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若集合S的基数|S|=5,则S的幂集的基数|P(S)|=()”相关问题
  • 第1题:

    ● 进程P1、P2、P3、P4和P5 的前趋图如下:

    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5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 6 个信号量 S1、S2、S3、S4、S5和S6,且信号量S1~S6的初值都等于零。下图中 a和 b 处应分别填写 (23) ;c和d处应分别填写 (24) ,e和f处应分别填写 (25) 。

    (23)

    A. P(S1) P(S2) 和P(S3) P(S4)

    B. P(S1) V(S2) 和P(S2) V(S1)

    C. V(S1) V(S2) 和V(S3) V(S4)

    D. P(S1) P(S2) 和V(S1) V(S2)

    (24)

    A. P(S1) P(S2) 和V(S3) V(S4)

    B. P(S1) P(S3) 和V(S5) V(S6)

    C. V(S1) V(S2) 和P(S3) P(S4)

    D. P(S1) V(S3) 和P(S2) V(S4)

    (25)

    A. P(S3) P(S4) 和V(S5) V(S6)

    B. V(S5) V(S6) 和P(S5) P(S6)

    C. P(S2) P(S5) 和P(S4) P(S6)

    D. P(S4) V(S5) 和P(S5) V(S6)


    正确答案:C,B,C

  • 第2题:

    在一个单链表中,若q结点是p结点的前驱结点,在q与p之间插入结点s,则执行( )。

    A.s->link=p->link;p->link=s

    B.p->link=s;s->link=q

    C.p->link;s->link;s->link=p

    D.q->link=s;s->link=p


    正确答案:D
    解析:在单链表中插入一个元素需要执行以下步骤:首先将待插入节点的前驱结点的指针域指向待插入节点,然后将待插入节点的指针域指向待插入节点的前驱结点原先的后继节点。

  • 第3题:

    进程P1、P2、P3、P4、P5的前趋图如下。

    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相应于进程执行过程设置5个信号量S1、S2、S3、S4和S5,且信号量初值都等于零。下图中a处应填写( );b和c、d和e处应分别填写( ),f、g和h应分别填写(请作答此空) 。


    A. P(S3)V(S4)、V(S5)和P(S5)
    B. V(S3)V(S4)、P(S5)和V(S5)
    C. P(S3)P(S4)、V(S5)和P(S5)
    D. V(S3)P(S4)、P(S5)和V(S5)

    答案:C
    解析:
    根据前驱图,P1进程运行结束需要利用V操作分别通知P2和P3进程,所以用V (SI)操作通知P2进程,用V (S2)操作通知P3进程。根据前驱图,P2进程开始运行前必须等待P1进程的通知,需要用P (S1)操作测试PI进程是否运行完,P2进程运行结束而要利用V (S3)操作通知P4进程。同理根据前驱图P3进程开始运行前必须等待P1进程的通知,需要用P(S2)操作测试P1进程是否运行完,P3进程运行到结束需要利用V (S4)操作通知P4进程。根据前驱图,P4进程开始运行前必须等待P2和P3进程的通知,需要用P (S3)和P (S4)操作分别测试P2和P3进程是否运行完,故空f应填写P (S3) P (S4) 0 P4进程运行结束需利用V (S5)操作通知P5进程,故空g应填写V(S5) o根据前驱图,P5进程开始运行前必须等待P4进程的通知,需要用P (S5)操作测试P4进程是否运行故空(17)填写P (S5)。

  • 第4题:

    若“所有P是S”与“有的S不是P”均真,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是()。

    A.同一关系
    B.交叉关系
    C.S真包含P关系
    D.S真包含于P关系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当“所有P是S”真时S与P之间为全同关系或真包含关系;当“有的.S不是P”真时,S与P之间为: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或全异关系,因此选C项。

  • 第5题:

    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2、P3、P4和P5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5个信号S1、S2、S3、S4和S5,且信号量S1~S5的初值都等于零。下图中e和f处应分别填写(56)。

    A.P(S4)和V(S4)V(S5)
    B.V(S5)和P(S4)P(S5)
    C.V(S3)和V(S4)V(S5)
    D.P(S3)和P(S4)V(P5)

    答案:B
    解析:

  • 第6题:

    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2、P3、P4和P5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5个信号S1、S2、S3、S4和S5,且信号量S1~S5的初值都等于零。下图中a和b处应分别填(54)

    A.V(S1)P(S2)和V(S3)
    B.P(S1)V(S2)和V(S3)
    C.V(S1)V(S2)和V(S3)
    D.P(S1)P(S2)和V(S3)

    答案:C
    解析:

  • 第7题:

    进程P1、P2、P3、P4和P5的前趋图如下:

    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5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6个信号S1、S2、S3、S4、S5和S6,且信号量S1-S6的初值都等于零。下图中a和b处应分别填写( );c和d处应分别填写( ),e和f处应分别填写(请作答此空)。

    A. P(S3)P(S4)和V(S5)V(S6)
    B. V(S5)V(S6)和P(S5)P(S6)
    C. P(S2)P(S5)和P(S4)P(S6)
    D. P(S4)V(S5)和P(S5)V(S6)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用PV操作控制进程的并发执行。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前驱图中给出的各进制的执行顺序。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进程P1和P2没有前驱,也就是可以首先并发执行,而进程P3的前驱是P1和P2,P4的前驱是P1和P3,P5的前驱是P2和P3。那么怎么理解前驱呢?其实前驱就是指只有在前驱进程完成后,该进程才能开始执行。
    在本题的前驱图中我们不难看出,有6条路径,分别是P1->P3,P1->P4,P2->P3,P2->P5,P3->P4,P3->P5。而且题目也告诉我们分别有6初值为0个信号量(S1-S6),要我们用PV操作来控制进程P1~P5的并发执行。这里我们就需要清楚P与V这两种操作。
    P原语的主要操作是:
    (1)信号量(sem)减1;   
    (2)若相减结果大于等于零,则进程继续执行;   
    (3)若相减结果小于零,则阻塞一个在该信号量上的进程,然后再返回原进程继续执行或转进程调度。
    V原语的主要操作是:   
    (1)信号量(sem)加1;   
    (2)若相加结果大于零,则进程继续执行;   
    (3)若相加结果小于或等于零,则唤醒一阻塞在该信号量上的进程,然后再返回原进程继续执行或转进程调度。
    总而言之,进行P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阻塞某信号量上的进程,而进行V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唤醒某信号量上的进程。
    下面我们具体来求解这个题目。a空处,是在进程P1执行完成以后,那么根据题目的前驱图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时候它应该唤醒它的后继进程P3和P4,因此需要执行两个V操作,同样的道路,b空处也需要执行两个V操作,因此可以知道第一空答案选C。
    至于C空处,它是在进程P3执行前进行的处理。根据前驱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执行P3要在P1和P2完成后,因此这个时候,它首先需要判断P1和P2进程是否完成,如何它们完成的话,会分别执行唤醒P3的V操作(换句话说就是会给相应的信号量进行加1操作),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同样的信号量来判断,即对相应的信号量进行减1操作,判断它是否大于0,如果大于等于0,则执行P3。从题目给出的答案来看,这两个信号量应该分别是S1和S3。那么执行完P3后,它也需要唤醒它的后继进程P4和P5,因此需要执行两个V操作,因此D空处应该是两个V操作。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第二空的答案选B。
    分析到这里后,第三空的答案应该就很明显了,P4和P5进程在执行前,都需要做与P3进程执行前一样的判断,因此都需要进行两个P操作。所以本题答案选C。
    其实做这类题也不难,首先需要我们对PV操作要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另外就是能分析出题目执行的逻辑关系。

  • 第8题:

    设关系R和S的基数分别为r和s,则R×S的基数为()。

    • A、r+s
    • B、r-s
    • C、r×s
    • D、MAX(r,s)

    正确答案:C

  • 第9题:

    若(),则S1P真,SAP真。

    • A、S与P交叉
    • B、S真包含于P
    • C、S真包含P
    • D、S与P全异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集合S上的一个什么运算是S*S到S的一个映射?()

    • A、对数运算
    • B、二次幂运算
    • C、一元代数运算
    • D、二元代数运算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若“所有S不是P”为真,则“有些非P是S”取值为()。


    正确答案:

  • 第12题:

    若(),则SIP真且SOP真。

    • A、S与P全同
    • B、S真包含于P
    • C、S真包含P
    • D、S与P全异

    正确答案:C

  • 第13题:

    (4)

    A.P(S2)、V(S3)V(S5)和P(S4)P(S5)

    B.V(S2)、P(S3)V(S5)和V(S4)P(S5)

    C.P(S2)、V(S3)P(S5)和P(S4)V(S5)

    D.V(S2)、V(S3)P(S5)和P(S4)V(S5)


    正确答案:A
    同3题解析

  • 第14题:

    设R、S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则下面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若R、S是自反的,则R.S是自反的

    B.若R、S是反自反的,则R.S是反自反的

    C.若R、S是对称的,则R.S是对称的

    D.若R、S是传递的,则R.S是传递的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4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5个信号量S1、S2、S3、S4和S5,且信号量S4-S5的初值都等于0。下图中a、b和c处应分别填写();d、e和f处应分别填写(请作答此空)。

    A.P(S2)、V(S3)V(S5)和P(S4)P(S5)
    B.V(S2)、P(S3)V(ss)和V(S4)P(S5)
    C.P(S2)、V(S3)P(S5)和P(S4)V(S5)
    D.V(S2)、V(S3)P(S5)和P(S4)V(S5)

    答案:A
    解析:
    因为P1是P2和P3的前驱,当P1执行完需通知P2和P3,应采用V(S1)V(S2)操作分别通知P2和P3,故a处应填写V(S1)V(S2);又因为P2是P1和P3的后继,当P2执行前应测试P1和P3是否执行完,应采用P(S1)P(S3)操作测试P1和P3是否执行完,故b处应填写P(S1)P(S3);同理,P2是P4的前驱,当P2执行完应通知P4,应采用V(S4)操作分别通知P4,故C处应填写V(S4)。
    因为P3是P1的后继,当P3执行前应测试P1是否执行完,应采用P(S2)操作测试P1是否执行完,故d处应填写P(S2);又因为P3是P2和P4的前驱,当P3执行完应通知P2和P4,应采用V(S3)V(S5)操作通知P5,故e处应填写V(S3)V(S5);P4是P2和P3的后继,当P4执行前应测试P2和P3是否执行完,应采用P(S4)P(S5)操作测试P2和P3是否执行完,故f处应填写P(S4)P(S5)。

  • 第16题:

    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2、P3、P4和P5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5个信号S1、S2、S3、S4和S5,且信号量S1~S5的初值都等于零。下图中c和d处应分别填写(55)

    A.P(S2)和P(S4)
    B.P(S2)和V(S4)
    C.V(S2)和P(S4)
    D.V(S2)和V(S4)

    答案:B
    解析:

  • 第17题:

    6进程P1、P2、P3、P4和P5的前趋图如下所示:



    若用PV操作控制进程P1、P2、P3、P4和P5并发执行的过程,则需要设置5个信号量S1、S2、S3、S4、S5,且信号量S1~S5的初值都等于零。下图中e和f分别应填写( )。


    A.P(S4)和V(S4)V(S5)
    B.V(S5)和P(S4)P(S5)
    C.V(S3)和P(S4)P(S5)
    D.P(S3)和P(S4)P(S5)

    答案:B
    解析:
    参考课程有关内容。1、先在图中标注信号量 2、遵循P前面的信号量,V后面的信号量的原则。

  • 第18题:

    进程P1、P2、P3、P4、P5和P6的前趋图如下所示:

    若用PV操作控制这6个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的程序如下,空③和空④处应分别为(49)。

    A.V(S4)V(S5)和P(S3)
    B.P(S4)P(S5)和V(S3)
    C.V(S3)V(S4)和V(S5)
    D.P(S3)V(S4)和P(S3)

    答案:A
    解析:
    (49)根据前驱图,P3进程运行结束需要利用两个V操作分别通知P4、P5进程,故空③应为两个V操作;又由于P4执行前需要等待进程P2、P3的结果,需要2个P操作,而P4进程的程序中执行前只有1个P操作,故空④应为1个P操作。采用排除法,对于试题(49)的选项A、选项B、选项C和选项D中,只有选项A满足条件。

  • 第19题:

    若“所有P是S”与“有的S不是P”均真,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是()关系。

    • A、同一
    • B、交叉
    • C、S真包含P
    • D、S真包含于P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若“所有S是P”与“所有P是S”均假,则S与P在外延上具有()关系。

    • A、全同
    • B、S真包含P
    • C、全异
    • D、交叉

    正确答案:C,D

  • 第21题:

    每执行一次P操作,信号量的数值S减1。若S0,则该进程();若S<0,则该进程()。


    正确答案:继续执行;等待

  • 第22题:

    若“有S不是P”为真,则“所有非P不是S”为()。


    正确答案:

  • 第23题:

    若(),则SOP真,SIP真。

    • A、S与P全同
    • B、S真包含P
    • C、S真包含于P
    • D、S与P全异

    正确答案:B

  • 第24题:

    单选题
    设关系R和S的基数分别为r和s,则R×S的基数为()。
    A

    r+s

    B

    r-s

    C

    r×s

    D

    MAX(r,s)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