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亚里斯多德为什么说悲剧比史诗的价值更高?”相关问题
  • 第1题:

    亚里斯多德是如何定义悲剧的?
    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陶冶人的心灵,悲剧成分中,情节最重要,人物性格第二,一个不好不坏的善良人是悲剧人物的最好选择。
    1.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2、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
    3、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
    4、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 第2题:

    为什么说《窦娥冤》是优秀的悲剧作品?


    正确答案:①中国古代妇女在封建社会的等级结构中处于最下层,关汉卿在《窦娥冤》里描写了一般良家妇女的悲剧。好人蒙冤受难的苦情戏,比风尘女子的戏更能赢得人们的同情,具有催人泪下的悲剧效果。
    ②《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剧中的主人公窦娥是封建社会里的“孝女”和“节妇”的典型。窦娥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和事事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品格,竟成为她不得不含冤受屈的主观因素。在刑场上,她斥天骂地之举蕴涵着强烈的反抗精神,是对暗无天日的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
    ③出于维护正义的良知和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关汉卿在剧中让窦娥的三桩誓愿一一应验,以表明天地为窦娥冤情所感动。面对残酷的现实,剧作家只能继续发挥想象,以非人间的力量来解决人间的问题。《窦娥冤》属于社会公案剧。

  • 第3题:

    亚里斯多德认为情节是悲剧的第()要素,高尔基认为情节是文学的第()要素,情节是由()决定的,或者说,()决定情节的发展。


    正确答案:一;三;性格;性格

  • 第4题:

    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人物是()。

    • A、完人
    • B、十分善良
    • C、十分公正
    • D、比一般人好的人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包括()。

    • A、净化说
    • B、宣泄说
    • C、陶冶说
    • D、距离说

    正确答案:A,B,C

  • 第6题:

    为什么说《创业史》是史诗性巨著?


    正确答案: 作品描写的重心放在农业合作化运动这一题材本身历史深刻性的挖掘上,把历史的广度和深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题材处理上:有深度;写了农业合体化运动给农村各个阶级阶层带来的影响;
    广度:从小蛤蟆滩看大世界;
    在人物描写上:表现了宽阔的艺术视野,刻画了农村各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每人一部生活史,结构安排上:按着史诗的规模要求采用多卷式结构。

  • 第7题:

    为什么说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正确答案: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颇为复杂。
    首先,作品写了高利贷事件:窦娥七岁抵债当了童养媳,从此陷入孤苦境地,后又因蔡婆向赛卢医讨债引来了恶棍张驴儿父子,从此窦娥的厄运便接踵而至。可见高利贷剥削是引发悲剧的间接原因。
    接着,剧作写流氓恶棍张驴儿对窦娥的欺凌、威逼和诬陷,导致窦娥吃官司,这是酿成悲剧的直接原因。而贪官桃杌信奉“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的信条,不问曲直,对窦娥酷刑逼供并冤判了死刑。“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造成了窦娥的冤狱。贪官污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这是悲剧产生的决定性原因。像张驴儿之类的恶棍在元代社会到处横行,像桃杌之类的贪官在元代也普遍存在。据《元史》载,成宗大德七年仅七个道就有贪官18000多名,冤狱5000多起。“覆盆不照太阳晖”,正是那个黑暗社会的写照。关汉卿是从整个社会黑暗腐败去揭示窦娥悲剧根源的。
    因此说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 第8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元认知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比其他学习策略更高级的策略?

    正确答案: 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监控和调节的高级学习策略。它包括怎样集中注意力、怎样设置学习目标、怎样确定与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怎样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怎样评估自己的学习结果,等等。它决定了何时、何处、为何应用某种认知策略,是调节和控制各种认知策略的选择与执行的更高级的策略。它有助于提高认知策略的效能,促使学习者在适当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认知策略,并在特定的情形下对认知策略进行重新组合、调整,形成新的认知策略以应用于认知加工过程。可以说,元认知策略就像存在于头脑中的一个“教师”,这个“教师”可以随时告诉自己学习的情况,并提醒自己何时、何处应用何种学习策略,使学习过程达到最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城邦时代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

    正确答案: 亚里士多德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是巨大的。
    (1)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开创者。他第一次将人类知识区分为不同的学科领域,使政治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从而为政治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和研究方法等,同时对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和概念、范畴进行了系统研究。
    (2)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整体主义的框架内渗入了某些个人主义的因素,如提倡有限的私有制。他不同意柏拉图关于少数哲学家治国的主张和反对法治,主张人治的思想,为民主和法治做了有力的辩护。所有这些,使他成为西方较为开放、进步和理性主义政治传统的先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窦娥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正确答案: 《窦娥冤》是感天动地的大悲剧,“即列之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剧中女主角窦娥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她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她三岁丧母,七岁别父。为了给父亲抵债,作了蔡婆婆的童养媳。好容易熬到十七岁,与丈夫成婚,可是三年后丈夫又不幸死去。剩下婆媳二人,相依为命。她本想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度过这一生,万没有料想到流氓张驴儿父子突然闯进了她的宁静的家庭。从此张驴儿要霸占她,霸占不成便坑害她,最后“官吏每无心正法”,受害者反被官府杀害。对窦娥来说,可谓“没趣一齐来”,封建社会妇女所遭受的种种不幸,几乎全聚集在她一人身上。她的命运的确是很有典型性的。透过她的毕生遭遇,我们可以看清元代社会的种种罪恶。正是这许多罪恶的势力,联合在一起,对付这个弱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悲剧。从这个意义来说,窦娥的悲剧有着深刻的时代根源,决不是个人的偶然的不幸,而是一个悲剧时代的典型悲剧。
    高利贷猖獗,流氓横行,知识分子穷困潦倒、被逼得鬻儿卖女,官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这些在元代社会都司空见惯。冤狱遍天下,无辜人民惨遭杀害,这在元朝更是家常便饭。仅元成宗大德七年,查出来的冤狱就有5176宗。可见,窦娥的屈死概括了元代无数下层人民悲惨命运,从这个意义来说,窦娥的悲剧自然也应当说是社会的悲剧。
    窦娥是不幸的,但她决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无数的灾难磨练了她,形成了她的善良而又富有反抗的性格。她的行动,是符合“压迫愈盛,反抗愈烈”这一社会规律的。当黑暗势力来袭,她并不屈服;就是一直到死,她也并没有屈服。倒是这些压迫拨亮了她的眼睛,使她破除了对官府的幻想,使她对天地神灵产生了怀疑,而获得了更高觉悟。窦娥的悲剧不仅使人感到悲苦、悲哀,更使人感到悲愤。它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从这个角度说,这个悲剧更应当说是社会悲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包括()。
    A

    净化说

    B

    宣泄说

    C

    陶冶说

    D

    距离说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亚里斯多德为什么说悲剧比史诗的价值更高?

    正确答案: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在于一个叙述已发生的事,一个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此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所谓“有普遍性的事”,指某一种人,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会说的话,会行的事,诗要首先追求这目的,然后才给人物起名字;至于“个别的事”则是指具体的人所作的事或所遭遇的事。在悲剧中,诗人们坚持采用历史人名,理由是:可能的事是可信的;未曾发生的事,我们还难以相信是可能的,但已发生的事,我们去相信显然是可能的;因为不可能的事不会发生,但有些悲剧却只有一两个是熟悉的人物,其余都是虚构的;有些悲剧甚至没有一个熟悉的人物,可是仍然使人喜爱。因此不必专门采用那些作为悲剧题材的传统故事。那样做是可笑的;因为深知哪些所谓熟悉的人名,也仅为少数人熟悉,尽管如此,仍然为大家喜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亚里斯多德为什么说悲剧比史诗的价值更高?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家与诗人的差别在于一个叙述已发生的事,一个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此,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此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所谓“有普遍性的事”,指某一种人,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会说的话,会行的事,诗要首先追求这目的,然后才给人物起名字;至于“个别的事”则是指具体的人所作的事或所遭遇的事。在悲剧中,诗人们坚持采用历史人名,理由是:可能的事是可信的;未曾发生的事,我们还难以相信是可能的,但已发生的事,我们去相信显然是可能的;因为不可能的事不会发生,但有些悲剧却只有一两个是熟悉的人物,其余都是虚构的;有些悲剧甚至没有一个熟悉的人物,可是仍然使人喜爱。因此不必专门采用那些作为悲剧题材的传统故事。那样做是可笑的;因为深知哪些所谓熟悉的人名,也仅为少数人熟悉,尽管如此,仍然为大家喜爱。

  • 第14题:

    为什么说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城邦时代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


    正确答案: 亚里士多德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是巨大的。
    (1)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开创者。他第一次将人类知识区分为不同的学科领域,使政治学成为独立的学科,从而为政治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范围、目的和研究方法等,同时对政治学的基本问题和概念、范畴进行了系统研究。
    (2)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整体主义的框架内渗入了某些个人主义的因素,如提倡有限的私有制。他不同意柏拉图关于少数哲学家治国的主张和反对法治,主张人治的思想,为民主和法治做了有力的辩护。所有这些,使他成为西方较为开放、进步和理性主义政治传统的先驱。

  • 第15题:

    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正确答案: 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 第16题:

    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组成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在演化上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正确答案: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的管径一般比管胞租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细的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一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所以裸于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原始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 第17题:

    为什么说窦娥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正确答案: 《窦娥冤》是感天动地的大悲剧,“即列之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剧中女主角窦娥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她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她三岁丧母,七岁别父。为了给父亲抵债,作了蔡婆婆的童养媳。好容易熬到十七岁,与丈夫成婚,可是三年后丈夫又不幸死去。剩下婆媳二人,相依为命。她本想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度过这一生,万没有料想到流氓张驴儿父子突然闯进了她的宁静的家庭。从此张驴儿要霸占她,霸占不成便坑害她,最后“官吏每无心正法”,受害者反被官府杀害。对窦娥来说,可谓“没趣一齐来”,封建社会妇女所遭受的种种不幸,几乎全聚集在她一人身上。她的命运的确是很有典型性的。透过她的毕生遭遇,我们可以看清元代社会的种种罪恶。正是这许多罪恶的势力,联合在一起,对付这个弱者,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悲剧。从这个意义来说,窦娥的悲剧有着深刻的时代根源,决不是个人的偶然的不幸,而是一个悲剧时代的典型悲剧。
    高利贷猖獗,流氓横行,知识分子穷困潦倒、被逼得鬻儿卖女,官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这些在元代社会都司空见惯。冤狱遍天下,无辜人民惨遭杀害,这在元朝更是家常便饭。仅元成宗大德七年,查出来的冤狱就有5176宗。可见,窦娥的屈死概括了元代无数下层人民悲惨命运,从这个意义来说,窦娥的悲剧自然也应当说是社会的悲剧。
    窦娥是不幸的,但她决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无数的灾难磨练了她,形成了她的善良而又富有反抗的性格。她的行动,是符合“压迫愈盛,反抗愈烈”这一社会规律的。当黑暗势力来袭,她并不屈服;就是一直到死,她也并没有屈服。倒是这些压迫拨亮了她的眼睛,使她破除了对官府的幻想,使她对天地神灵产生了怀疑,而获得了更高觉悟。窦娥的悲剧不仅使人感到悲苦、悲哀,更使人感到悲愤。它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从这个角度说,这个悲剧更应当说是社会悲剧。

  • 第18题:

    为什么说《药》含有双重的悲剧性?


    正确答案: 华老栓受迷信思想愚弄,买下了蘸着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而小栓终究不免一死,小栓的结果是一个悲剧;另一方面,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群众终不觉悟,革命先驱者的血只能作为“人血馒头”的材料,这是一个更大的悲剧。

  • 第19题:

    简述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


    正确答案:亚里斯多德《诗学》不但深刻论述了艺术的本质和意义,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
    1)悲剧的特性:对行动的摹仿。悲剧是行动的摹仿,这是《诗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行动作为悲剧摹仿的对象,应当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完整”指戏剧摹仿的行动有矛盾的开端、发展、结局,厂部分之间有内存的必然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一定的长度”指情节的长度和厚度,所饮食内容的多少要适当,既要以易于记忆为限,又要容纳得下戏剧事件的出现和剧情的转折。“一个行动”指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具有单一性,即悲剧情节的进程和结局是单一的,也即白垩纪概括的情节一致律。完整、单一、适度,构成了戏剧的“整一化”原则,是亚里斯多德对悲剧、戏剧理论的重要贡献。
    2)悲剧的主角:过失说。他从悲剧艺术效果出发,把社会道德观念引入艺术欣赏活动,深入分析了悲剧观众的心理,提出了著名的过失说。
    3)悲剧的作用:陶冶说。他强调悲剧应当“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陶冶”原文是“卡塔西斯”,是为实现悲剧的道德教育作用的有力手段。
    悲剧的卡塔斯西的实质,就是悲剧引起的怜悯与恐惧的快感,使观众理解悲剧人物遭受厄运的根源,认识到悲剧人物的“过失”所必然要带来的严重后果,帮助观众养成中允平和的“适度”的激情和行动,以利于希腊奴隶制国家“乱中求治”。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

    正确答案: 亚里斯多德《诗学》不但深刻论述了艺术的本质和意义,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悲剧理论。
    1)悲剧的特性:对行动的摹仿。悲剧是行动的摹仿,这是《诗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观点。行动作为悲剧摹仿的对象,应当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完整”指戏剧摹仿的行动有矛盾的开端、发展、结局,厂部分之间有内存的必然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一定的长度”指情节的长度和厚度,所饮食内容的多少要适当,既要以易于记忆为限,又要容纳得下戏剧事件的出现和剧情的转折。“一个行动”指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具有单一性,即悲剧情节的进程和结局是单一的,也即白垩纪概括的情节一致律。完整、单一、适度,构成了戏剧的“整一化”原则,是亚里斯多德对悲剧、戏剧理论的重要贡献。
    2)悲剧的主角:过失说。他从悲剧艺术效果出发,把社会道德观念引入艺术欣赏活动,深入分析了悲剧观众的心理,提出了著名的过失说。
    3)悲剧的作用:陶冶说。他强调悲剧应当“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陶冶”原文是“卡塔西斯”,是为实现悲剧的道德教育作用的有力手段。
    悲剧的卡塔斯西的实质,就是悲剧引起的怜悯与恐惧的快感,使观众理解悲剧人物遭受厄运的根源,认识到悲剧人物的“过失”所必然要带来的严重后果,帮助观众养成中允平和的“适度”的激情和行动,以利于希腊奴隶制国家“乱中求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为什么说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正确答案: 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颇为复杂。
    首先,作品写了高利贷事件:窦娥七岁抵债当了童养媳,从此陷入孤苦境地,后又因蔡婆向赛卢医讨债引来了恶棍张驴儿父子,从此窦娥的厄运便接踵而至。可见高利贷剥削是引发悲剧的间接原因。
    接着,剧作写流氓恶棍张驴儿对窦娥的欺凌、威逼和诬陷,导致窦娥吃官司,这是酿成悲剧的直接原因。而贪官桃杌信奉“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的信条,不问曲直,对窦娥酷刑逼供并冤判了死刑。“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造成了窦娥的冤狱。贪官污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这是悲剧产生的决定性原因。像张驴儿之类的恶棍在元代社会到处横行,像桃杌之类的贪官在元代也普遍存在。据《元史》载,成宗大德七年仅七个道就有贪官18000多名,冤狱5000多起。“覆盆不照太阳晖”,正是那个黑暗社会的写照。关汉卿是从整个社会黑暗腐败去揭示窦娥悲剧根源的。
    因此说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亚里斯多德是如何定义悲剧的?

    正确答案: 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陶冶人的心灵,悲剧成分中,情节最重要,人物性格第二,一个不好不坏的善良人是悲剧人物的最好选择。
    1.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2、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
    3、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
    4、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人物是()。
    A

    完人

    B

    十分善良

    C

    十分公正

    D

    比一般人好的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亚里斯多德认为情节是悲剧的第()要素,高尔基认为情节是文学的第()要素,情节是由()决定的,或者说,()决定情节的发展。

    正确答案: 一,三,性格,性格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