5题:

    王守仁从“知行合一”学说出发,对如何教学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倡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主要有()。

    • A、知行并进
    • B、自求自得
    • C、循序渐进
    • D、温故而知新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提出()原则。

    • A、因材施教
    • B、知行合一
    • C、贵于改过
    • D、随人分限所及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

    • A、“存天理,去人欲”说
    • B、“致良知”说
    • C、“教为圣人”说
    • D、“知行合一”说

    正确答案:B

  • 第8题:

    问答题
    联系王守仁的自然主义教育观,谈谈你对“诗教”的看法。

    正确答案: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尊重儿童,主张顺其自然,提倡正面教育,反对强求一律。他将儿童比喻为“草木”,将施教者比喻为“时雨春风”,认为只有顺应儿童性情,方可“日长月化”,否则便会“生意萧索,日渐枯槁”。在教育内容上,主张以“歌诗”、“习礼”和“读书”为主。他特别重视“诗教”,还做《训蒙诗》进行“诗教”,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著名学说的思想家是()。
    A

    王守仁

    B

    陈亮

    C

    陆九渊

    D

    王夫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王守仁“致良知”的教育目的论。

    正确答案: 要点:王守仁认为,万事万物都在心中,“心外无物”,而心就是理,心的本体是“良知”,因而,“良知”一旦与物接触,就会产生物欲,邪念,一般人的良知常被被物欲,邪念所蒙蔽,而要想除掉邪念,恢复本心,必须做为善去恶的功夫,即“致良知”,因此,教育的根本就是“存其心”、“求其心”、“守其心”、“明其心”,即保存,培养先天固有的“良知”,克服邪念和人欲,所谓“致良知之外无学矣”。
    王守仁“致良知”的教育目的,与朱熹的“存天理,无人欲”的教育目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途径和手段不同,朱熹提倡读圣贤书,王守仁主张自我体验,主张“格心”、“内求”。在当时充满偶像崇拜的时代,王守仁敢于独树一帜,提出“致良知”的思想,对于冲破理学的禁锢,解放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有个著名观点,叫做()。
    A

    知行合一

    B

    知先行后

    C

    行先知后,知行并进

    D

    知先行后,知行合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正确答案: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明代人。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后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继承了陆九渊的思想,建立了“心学”理论体系。主要著作有《传习录》等。王守仁认为,封建社会道德观念就是人人心中固有的先验的意识,就是心中之理,这心就是一切的根本。于是提出了“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对“心”的界定
    “心”是王守仁哲学的中心范畴,他认为“心”也称“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先验意识。具体说来,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1)“良知”即天赋的道德观念
    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即他认为良知是心的本质,是先天固有的认识。
    (2)“良知”即“天理”,也就是事物的规律
    他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即良知就是天理,一切事事物物及其规律都包括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3)“良知”是天地万物的本体
    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他认为离开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
    二、心外无物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发便是物。”“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
    “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
    一个学生问他:“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他答道:“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又有一个学生问他:“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干?”他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守仁断言“心外无物”,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他认为离开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他企图从人们认识事物的存在必须通过感觉来论证事物的存在依靠于感觉,他的这个认识和英国主教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相类似。
    三、心外无理
    王守仁继承并发扬了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见解,否认心外有理。他认为朱熹的错误就在于把心与理分别为二。他完全否认客观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观点。认为“心”(认识主体)有认识作用,能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规律,而绝不能说“心”含有万事万物之理。“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著名学说的思想家是()。

    • A、王守仁
    • B、陈亮
    • C、陆九渊
    • D、王夫子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有个著名观点,叫做()。

    • A、知行合一
    • B、知先行后
    • C、行先知后,知行并进
    • D、知先行后,知行合一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怎样评价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


    正确答案: 在知行关系问题上,王守仁反对二程、朱熹的“知先行后”说,认为知行是不可分割的,由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王守仁认为,认识都来自内心,不承认外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当然不会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但他又提出“知行合一”,这在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中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他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知行合一”说,包含三层含义:
    1、知行同时发动
    他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他认为,良知发动时产生的主观意念、情感、动机等都可以叫做行。他说:“《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即王守仁特别强调行只是一种好恶爱憎的情感。好恶的情感活动即是行,不必身体有所活动,只要心中有所爱憎,就是行了。
    2、知行相互依存
    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的这些话强调知行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以反对知而不行的弊病。
    3、知行相互包含
    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守仁认为,人类有目的的活动都是知行统一的过程。他反对“冥行妄作”,不思维考察便任意地去做,更反对“悬空思索”,揣摩影响,而不去身体力行。他很强调在习行中学习知识。他说,一个人学射,只有“张弓挟失,引满中的”,才说得上是学了射。一个人学书,只有“伸纸执笔,操觚染翰”,才说得上是学了书。这些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即他从知行的不能相离,进而认为知行只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切实用力的方面叫做行,觉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 第16题:

    如何认识王守仁“致良知”的教育目的论。


    正确答案: 要点:王守仁认为,万事万物都在心中,“心外无物”,而心就是理,心的本体是“良知”,因而,“良知”一旦与物接触,就会产生物欲,邪念,一般人的良知常被被物欲,邪念所蒙蔽,而要想除掉邪念,恢复本心,必须做为善去恶的功夫,即“致良知”,因此,教育的根本就是“存其心”、“求其心”、“守其心”、“明其心”,即保存,培养先天固有的“良知”,克服邪念和人欲,所谓“致良知之外无学矣”。
    王守仁“致良知”的教育目的,与朱熹的“存天理,无人欲”的教育目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途径和手段不同,朱熹提倡读圣贤书,王守仁主张自我体验,主张“格心”、“内求”。在当时充满偶像崇拜的时代,王守仁敢于独树一帜,提出“致良知”的思想,对于冲破理学的禁锢,解放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 第17题:

    如何理解王守仁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正确答案: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明代人。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后人称他为阳明先生。他继承了陆九渊的思想,建立了“心学”理论体系。主要著作有《传习录》等。王守仁认为,封建社会道德观念就是人人心中固有的先验的意识,就是心中之理,这心就是一切的根本。于是提出了“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对“心”的界定
    “心”是王守仁哲学的中心范畴,他认为“心”也称“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先验意识。具体说来,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1)“良知”即天赋的道德观念
    他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即他认为良知是心的本质,是先天固有的认识。
    (2)“良知”即“天理”,也就是事物的规律
    他说:“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即良知就是天理,一切事事物物及其规律都包括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3)“良知”是天地万物的本体
    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他认为离开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
    二、心外无物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发便是物。”“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
    “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
    一个学生问他:“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他答道:“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又有一个学生问他:“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干?”他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守仁断言“心外无物”,否认客观世界的存在。他认为离开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他企图从人们认识事物的存在必须通过感觉来论证事物的存在依靠于感觉,他的这个认识和英国主教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相类似。
    三、心外无理
    王守仁继承并发扬了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见解,否认心外有理。他认为朱熹的错误就在于把心与理分别为二。他完全否认客观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观点。认为“心”(认识主体)有认识作用,能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规律,而绝不能说“心”含有万事万物之理。“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

  • 第18题:

    理学心学代表人物陆九渊和王守仁,王守仁又称()集心学之大成,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王阳明

  • 第19题:

    问答题
    怎样评价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

    正确答案: 在知行关系问题上,王守仁反对二程、朱熹的“知先行后”说,认为知行是不可分割的,由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说。王守仁认为,认识都来自内心,不承认外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当然不会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但他又提出“知行合一”,这在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中是不矛盾的,而且是他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知行合一”说,包含三层含义:
    1、知行同时发动
    他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他认为,良知发动时产生的主观意念、情感、动机等都可以叫做行。他说:“《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即王守仁特别强调行只是一种好恶爱憎的情感。好恶的情感活动即是行,不必身体有所活动,只要心中有所爱憎,就是行了。
    2、知行相互依存
    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守仁的这些话强调知行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以反对知而不行的弊病。
    3、知行相互包含
    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王守仁认为,人类有目的的活动都是知行统一的过程。他反对“冥行妄作”,不思维考察便任意地去做,更反对“悬空思索”,揣摩影响,而不去身体力行。他很强调在习行中学习知识。他说,一个人学射,只有“张弓挟失,引满中的”,才说得上是学了射。一个人学书,只有“伸纸执笔,操觚染翰”,才说得上是学了书。这些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即他从知行的不能相离,进而认为知行只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切实用力的方面叫做行,觉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两者是不能分开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王守仁与王夫之知行观异同。

    正确答案: 王守仁:由此他进一步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不同意把知行分开看成先后的关系,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知行合一说,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强调道德实践,要言行一致。但混淆了意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界限,甚至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了,这就陷入了唯心论。王夫之:知必须依赖于行,只有行才能使人们获得成功;行可以取得知的效果,而能知未必能行,知而不行,即无实效。由此,王夫之得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的结论,认为在知与行的关系中,行是主要方面,行是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反对王守仁混淆知行差别,取消先后之序的“知行合一”说而提出的,批评这种抽象的绝对同一,认为知行有区分,才能相资以互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王守仁“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原则 。

    正确答案: 王守任所说的“知”和“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认识和实践。他所说的“知”,是“知善知恶”,即人们的道德意识。“行”是“为善去恶”,即人们的道德实践,包括人内心的欲念。因此,可以说,“知行合一”是“致良知”修养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王守任的“知行合一”说,是针对当时学者“知行”脱节的弊端,为“补偏救弊”而提出来的。
    从根本上讲是要纠正朱熹“先知后行”理论的错误而提出的。“知行合一”
    一是知和行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二是“知”和“行”是并进的缺一不可的。
    因此,他主张“知行合一”,将知行统一。王守任的知行合一说,把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混淆了“知”和“行”的界限,而且“知行合一”的基准是“良知”、“天理”,即知、行最终要合乎“良知”、“天理”,这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强调了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注重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对于矫正社会上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风气,是有积极意义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人的主观意识中的知和心理活动的行之间的合一;
    第二层是人的主观意识和外在的行为之间的合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观?

    正确答案: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知行观、也是整个王守仁哲学的代表性的观点。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是他心理为一观点的继续和展开。知与行的实质在心与理,理不在心外,行亦不在心外。即心理为一、知行合一都是以心来承担的, “合一”是心的合一。知行合一的含义,王守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知行两个字说一个工夫。阐明知行各自的特点、作用、关系等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谓百虑而一致。只有如此,知行合一与知行分两才可以统一起来。
    二是“知行本体”是知之即行。“知行本体”即知行的本来状态。就其本来状态说,知了不行,不能算知;知之即行,才是真知行。
    三是知行双方本相互发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认识活动的阶段来说,主意与行动、始发与终成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王守仁强调,知行不仅相互依赖,而且互相发明。知行双方在其本来的意义上就是融合在一起的。
    四是“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学说,认为“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故只要一有不善之念便就是行了。
    五是知行合一深化为“致良知”。“致良知”便是将心中之理推致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就是通过行来实现了心理、知行的合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理学心学代表人物陆九渊和王守仁,王守仁又称()集心学之大成,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 王阳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