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疟原虫后,立即给予氯喹4片,第2、3天各2片,治疗3天,体温仍未控制。应首先考虑的原因是()A、耐氯喹株感染B、诊断错误C、氯喹剂量、疗程不够D、未同时服用伯氨喹啉E、疟疾合并其他感染

题目

找到疟原虫后,立即给予氯喹4片,第2、3天各2片,治疗3天,体温仍未控制。应首先考虑的原因是()

  • A、耐氯喹株感染
  • B、诊断错误
  • C、氯喹剂量、疗程不够
  • D、未同时服用伯氨喹啉
  • E、疟疾合并其他感染

相似考题
更多“找到疟原虫后,立即给予氯喹4片,第2、3天各2片,治疗3天,体温”相关问题
  • 第1题:

    找到疟原虫后,立即给予氯喹4片,第2、3天各2片,治疗3天,体温仍未控制。应首先考虑的原因是()

    • A、耐氯喹株感染
    • B、诊断错误
    • C、氯喹剂量、疗程不够
    • D、未同时服用伯氨喹啉
    • E、疟疾合并其他感染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单选题
    找到疟原虫后,立即给予氯喹4片,第2、3天各2片,治疗3天,体温仍未控制。应首先考虑的原因是()
    A

    耐氯喹株感染

    B

    诊断错误

    C

    氯喹剂量、疗程不够

    D

    未同时服用伯氨喹啉

    E

    疟疾合并其他感染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3题:

    单选题
    疟疾患者经氯喹治疗后体温正常,未再到疟疾流行区,8月后再次出现寒战、发热、大汗,最可能的诊断为()
    A

    再次感染疟原虫

    B

    再燃

    C

    复发

    D

    混合感染

    E

    疟原虫产生耐药


    正确答案: B
    解析: 疟疾患者经氯喹治疗后体温正常,未再到疟疾流行区,8月后再次出现寒战、发热、大汗,最可能的诊断为复发。

  • 第4题:

    患者女,25岁,7月自缅甸旅游回来后出现发热,诊断为疟疾,给予氯喹及伯氨奎治疗后体温无下降,高达40℃以上;血涂片仍然见红细胞内较多的疟原虫环状体。应选择的治疗药物是()

    • A、氯喹+伯氨奎
    • B、青蒿素制剂
    • C、奎宁+伯氨奎
    • D、氯喹
    • E、磺胺类抗生素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单选题
    男性,41岁,上海市人。8月份去广西某地出差1周,回来后2周突然畏寒,剧烈寒战,30分钟后体温上升达41℃,伴头痛,持续4~5小时,热退后大汗淋漓,如此反复发作3次后就诊,血涂片找到疟原虫。给予病人口服氯喹及伯氨喹2天后热退,第4天停氯喹,继续服伯氨喹,第5天,再次寒战高热,腰痛,小便呈酱油色。化验:Hb60g/L,WBC11×109/L,网织红细胞0.12(12%)。其最可能原因是()
    A

    伯氨喹引起血管内溶血

    B

    感染性贫血

    C

    氯喹引起血管内溶血

    D

    疟原虫分解产物引起溶血

    E

    疟疾感染诱发PNH综合征发作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患者女,25岁,7月自缅甸旅游回来后出现发热,诊断为疟疾,给予氯喹及伯氨奎治疗后体温无下降,高达40℃以上;血涂片仍然见红细胞内较多的疟原虫环状体。应选择的治疗药物是()
    A

    氯喹+伯氨奎

    B

    青蒿素制剂

    C

    奎宁+伯氨奎

    D

    氯喹

    E

    磺胺类抗生素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