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其中第二个“上”的含义是()
第1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个“吾”可以看作是()。
第2题: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下也”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书?()
第3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其中“处”的含义是()
第4题: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的第二个“君”字是什么意思?()
第5题:
《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第6题:
《论语•先进》记载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里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
第7题:
给
全身心参与
介词,和
通“语”,说
第8题:
主我
客我
超我
自我
第9题:
第10题:
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有教无类
第11题:
君王
不行君王之道
君子
不行君子之道
第12题:
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学习思考相结合
择优而教
第13题: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语段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14题:
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中“与”的含义是()
第15题: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其中“中人以上”的含义是()
第16题: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反映了孔子提倡一种()的教学方法。
第17题: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了他的什么教育思想()。
第18题:
《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第19题:
《孟子》
《周易》
《论语》
《中庸》
第20题:
安处
处理
处置
名词,处所
第21题:
中等根性以上的人
中间的人
普通的人
中规中矩的人
第22题:
君王
介词,在上面
形而上,高深的一些道理
边、畔
第23题:
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
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因材施教,主张依对象而进行教学
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