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不公平条件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表现。
第1题:
试述习得无助产生的原因及习得无助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
(1)当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我们,就会发现一种不寻常的心理现象,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当觉得希望渺茫时就会无所作为,这种心理状态称之为“习得无助”。
(2)得无助产生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学习。人们习得了他们对于避免厌恶的事件无能为力。其结果他们不能认识到以后的情景实际是在他们的控制之下。
二是归因。人类的习得无助现象与不能控制的结果所作的归因有密切关系。如果把个体失败归因于缺乏足以应付环境的能力的话,很容易导致习得无助;如果个体把归因归于任务难度或努力等因素,则不会导致习得无助。
(3)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
①是动机上的,无助的人不再努力采取必要的步骤来改变这种结果:盲目的接受现状,接受事实给予的结果,而不去探寻问题的原因和过程;
②是认知上的,无助的人不去学习能有助于摆脱不良结果的反应:不去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调整自己状态的有效策略;
③是情绪上的,习得无助能产生轻微的或严重的忧郁症,缺少应对的结果是让自己更多的承受现状,包括所赋予的压力;而且这种状态不断的继续产生破坏的效果和持续的作用。严重的可以成为个体的习惯性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略
第2题:
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基本原则是()。
第3题:
试述影响人们坚持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因素。
第4题:
现在人们越来越强调合作学习,是因为从心理学看,人们在群体的条件下工作总比单独时干得好。
第5题:
什么是心理挫折?说明产生心理挫折的原因和行为表现。
第6题:
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第7题:
依据用心理学方法的技术搜索的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
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
疲劳和生理反应
心理反应、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
心理反应、行为表现和疲劳
第11题:
观测个体行为表现,推断其内部心理特征
直接测量个体内部心理特征
测量个体外在行为表现
根据个体心理特征,推断其外在行为表现
第12题:
第13题: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鉴别()。
第14题:
试述归因方式对人的行为表现的影响。并举例加以说明?
第15题:
心理挫折的常见行为表现有:()、()、()、()和()。
第16题:
教育测量是()
第17题:
逆反心理的行为表现有()、()、()、()。
第18题:
依据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获得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作()。
第19题:
紧张反应的表现包括()
第20题:
第21题:
是否有某些行为表现
行为表现程度
从个体的发展来看
第22题:
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以心理的外部表现即行为表现为客观标准的
心理健康作为人的一种状态,与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是有区别的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
心理健康是绝对的正常心理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