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个性特征和个人行为习惯有较高的相关性
与生活事件性质有较低的相关性
A、B均对
A、B均不对
第1题:
从应对的指向性看,应对分为()。
A积极应对
B特质应对
C消极应对
D问题关注应对
E情绪关注应对
第2题:
关于人格特质理论描述错误的是()
第3题:
艾森克用()两个维度来描述复杂的人格。
第4题:
下列各项中,描述不确切的是()
第5题:
奥尔波特把描述人格的个人特质划分为三个层次,它们是()、主要特质和()。
第6题:
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于忍耐,最宜称其为()
第7题:
关于艾森克的特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积极应对
特质应对
消极应对
问题关注应对
情绪关注应对
第9题:
过程应对
问题关注应对
情绪关注应对
特质应对
以上都不是
第10题:
消极应对
特质应对
社会支持
问题关注应对
情绪关注应对
第11题:
应对过程研究
应对特质研究
应对潜能研究
应对情境研究
应对事件研究
第12题:
特质理论的贡献在于其开创了人格测量的技术和发展了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
特质理论有点类似于“贴标签”,没有深入揭示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特质理论提供了对个体当前人格的精确描述,这种描述和我们的日常习惯非常接近
特质理论被认为具有整体性、先天倾向性、现象学与存在性
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特质理论的主要假设,即人格特质的跨情境一致性
第13题:
从应对是否有利于缓冲应激,从而对健康是否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应对可分为()
A积极应对
B特质应对
C消极应对
D问题关注应对
E情绪关注应对
第14题:
学生对考试失败引起的精神痛苦进行心理调整,可称其为( )
第15题:
关于人格特质理论描述错误的是()。
第16题:
下列关于气机失常病机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第17题:
关于特质应对,确切的描述是()
第18题:
某学生对一次考试失败引起的精神痛苦进行调整,最宜称为()
第19题:
特质并非各自独立
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分出维度更能准确描述
具有自律性
具有实验性
第20题:
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在类别上划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按照重要程度分为枢纽特质和中心特质。(还有次级特质)
艾森克强调人格的结构包括三个基本维度即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人格五因素模型中五个基本人格特质为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
第21题:
积极应对
特质应对
消极应对
问题关注应对
情绪关注应对
第22题:
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致性
特质具有动力性
特质可以直接被观察到
特质是人存在的真实的重要部分
特质都有独特的和普遍的两个方面
第23题:
积极应对
问题关注应对
特质应对
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