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犯故意伤害罪的伤害结果有三种形态()”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情形中,不得假释的是:( )

    A.罪犯甲1990年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1994年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7年

    B.罪犯甲1990年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1998年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7年

    C.罪犯甲1990年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1996年假释,1998年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7年

    D.罪犯甲1990年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1996年假释,2004年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7年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刘某与张某之妻有染,张某得知后非常气愤,决定要教训刘某。某晚,刘某穿小路回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张某放出自己训练的狼狗扑向刘某,张某则躲在角落里不动声响。结果刘某被咬成重伤。张某的行为( )。

    A.属于作为犯,构成故意伤害罪

    B.属于纯正不作为:犯,构成故意伤害罪

    C.属于不纯正不作为犯。构成故意伤害罪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作为犯、纯正的不作为犯和不纯正的不作为犯概念的理解。刑法理论一般将犯罪行为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实施某种被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作为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利用物质性工具、利用动物、利用自然现象、利用他人的行为实施的行为,等等。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消极地不履行法律义务而危害社会的行为。不作为犯罪又分为两类:一是纯正的不作为犯,即该犯罪只能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二是不纯正的不作为犯,即既可以以作为的方式,也可以以不作为的方式实施的犯罪。按照这一理论,本题中,张某是利用动物实施故意伤害行为,所以A选项正确。

  • 第3题:

    在刑罚执行期问都不存在减刑的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不得假释的是:( )

    A.甲2000年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2004年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7年
    B.乙2000年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2008年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7年
    C.丙2000年因犯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2008年假释,2009年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7年
    D.丁2000年因为犯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2008年假释,2014年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7年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假释的适用条件。甲在缓刑期间再犯新罪,不构成累犯,所犯的罪也不是不得假释的情况,可以假释。乙前罪缓刑考验期完毕,原刑罚不再执行,乙犯后罪不构成累犯,所犯后罪也不是禁止假释的犯罪情况,也可以假释。丙在假释期间再犯新罪,不构成累犯,所犯的罪也不是不得假释的情况,可以假释。丁构成了累犯,刑法规定对于累犯不得假释。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D。

  • 第4题:

    甲开一枪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一个开枪行为同时触犯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则甲属于()。

    • A、继续犯
    • B、想象竞合犯
    • C、集合犯
    • D、吸收犯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 第6题:

    下列哪种情形应当核准执行死刑?()

    • A、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故意伤害罪
    • B、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过失致人死亡罪
    • C、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过失致人重伤罪
    • D、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期满后,裁定减刑前犯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有组织犯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盗窃罪、诈骗罪,均为结果犯。()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单选题
    甲开一枪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一个开枪行为同时触犯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则甲属于()。
    A

    继续犯

    B

    想象竞合犯

    C

    集合犯

    D

    吸收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

  • 第9题:

    单选题
    石某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其又犯故意伤害罪。对石某的处理应当是()。
    A

    撤销缓刑,将受贿罪与故意伤害罪按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B

    撤销缓刑,将受贿罪与故意伤害罪直接实行数罪并罚

    C

    采取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从重判处

    D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缓刑的撤销。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 69 条规定的数罪并罚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该题针对“缓刑”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10题:

    多选题
    犯故意伤害罪的伤害结果有三种形态()
    A

    轻微伤

    B

    轻伤

    C

    重伤

    D

    死亡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甲因盗窃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2年。2年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发现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故意伤害罪。则对甲应
    A

    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

    B

    撤销缓刑,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

    不撤销缓刑,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D

    构成累犯,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 A
    解析: 《刑法》第77条第1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一般的理解,对于新罪强调的是实施该罪的时间是在缓刑考验期内,即只要是在缓刑考验期内实施新的犯罪的,就应撤销缓刑,而对其发现时间并未作限定。对于漏罪,刑法强调的是其发现时间是在缓刑考验期内。
    因此,缓刑考验期满后才发现行为人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也应当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这种情形不符合累犯的条件。因此,本题答案是A。

  • 第12题:

    填空题
    犯非法拘禁罪()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处罚。

    正确答案: 使用暴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故意伤害罪属于( )。

    A.行为犯

    B.危险犯

    C.作为犯

    D.结果犯


    正确答案:D
    解析:故意伤害罪只有造成了法定的对他人身体的实际伤害后果才能构成既遂。

  • 第14题:

    下列犯罪中,( )是继续犯。

    A.贪污罪

    B.故意伤害罪

    C.窝藏罪

    D.集资诈骗罪


    正确答案:C
    解析:窝藏罪在犯罪既遂后,犯罪行为和状态具有持续性,符合继续犯的特征。

  • 第15题:

    甲教唆乙:“丙挺嚣张的,你教训教训他,我给你1万元,但条件是最多只能造成轻微伤。”乙表面答应,实际上乙早想重伤害丙。第二天,乙将丙打成重伤,然后找甲索要1万元,声称将丙打成轻微伤。甲不知情便予以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教唆犯
    B.甲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帮助犯
    C.乙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实行犯
    D.乙构成诈骗罪


    答案:C,D
    解析:
    A、B项,甲无罪。乙已经有重伤害的故意,甲教唆其实施轻微伤害的行为没有起到教唆效果,也没有帮助作用,虽然给钱,但却限制在轻微伤害范围内。由于我国《刑法》第234条第1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其中,伤害是指造成他人轻伤以上的伤害,造成他人轻微伤害的,并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因此,甲并没有教唆他人实施故意伤害罪的故意,不属于教唆犯,甲无罪。故A、B项错误。 C、D项,乙表面答应甲轻微伤害丙,事实上却以重伤害的故意将丙打成重伤的,符合故意伤害罪的客观阶层要件和主观阶层要件,依法构成故意伤害罪。同时,乙事后向甲谎称将丙打成轻微伤,使甲陷入错误认识处分了1万元给乙,致使甲遭受财产损失的,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因此,乙构成故意伤害罪与诈骗罪,应当两罪并罚。故C、D项正确。 本题答案:CD。

  • 第16题:

    甲因盗窃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刑2年。2年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发现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故意伤害罪。则对甲应

    • A、撤销缓刑,前后罪数罪并罚
    • B、撤销缓刑,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 C、不撤销缓刑,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 D、构成累犯,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犯非法拘禁罪()致人伤残、死亡的,应当分别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处罚。


    正确答案:使用暴力

  • 第18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的行为同时符合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构成时,应()。

    • A、以故意伤害罪处罚
    • B、以滥用职权罪处罚
    • C、以故意伤害罪和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
    • D、属于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论处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故意伤害必须造成轻伤以上后果才构成犯罪
    • B、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仍然构成故意伤害罪
    • C、故意伤害罪的对象只能是有生命的人
    • D、已满14周岁就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甲为了杀乙,于2013年9月12日先后三次向乙的水杯中投毒,投放的剂量分别100mg、200mg、300mg。 这三次投毒之间的关系为:()
    A

    属同一个故意杀人行为的三个动作,构成一个故意杀人罪

    B

    分别构成两个故意伤害罪和一个故意杀人罪,轻罪故意伤害罪为重罪故意杀人罪所吸收,是吸收犯

    C

    三者之间存在着牵连关系,是牵连犯

    D

    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两罪,属累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犯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对被组织人、运送人有杀害、伤害、强奸、拐卖等犯罪行为,或者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犯罪行为的,应按下列哪一选项处理?(  )
    A

    以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处罚

    B

    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处罚

    C

    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择一重罪处罚

    D

    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犯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对被组织人、运送人有杀害、伤害、强奸、拐卖等犯罪行为,或者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在刑罚执行期间都不存在减刑的情况,不得假释的是:()。
    A

    甲2000年因为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2004年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7年

    B

    乙2000年因为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2008年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7年

    C

    丙2000年因为犯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2008年假释,2009年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7年

    D

    丁2000年因为犯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2008年假释,2014年又犯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7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假释的适用条件。甲在缓刑期间再犯新罪,不构成累犯,所犯的罪也不是不得假释的情况,可以假释。乙前罪缓刑考验期完毕,原刑罚不再执行,乙犯后罪不构成累犯,所犯后罪也不是禁止假释的犯罪情况,也可以假释。丙在假释期间再犯新罪,不构成累犯,所犯的罪也不是不得假释的情况,可以假释。丁构成了累犯,《刑法》规定对于累犯不得假释。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D.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哪种情形应当核准执行死刑?()
    A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故意伤害罪

    B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过失致人死亡罪

    C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过失致人重伤罪

    D

    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期满后,裁定减刑前犯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