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论述文学接受活动中的“理解与误解”的关系”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艺术接受中,接受者的理解与原作者的意图可能相顺应,也可能完全相反,这两种情况分别可称为()

    • A、正误,反误
    • B、正解,误解
    • C、正解,异变
    • D、误解,反解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交流活动?


    正确答案: (1)文学接受具有社会性的交际沟通功能。
    (2)作为审美交流活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读者与作品中人物角色的交流、读者与读者的交流、读者与作品所描写的整个自然、社会以及全人类的交流。
    (3)文学交流的话语性、虚拟性、想象性等特征决定了文学接受作为一种审美交流与日常交流相比具有独特价值。

  • 第3题:

    如何理解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1)文学消费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相对应,是主体对于文学生产的结果——文学作品的消费,既包括人们为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作品阅读和欣赏的活动,也包括对文学的物化形态的购买、占有的活动。狭义的文学消费专指精神消费即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或专指对文学作品的物化形态——书籍的物质消费即不包括阅读、欣赏活动而进行的对文学作品的购买、占有的消费现象。前者在文学理论中一般用文学接受的概念来指称,而后者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文学消费概念,在这里,将对狭义的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之间的关系作一简单的分析。
    (2)二者之间的区别。文学接受是纯粹性的精神性消费;而文学消费则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消费本身并不涉及对文学文本的精神性追求。与此相应,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对于进行消费和接受活动的主客体要求也存在差别,文学接受要求作为接受的主体的接受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阅读能力等主观条件,要求作为客体的文学文本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一定审美的价值;文学消费则要求消费主体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拥有能够储藏文学文本的物化形态空间,对于消费客体来说,则要求消费客体能够物美价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3)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关系同样非常密切,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重要条件,从一定范围来看,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前提。文学消费作为资本运行的一种表现方式,必然通过广告、宣传等途径来为产品的销售拓宽范围,而这种宣传本身在实质上为文学的接受提供了一个“先入之见”,也即构成接受者接受文学文本的“前理解”的组成部分,必然地对于接受者对文本接受受到或隐或显、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作用。文学接受本身对于文学消费同样存在着相当的反作用力,接受者尤其是专业接受者对于特定文学文本的接受结果如果进入公共传媒领域,必然对于此一文学书籍的销售产生重要的影响,它将推动或阻碍文学消费的广泛程度、消费水平等。

  • 第4题:

    举例论述在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上,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的区别。


    正确答案: 如果将高雅文学、通俗文学、探索文学与艾布拉姆斯所说的“世界”相比,可以发现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类型的属性。一般说来,高雅文学特点是高雅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文学对“世界”是忠实的。这种忠实不仅表现在它按照“世界”的面目再现和表现“世界”,而且表现在它逼真地描写和刻画“世界”的面貌、形态、情状。通俗文学对“世界”是不忠实的,不论这个“世界”是客观的、外在的、物理的“世界”,或者是主观的、内在的、心理的“世界”,它对于“世界”持一种超越的态度。通俗文学是一种富于理想的文学,它在社会理想、精神理想、审美理想的追求上与浪漫主义文学是一致的。它所建立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想象、充满梦魇、满足人们白日梦需要的“世界”。从文学史上看,高雅文学由于以揭示“世界”的真实为至上追求,竭力按照“世界”的固有样式再现和表现“世界”,所以它一般既不屈从于富于同情心的读者的善良本性和美好愿望,又不妥协于公众的传统道德,也不会因为遵从普遍推崇、认可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评判与流行时尚而牺牲、削弱自己对于“世界”的真实的独到的发现与揭示。通俗文学则不同,它宁愿牺牲“世界”本身的真实性和复杂性,而尽可能满足读者想象、梦魇的需要,满足读者愉悦耳目、实现愿望、宣泄感情的要求,它往往以人造的虚拟的“世界”来取悦于读者。通俗文学不以“世界”为蓝本,不以真实见长,不拘泥于“世界”的本来图景,不认同“世界”的本真,它所虚拟的人造的“世界”是对人们生活的一种调剂、一种慰藉、一种陶醉,它甚至运用奇特的想象、隐幽的神秘和将感情推向极端,向理性主义的限制发出挑战。武侠小说中那些侠骨柔情、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英雄好汉,劝谕小说中那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言情小说中那些天下有情人经过种种磨难最终皆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都是牺牲“世界”本身的真实性和复杂性,而极尽虚拟之能事的人造的梦幻的“世界”的表现,从这一点来看,说通俗文学是“逃避文学”或“脱离现实的文学”不是没道理的。当然,通俗文学对于“世界”采取一种超越态度并不是说它完全脱离“世界”,而是说它对“世界”采取一种扬弃、改写、添加的态度,这主要表现在它对情节的制造和安排上,一般来说,其情节具有起伏跌宕、生动曲折、紧凑集中的美学原则,很少有高雅文学中的“闲笔”、“衬笔”,情节来自现实的“世界”,但并不等于现实的“世界”,是一种夸大的“世界”。

  • 第5题:

    如何理解文学接受活动的创造性?


    正确答案:这样理解文学活动的创造性:作家创造出文学作品,只是完成创造任务的一半,另一半则是留给接受者去具体完成。作家创造作品是创造活力,接受者阅读作品也是创造活力。由于接受者的创造是建立在作家创造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一般称为再创造。

  • 第6题:

    什么是文学接受活动中的还原与异变?


    正确答案:一部文学作品完成之后,作家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便凝固在本文中。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就是在特定语词序列的串引下还原原作家心自中时形象、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但实际上,阅读过程中的彻底还原是不可能的。由读者阅读产生的“第二本文“中,虽然或多或少包含着还原的客体内容,但由于充满着读者的个性创造,因此,“第二文本”必然会产生异变。包括形象的异变、情感的异变和思想观念的异变。

  • 第7题:

    如何理解文学接受活动时接收者的再创造活动?


    正确答案:(1)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是一种创造活动,接受者阅读与理解作品是在作家创造的结果——文学文本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接受者将文本中的文字符号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再创造形成接受者心目中的形象和情感,由于接受者的再创造活动夹杂了个人的生活经历、时代特征等等主观性的因素,所以接受者心目中的形象和情感都不可能是作者心目中的形象、情感绝对的还原,而是接受者对作品含义的创造性理解与主观评价。
    (2)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第一,接受者的意识不是处在真空状态中,而是每个接受者都以一种充分个性化的方式进入到对文学文本的接受,接受者对于文学文本的接受不可能与作者的创作原意达到完全一致的水平,接受者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完全还原是不可能的。第二,作者试图在文学文本中表达的意义,在文学形象的物化过程中,由于作为文学传播媒体——语言文字自身的特性,文学语言不可能不造成距离。也就是所谓“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还原文本的原意是不可能的,在这种再创造活动中,接受者调动自己的全部生活经验与思想情感,对文学文本中的图式化形象加以补充、丰富和改造,使作品中的形象得以具体化。
    (3)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一种接受都是对文本的“误读”。误读又分正误和反误。正误也即“合理误读”,也就是接受者对作品含义的创造性理解与主观评价,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提出某种富有创建的新解。对文学文本中的内在意蕴的发掘,对文学形象的再创造和对情感的再度体验大多都属于一种“正误”的情况。在文学接受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字的含义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接受者由于各自的生活经验、文本经验所形成的期待视域的差异,再创造的形象也会是千差万别的,接受者再创造形成的形象充满了个人的猜测与虚拟,更多具有接受者个人的主观色彩。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再创造活动不仅表现为将文学作品中抽象的文学符号转换为脑中具体的艺术形象,同时也是表现为作家已体验过的情感的创造性的再度体验。接受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者对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的再度体验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接受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受到感染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和作者创造文学作品时的情感体验并不是等同的,接受者情感的再度体验已夹杂进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命运、心境的感叹。
    (4)反误即彻底背离作品,不受作品本身的束缚而完全自由的进行发挥的接受方式。但也有一些接受者,由于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文学的独特的审美属性,而是将文学作为生活的实录或是看作科学的记载,这样从文本中读出一种似乎是“新”的意义,但这种新的意义实质上彻底背离了文学文本的艺术的属性,完全是接受者牵强附会,任意的发挥,这种误读就是一种“反误”它是对文学文本的曲解。反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接受者以生活真实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作品的真实,以致接受者对作品发生叛逆性的误读,也即误解。将文学的语言看作科学的语言、用生活的真实、科学的真实来衡量艺术真实,由此造成对作品的根本性的背离,同样属于反误。
    (5)文学作品具有话语蕴藉的特点,具有多种意义生成的潜能,但应该注意的是无论读出多少新的意义来,在文学接受的范畴之下,都不应该脱离文本中所潜在的意义,而天马行空似的任意衍申其实正是对文学本体的背离。或者说只有合理的误读、正误才是真正的创造性的接受,有助于接受者对文本意义的挖掘和理解,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而反误则由于对文学自身的背离,只会误导读者,不利于接受者真正的理解文学,是不足取的。

  • 第8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文学接受活动时接收者的再创造活动?

    正确答案: (1)作家创作文学作品是一种创造活动,接受者阅读与理解作品是在作家创造的结果——文学文本的基础之上进行再创造的活动。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接受者将文本中的文字符号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再创造形成接受者心目中的形象和情感,由于接受者的再创造活动夹杂了个人的生活经历、时代特征等等主观性的因素,所以接受者心目中的形象和情感都不可能是作者心目中的形象、情感绝对的还原,而是接受者对作品含义的创造性理解与主观评价。
    (2)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第一,接受者的意识不是处在真空状态中,而是每个接受者都以一种充分个性化的方式进入到对文学文本的接受,接受者对于文学文本的接受不可能与作者的创作原意达到完全一致的水平,接受者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的完全还原是不可能的。第二,作者试图在文学文本中表达的意义,在文学形象的物化过程中,由于作为文学传播媒体——语言文字自身的特性,文学语言不可能不造成距离。也就是所谓“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还原文本的原意是不可能的,在这种再创造活动中,接受者调动自己的全部生活经验与思想情感,对文学文本中的图式化形象加以补充、丰富和改造,使作品中的形象得以具体化。
    (3)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一种接受都是对文本的“误读”。误读又分正误和反误。正误也即“合理误读”,也就是接受者对作品含义的创造性理解与主观评价,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提出某种富有创建的新解。对文学文本中的内在意蕴的发掘,对文学形象的再创造和对情感的再度体验大多都属于一种“正误”的情况。在文学接受过程中,由于语言文字的含义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接受者由于各自的生活经验、文本经验所形成的期待视域的差异,再创造的形象也会是千差万别的,接受者再创造形成的形象充满了个人的猜测与虚拟,更多具有接受者个人的主观色彩。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再创造活动不仅表现为将文学作品中抽象的文学符号转换为脑中具体的艺术形象,同时也是表现为作家已体验过的情感的创造性的再度体验。接受的过程同时也是接受者对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的再度体验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的是接受者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受到感染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和作者创造文学作品时的情感体验并不是等同的,接受者情感的再度体验已夹杂进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命运、心境的感叹。
    (4)反误即彻底背离作品,不受作品本身的束缚而完全自由的进行发挥的接受方式。但也有一些接受者,由于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文学的独特的审美属性,而是将文学作为生活的实录或是看作科学的记载,这样从文本中读出一种似乎是“新”的意义,但这种新的意义实质上彻底背离了文学文本的艺术的属性,完全是接受者牵强附会,任意的发挥,这种误读就是一种“反误”它是对文学文本的曲解。反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接受者以生活真实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作品的真实,以致接受者对作品发生叛逆性的误读,也即误解。将文学的语言看作科学的语言、用生活的真实、科学的真实来衡量艺术真实,由此造成对作品的根本性的背离,同样属于反误。
    (5)文学作品具有话语蕴藉的特点,具有多种意义生成的潜能,但应该注意的是无论读出多少新的意义来,在文学接受的范畴之下,都不应该脱离文本中所潜在的意义,而天马行空似的任意衍申其实正是对文学本体的背离。或者说只有合理的误读、正误才是真正的创造性的接受,有助于接受者对文本意义的挖掘和理解,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而反误则由于对文学自身的背离,只会误导读者,不利于接受者真正的理解文学,是不足取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文学接受活动的创造性?

    正确答案: 这样理解文学活动的创造性:作家创造出文学作品,只是完成创造任务的一半,另一半则是留给接受者去具体完成。作家创造作品是创造活力,接受者阅读作品也是创造活力。由于接受者的创造是建立在作家创造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一般称为再创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论述文学中形象与理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方式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含有某种理性。形象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而理性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所构成的思维过程,它通常被认为与形象方式相对。从审美意识形态角度看,文学仍然必须依赖理性。虽然无论作家创作还是读者欣赏都主要依赖形象,形象被置入文学、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这本身就常常依赖于理性的力量。在创作中,理解时代的意识形态氛围,分析素材,构思主题、情节、人物关系,预测读者反应和批评界态度等,常是掺杂在作者的理性过程中的。更进一步讲,文学的艺术形象本身就蕴含着某种理性。艺术形象充满了活生生的感性直觉,这表面看来超越于理性过程之上,但实际上可能把人导引或提升导一个通常感性和理性都无法达到的至高境界。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达出诗人有关归隐田园的理性意图。然而,这种理性意图却不是由哲学推理方式而是通过活生生的形象描绘去实现的。诗人的归隐田园的理性意图往往隐藏在活的形象的审美直觉中。可见,文学直接地是形象的,但在深层又具有理性,文学创作、阅读以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简介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文学接受中的误解现象。

    正确答案: 具体阅读现象中,误解分为正误和反误两种情况。正反误概念。文学阅读活动中,正误现象非常普遍,对于文学作品价值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反误不仅有害于文学阅读,在特定背景条件下,甚至会酿成人间惨剧。反误另一种情况是对文学作品的非艺术视角的曲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文学接受活动中的“理解与误解”的关系

    正确答案: 理解是指读者的“前理解”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相对应。这种理解也可以称为“正解”。误解即读者的“前理解”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相悖。在具体阅读现象中,误解又可以分为“正误”与“反误”。正误是指读者的理解虽然与作者的创作本意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令人信服。反误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的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等。
    理解和误解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读者完全理解了作品也就意味着读者的期待视野和作品之间是完全顺应的。这样虽然方便了读者的理解,但是却缺乏新意,从而容易让读者丧失兴趣,也难以产生真正的艺术魅力。但是如果读者对作品的意图一点都不能理解,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反误,那么就意味着读者的期待视野和作品之间是完全受挫。即作品的内容超出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阻断了读者的介入。这类作品即使有价值,但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而如果理解与误解之间相辅相成,即读者的期待视野和作品之间即有顺向相应,又有逆向相挫,那么文本在不断唤起读者期待视野中的积累:的同时,也能打破读者的期待惯性,从而更好的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而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往往是通过这样的模式实现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


    正确答案: 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与其它的文化形态不同,它具有特殊的审美属性。这种属性能够从情感上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使他们获得共鸣,给他们带来审美享受。
    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的来源首先在于文学作品在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深深得渗透着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态度。一般而言,当作家把他在生活中体验的真善美诗意的表现在作品中时,往往会激起读者肯定性的评价,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而当作家将生活中的丑恶揭露展示在作品中时,则先会引起人们的否定性评价,并通过对丑恶事物的厌恶、憎恨、愤怒等,唤起一种对真善美的渴望和追求。其次除了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包含作家情感态度的生活内容具有审美价值以外,文学作品的形式本身也是文学审美价值的重要来源之一。这种价值可以表现为叙述视角的独特,例如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情节设置的巧妙,例如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以及抒情意向的奇特等等。最后文学的审美属性的最根本的来源是文学作品中内容和形式辨证统一所造成的即源于现实又不同于现实的艺术世界,为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提供的一种其他意识形态不能替代的处所。
    文学的审美属性规定了文学阅读活动可以而且应该是一种审美方式的阅读。即读者以一种“非功利性”的态度来对待文学世界,从而获得消遣、娱乐、游戏和休息的需要,尽情地从文学世界中获得审美享受。当然,这并不是审美式阅读的全部心理,它往往还存在着其他心理背景。因此,文学接受的审美属性本身也是有层次的。大体上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层次。它们分别指接受者对作品艺术形式的审美感知(包括艺术通感)及其所引起的感性快适、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审美体验及其带来的感情和想象的愉悦,以及读作品中关于宇宙、历史和人生的深邃思想意蕴的领悟及其所带来的超越感、升华感和自由感。文学的审美属性是文学活动的其他文化属性的基础,人们之所以愿意以文学来丰富自己的生活知识,启迪自己的理智和智慧,增进自己的人际交往,首先就是因为文学接受能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具有审美属性。

  • 第14题:

    论述接受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与意义。


    正确答案: (1)接受在文学活动中处于中介地位
    第一,文学接受是文学活动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文学作品只有通过接受环节才能进入社会,创作因此才有了意义;
    第二,接受活动以再创造的方式对文学生产的参与,直接规定了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功能的发挥,从而形成了在审美活动层面上的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2)接受活动的意义
    第一,文学接受是文本意义得到激活、衍生的具体手段
    文学作品的意义或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它和主体的关系;当文学作品孤立存在时,它只能是一件人工制品,其价值和功能此刻都处于潜藏状态。文学作品的潜在意义不能自己释放出来,而是有待于读者的阅读。由于文学文本是由语言符号构成的,不具有其他艺术文本的直观性,因此只有通过文学接受活动才能使文本意义得以激活、得以衍生。文学文本的意义不仅通过接受得到了显现,而且还在接受过程中衍生了。正是接受活动对文本意义的衍生,形成了文学独具的魅力。
    第二,接受对文学创作具有制约和推动作用
    虽然没有文学创作,就没有文学接受,但没有文学接受文学作品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成。文学接受对文学创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作家创作的文学文本,只有通过接受才能实现其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其次接受的阅读需要为创作提供了动机。读者的阅读需要反映了社会的审美趋向和趣味,从而成为推动、刺激甚至引导文学创作的重要因素,促使作家反省自己的创作,调整自己的方向,更新自己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
    第三,接受决定着文学功能的实现程度
    文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比如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补偿功能、审美功能等等。文学究竟能够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功能,实际上是通过接受活动实现的,读者的接受方式、动机及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直接决定着文学社会功能实现的方向和程度。文学接受者的不同需要规定着文学从哪些方面实现其功能,而接受者自身的文学素养,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文学有可能发挥什么样的功能,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这种功能,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第15题:

    论述文学中形象与理性的关系。


    正确答案: 方式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处处以形象感人,但也含有某种理性。形象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而理性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所构成的思维过程,它通常被认为与形象方式相对。从审美意识形态角度看,文学仍然必须依赖理性。虽然无论作家创作还是读者欣赏都主要依赖形象,形象被置入文学、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这本身就常常依赖于理性的力量。在创作中,理解时代的意识形态氛围,分析素材,构思主题、情节、人物关系,预测读者反应和批评界态度等,常是掺杂在作者的理性过程中的。更进一步讲,文学的艺术形象本身就蕴含着某种理性。艺术形象充满了活生生的感性直觉,这表面看来超越于理性过程之上,但实际上可能把人导引或提升导一个通常感性和理性都无法达到的至高境界。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达出诗人有关归隐田园的理性意图。然而,这种理性意图却不是由哲学推理方式而是通过活生生的形象描绘去实现的。诗人的归隐田园的理性意图往往隐藏在活的形象的审美直觉中。可见,文学直接地是形象的,但在深层又具有理性,文学创作、阅读以及形象本身都可能与某种简介的或深层的理性考虑有关。

  • 第16题:

    陆机是如何论述文学创作中的构思与想象的关系的?


    正确答案: (1)陆机总结了前人创作经验和自己的创作实践,把作家的艺术构思作为文学创作的中心。他要求作者突破常规,积极创新,创作出的作品有形象性,因而艺术构思对客观事物应该“穷形尽相”。
    (2)他具体论述文学创作中的构思与想象的关系是:开始时,要求沉思虚静,使构思时的想象自由飞翔。构思成熟时,作者主观情感鲜明,客观事物清晰。进入创作过程时,语言挥洒自如,想象超越时空。
    (3)陆机同时也认为,创作构思中的想象是随着情感和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

  • 第17题:

    举例说明文学接受中的误解现象。


    正确答案:具体阅读现象中,误解分为正误和反误两种情况。正反误概念。文学阅读活动中,正误现象非常普遍,对于文学作品价值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反误不仅有害于文学阅读,在特定背景条件下,甚至会酿成人间惨剧。反误另一种情况是对文学作品的非艺术视角的曲解。

  • 第18题:

    简要论述文学与哲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1)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文学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形式。
    (2)作家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特定哲学思想的影响。如中国古代作家与儒、道、释哲学的关系,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与存在主义哲学的关系等等。
    (3)文学可以通过对人类感性的陶冶,从侧面促进人类对终极问题的理性领悟,并扩大一定哲学思想的影响范围。
    (4)文学不要沦为哲学讲义的普及版,一味依附哲学而迷失自我,结果必然是文学的消亡。如玄言诗。

  • 第19题:

    如何理解文学接受中的心灵共鸣?


    正确答案:文学接受活动中的共鸣是以作品为媒介的不同心灵之间的共鸣,因此,心灵共鸣的含义是指: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接受者与作家或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感情沟通,也指不同的接受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产生的大致相同的激动、兴奋的审美体验。

  • 第20题:

    问答题
    论述接受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与意义。

    正确答案: (1)接受在文学活动中处于中介地位
    第一,文学接受是文学活动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文学作品只有通过接受环节才能进入社会,创作因此才有了意义;
    第二,接受活动以再创造的方式对文学生产的参与,直接规定了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功能的发挥,从而形成了在审美活动层面上的文学接受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2)接受活动的意义
    第一,文学接受是文本意义得到激活、衍生的具体手段
    文学作品的意义或价值的实现不能脱离它和主体的关系;当文学作品孤立存在时,它只能是一件人工制品,其价值和功能此刻都处于潜藏状态。文学作品的潜在意义不能自己释放出来,而是有待于读者的阅读。由于文学文本是由语言符号构成的,不具有其他艺术文本的直观性,因此只有通过文学接受活动才能使文本意义得以激活、得以衍生。文学文本的意义不仅通过接受得到了显现,而且还在接受过程中衍生了。正是接受活动对文本意义的衍生,形成了文学独具的魅力。
    第二,接受对文学创作具有制约和推动作用
    虽然没有文学创作,就没有文学接受,但没有文学接受文学作品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成。文学接受对文学创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作家创作的文学文本,只有通过接受才能实现其作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学作品。其次接受的阅读需要为创作提供了动机。读者的阅读需要反映了社会的审美趋向和趣味,从而成为推动、刺激甚至引导文学创作的重要因素,促使作家反省自己的创作,调整自己的方向,更新自己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
    第三,接受决定着文学功能的实现程度
    文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比如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补偿功能、审美功能等等。文学究竟能够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功能,实际上是通过接受活动实现的,读者的接受方式、动机及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直接决定着文学社会功能实现的方向和程度。文学接受者的不同需要规定着文学从哪些方面实现其功能,而接受者自身的文学素养,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文学有可能发挥什么样的功能,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这种功能,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如何看待文学接受中的误解?

    正确答案: 误解又称误读,就是读者做出与作品原义相悖的理解,又分为正误与反误。正误即读者的理解虽非作者原义,但却能在作品中找到根据,因而含有合理性,可以说是对作品的填空与补充。反误指穿凿附会的曲解。这是有害阅读的。误解的根源在于读者期待视野的存在,即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因而常不可避免。我们提倡正误,反对反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1)文学消费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相对应,是主体对于文学生产的结果——文学作品的消费,既包括人们为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作品阅读和欣赏的活动,也包括对文学的物化形态的购买、占有的活动。狭义的文学消费专指精神消费即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或专指对文学作品的物化形态——书籍的物质消费即不包括阅读、欣赏活动而进行的对文学作品的购买、占有的消费现象。前者在文学理论中一般用文学接受的概念来指称,而后者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文学消费概念,在这里,将对狭义的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之间的关系作一简单的分析。
    (2)二者之间的区别。文学接受是纯粹性的精神性消费;而文学消费则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消费本身并不涉及对文学文本的精神性追求。与此相应,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对于进行消费和接受活动的主客体要求也存在差别,文学接受要求作为接受的主体的接受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阅读能力等主观条件,要求作为客体的文学文本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一定审美的价值;文学消费则要求消费主体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拥有能够储藏文学文本的物化形态空间,对于消费客体来说,则要求消费客体能够物美价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3)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关系同样非常密切,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重要条件,从一定范围来看,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前提。文学消费作为资本运行的一种表现方式,必然通过广告、宣传等途径来为产品的销售拓宽范围,而这种宣传本身在实质上为文学的接受提供了一个“先入之见”,也即构成接受者接受文学文本的“前理解”的组成部分,必然地对于接受者对文本接受受到或隐或显、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作用。文学接受本身对于文学消费同样存在着相当的反作用力,接受者尤其是专业接受者对于特定文学文本的接受结果如果进入公共传媒领域,必然对于此一文学书籍的销售产生重要的影响,它将推动或阻碍文学消费的广泛程度、消费水平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看待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误解?

    正确答案: 文学接受过程也是读者对某一作品阅读理解的过程。由于“期待视野”的存在,读者之于作品,必然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分,此即阐释学所指出的“前理解”。这种前理解与作者的创作动机、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艺术价值之间构成的“对话”关系时复杂的,既可能相应,也可能相悖。对于前者我们称之为“正解”,后者称之为“误解”。例如《鲁宾逊漂流》漂流这本书,本来是体现了英国早期殖民探险的一种开拓精神,但是后来这种意义却逐渐被它的趣味性所取代,而成为了一本为广大儿童所喜欢的儿童读物。误解又可分为“正误”与“反误”两种情况。“正误”,是指读者的理解虽然与作者的创作本义相抵触,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这种“误解”看上去更符合作品的实际,令人心服。例如《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在作者笔下无疑是一个口毒心狠,嫉妒淫荡的阴险妇人形象,而在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孟超心中则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悲剧性人物。显然这种理解也是符合客观事实的。而反误则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的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知与评价,包括对作品非艺术视角的歪曲等等。例如由于政治立场的需要,道学家就将《关雎》这样一首优美的男女爱慕的情诗理解为歌颂“后妃之德”的诗歌。更有甚者由于解读者的穿凿附会,从而给作者带来杀身之祸。清代的文字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