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认为“梦”和“醉”是审美的两种状态。
第1题:
水审又分为()和沸水审两种。
第2题:
翻译: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第3题:
尼采认为为自己是善的。
第4题:
“美的事实是形式,仅是形式”,是()的观点。
第5题:
以下属于审美的是()
第6题:
()认为美是本体和现象的沟通。
第7题:
日神精神
酒神精神
消极精神
积极精神
第8题:
日神;酒神
日神;月神
月神;酒神
爱神;日神
第9题:
第10题:
孟德斯鸠
叔本华
弗洛伊德
尼采
第11题:
柏格森
沃林格
康德
尼采
第12题:
人的主观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把“梦”和“醉”看作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艺术具有“模仿”功能
人的主观意志是世上万事万物的主宰
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
第13题:
梦与醉之间梦代表了()。
第14题:
尼采认为希腊人感性与理性的分化,是()的二元对立。
第15题:
《梦的释义》作者是谁()
第16题:
哲学家尼采强调“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他认为代表“酒神精神”的艺术是()
第17题:
叔本华的醉生、尼采的弃生是面对现实人生的两种哲学态度。
第18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由人的行为造成的,悲剧引起人的怜悯和恐惧,使人得到净化。
黑格尔认为悲剧是两种片面的理想的冲突。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主角是坏人。
尼采认为悲剧给人的美感是“形而上的慰藉”。
第19题:
梦与罪
善与罪
梦与现实
现实与罪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黑格尔
康德
马克思
尼采
第22题:
审丑
审崇高
审卑下
审悲
审喜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