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说明《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设计思路


    答案:
    解析:
    1.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3.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

  • 第2题:

    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有何联系?
    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都有精要的规定,这些规定是国家对语文学科的统一规格与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纲领性、法规性与权威性。因此,语文教学大纲被视作编制和使用语文教材的依据和总纲,组织中学语文教学的原则,评估中学语文教学的标准,语文教师施教的重要凭借,对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是规范课程的指令性文件,从整体上对语文课程总目标进行总体设计,规定语文课程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和确定语文课程目标、内容范围、顺序,既是语文教师的工作指南,也是编写语文教材和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可见,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在性质、内容、功能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 第3题:

    论述我国现行《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结构。



  • 第4题:

    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体现()特点。

    • A、整体性
    • B、形象性
    • C、阶段性
    • D、交融性
    • E、可创性

    正确答案:A,C,D,E

  • 第5题:

    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目标上的一大突破是()。

    • A、知识目标设计
    • B、两维度目标设计
    • C、四维度目标整体设计
    • D、三维度目标整体设计

    正确答案:D

  • 第6题:

    论述在音乐课程标准中课程设计的思路。


    正确答案: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课程设计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
    (2)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3)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4)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
    (5)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

  • 第7题: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正确答案:知识能力

  • 第8题:

    问答题
    《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提及“语文素养”问题,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

    正确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什么是语文素养?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如何设计的,主要考评维度是什么

    正确答案: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体现()特点。
    A

    整体性

    B

    形象性

    C

    阶段性

    D

    交融性

    E

    可创性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目标上的一大突破是()。
    A

    知识目标设计

    B

    两维度目标设计

    C

    四维度目标整体设计

    D

    三维度目标整体设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正确答案: 知识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目标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__________ 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答案:
    解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14题:

    下列不能作为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的是()。

    A语文课程标准

    B语文教材

    C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D语文教师的要求


    D

  • 第15题:

    语文课程标准
    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进行基本规范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语文教材、组织语文教学、进行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估及考试命题的依据。

  • 第16题:

    ()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

    • A、考试大纲
    • B、教学大纲
    • C、教学设计
    • D、语文课程标准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如何设计的,主要考评维度是什么


    正确答案: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 第18题:

    《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提及“语文素养”问题,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


    正确答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什么是语文素养?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 第19题:

    某设计师设计了“康河柔波--阅读志摩”专题,这一专题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的()。

    • A、小说与戏剧
    • B、诗歌与散文
    • C、语文文字运用
    • D、文化论著研读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是保障语文教育质量的最低目标。
    A

    考试大纲

    B

    教学大纲

    C

    教学设计

    D

    语文课程标准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不能作为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的是()。
    A

    语文课程标准

    B

    语文教材

    C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D

    语文教师的要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说明《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正确答案: 新语文《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个部分。课程标准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阶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各个阶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完成总目标;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论述在音乐课程标准中课程设计的思路。

    正确答案: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课程设计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
    (2)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3)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4)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
    (5)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