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试述对虚假陈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
第2题: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是( )。
A.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B.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者在主观上有不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的过错
C.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者客观上有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的客观事实
D.不正当竞争行为主体具有非经营性
E.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所侵犯的客体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而被不正当竞争行为人所侵害和扰乱的市场竞争秩序和社会关系
第3题:
降价排挤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特征是()
第4题:
试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限制竞争行为。
第5题:
试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传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6题: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试述行政行为及其特征。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职权,组织和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具有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行政性。行政行为的行政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行政行为具有从属于法律的特性,所有行政行为的实施,从行为主体、行为程序、行为内容到行为执行,均应依据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二是指行政行为应当接受有权机关的监督,主要是司法审查。
2、单方意志性。单方意志性是指在多数情况下,行政行为在内容上反映的主要是行政主体单方的意思表示,与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无关。但这一特性只是就总体而言的,并不排除在少数情况下,也存在体现双方意志的行政行为。
3、效力先定性。效力先定性,也称推定有效性,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不论其实质上是否合法,法律上一律先行肯定其效力,非依法定程序不得变更,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均须受其拘束的特点。效力先定性是行政优先权的体现,是行政权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需要指出的是,效力先定性只是对行政行为效力的一种推定,并不意味着行政行为取得了最终的法律效力。有权机关基于职权或相对人的申请,仍可就其效力进行审查。
4、强制性。行政行为的强制性是指行政行为一经作出,行政主体即享有以法定的强制方式实现其内容的权利。当然,这应以特定的行政行为具有执行性内容为限。
第14题:
以下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第15题: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16题:
试述欺骗性有奖销售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
第17题:
简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
第18题:
试述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特征
第19题:
不正当竞争市场主体是从事营利性服务的经营者
不正当竞争行为唯一特征是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商业贿赂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仿冒他人注册商标行为既是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经营者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违法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侵犯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