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列句子中的“有”字不是词头的一项是A.摽有梅,其实七兮。(《诗经·召南·摽有梅》)B.东门之栗,有践家室。(《诗经·郑风·东门之墠》)C.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D.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尚书·汤誓》)E.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鄘风·相鼠》)F.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尚书·汤誓》)

题目

4、下列句子中的“有”字不是词头的一项是

A.摽有梅,其实七兮。(《诗经·召南·摽有梅》)

B.东门之栗,有践家室。(《诗经·郑风·东门之墠》)

C.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D.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尚书·汤誓》)

E.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鄘风·相鼠》)

F.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尚书·汤誓》)


相似考题
更多“4、下列句子中的“有”字不是词头的一项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答案:B
    解析:
    “无地自容”是指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此处望文生义,应改为“无处 藏身”。故本题答案为B。

  • 第2题: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字或异体字,并写出相应的本字、今字或正字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


    正确答案: 齐,同“剂”。

  • 第3题:

    上古序数的表示法和现代有什么不同?“第”字是在什么时代怎样演变为表示序数的词头的?


    正确答案: (1)在上古时代,序数和基数是没有分别的,“三月不违仁”的“三月”(基数)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七月、九月”(序数)形式上是相同的。关于月份前不加“第”字,这种说法沿用到了今天,此外,我们还说“二等、三等、二楼、三楼”不说“第二等、第三等、第二楼、第三楼”等,这是保存了上古语法,这种以简单的数词作为序数的用途已经渐渐缩小了。
    (2)“第”的发展:
    ①“第”本作“弟”,是次第的意思,有了次第就有了顺序,有了顺序就有了高低。“子夏,门人之高第也。”“高第”就是排在前几名。“第一”最初的意义应该是排在一位,“第”字用为动词,是排位次的意思。“于是孝文帝乃及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
    ②但是,“第”字在汉代已经作为序数的词头了,“作为周本纪第四。”在“第”字用为词头的初期,虽有“第一、第二”等,但是后面还不带名词,代名词是汉末以后的事。“公第一人,何下坐?”这是一次很重要的演变,因为有了名字在后头,序数的性质就更加确定了。

  • 第4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四有新人”中“有”字的含义:()。

    • A、有思想
    • B、有文化
    • C、有道德
    • D、有素质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字或异体字,并写出相应的本字、今字或正字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死。


    正确答案: 瞋,“嗔”的异体字。

  • 第6题:

    名词词头“老”字的产生时代及其发展情况。


    正确答案: (1)词头“老”最初表示年老或年长,后由形容词虚化为词头用于人和动物两方面,这两种“老”都是唐代产生的。
    (2)发展情况:
    A.用于人:
    ①称谓前加“老”:老兄、老弟、老姐;
    ②姓上加“老”,白居易:“每被老元偷格律”(老元指元稹)
    ③名字上加“老”:“快诵老坡《秋望赋》,大千风月一毫端”(老坡指苏东坡)名字上加“老”字比姓上加“老”字起源的晚一点,最初见于宋代的史料。
    ④排行上加“老”,起源最晚:老二,王老六
    ⑤特殊:“老婆”、“老师”
    “老婆”宋代“老”字指年老,后元代妻子也可以称谓“老婆”,“老”字变为词头。“老师”中的“老”开始只表示年辈最尊的意思,明中叶,学生称座主为老师,表示齿德具尊,清中叶变为词头。
    B.用于动物:老鼠起源于唐代,老虎起源于宋代。

  • 第7题:

    在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词头时,在一个量值中只能使用()个词头。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多选题
    关于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使用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位的名称或符号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得拆开

    B

    有些非法定单位,可以按习惯用SI词头构成的倍数单位或分数单位

    C

    词头可以重迭使用

    D

    亿、万等是我国习惯的数词,仍可使用,但不是词头


    正确答案: B,A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使用规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单位的名称或符号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得拆开

    B

    有些非法定单位,可以按习惯用SI词头构成的倍数单位或分数单位

    C

    亿、万等是我国习惯的数词,仍可使用,但不是词头

    D

    词头可以重迭使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法定单位和词头的使用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位的名称与符号可以拆开使用

    B

    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时,不得使用重叠词头

    C

    非十进制的单位,不得使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

    D

    只通过相乘构成的组合单位,词头通常加在组合单位中的第一个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名词词头“阿”字的产生时代及其发展情况。

    正确答案: (1)上古末期产生了新的词头“啊”
    (2)发展情况:
    ①“阿”字最初作为疑问代词“谁”字的词头(“阿谁”,上古可能为“伊谁”,现代为“阿谁”)“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十五从军征》)
    ②后“阿”字用途扩大,可作人名、亲属称呼的词头,也可作人称代词的词头:
    人名:刘禅小字“阿斗”;曹操小字“阿瞒”;
    亲属:“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人称代词:“阿你酒能昏乱”
    ③现代汉语里方言里,“阿谁、阿你”除外,其他两种用途保存,有些把“阿”字放在数词前面表示排行,如粤语的“阿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SI词头符号中,表示109的是(  )。
    A

    G

    B

    T

    C

    a

    D

    P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关于法定单位和词头的使用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的名称与符号可以拆开使用
    • B、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时,不得使用重叠词头
    • C、非十进制的单位,不得使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
    • D、只通过相乘构成的组合单位,词头通常加在组合单位中的第一个

    正确答案:B,C,D

  • 第15题: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字或异体字,并写出相应的本字、今字或正字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 


    正确答案:虵,“蛇”的异体字。

  • 第16题: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字或异体字,并写出相应的本字、今字或正字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 


    正确答案:忘,通“亡”。

  • 第17题:

    《咬文嚼字》中指出“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下列句子中的“烟”字用了联想意义的是()。

    • A、“杨柳万条烟”
    • B、“烟光凝而暮山紫”
    • C、“依依墟里烟”
    • D、“迎赏烟霞”
    • E、“蓝田日暖玉生烟”

    正确答案:A,B,D,E

  • 第18题:

    “()”:京韵大鼓中唱词的一种变化形式,是在基本句子格式之外增加词组,使唱词更加活泼和口语化。常用的有“嵌三字头”、“嵌五字尾”和句子中的“三字嵌”、“四字嵌”等。


    正确答案:嵌句

  • 第19题:

    问答题
    上古序数的表示法和现代有什么不同?“第”字是在什么时代怎样演变为表示序数的词头的?

    正确答案: (1)在上古时代,序数和基数是没有分别的,“三月不违仁”的“三月”(基数)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七月、九月”(序数)形式上是相同的。关于月份前不加“第”字,这种说法沿用到了今天,此外,我们还说“二等、三等、二楼、三楼”不说“第二等、第三等、第二楼、第三楼”等,这是保存了上古语法,这种以简单的数词作为序数的用途已经渐渐缩小了。
    (2)“第”的发展:
    ①“第”本作“弟”,是次第的意思,有了次第就有了顺序,有了顺序就有了高低。“子夏,门人之高第也。”“高第”就是排在前几名。“第一”最初的意义应该是排在一位,“第”字用为动词,是排位次的意思。“于是孝文帝乃及绛侯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
    ②但是,“第”字在汉代已经作为序数的词头了,“作为周本纪第四。”在“第”字用为词头的初期,虽有“第一、第二”等,但是后面还不带名词,代名词是汉末以后的事。“公第一人,何下坐?”这是一次很重要的演变,因为有了名字在后头,序数的性质就更加确定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咬文嚼字》中指出“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下列句子中的“烟”字用了联想意义的是()。
    A

    “杨柳万条烟”

    B

    “烟光凝而暮山紫”

    C

    “依依墟里烟”

    D

    “迎赏烟霞”

    E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技盖至此乎

    B

    善刀而藏之

    C

    项王军壁垓下

    D

    鼓瑟希,铿尔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关于法定单位和词头的使用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位的名称与符号可以拆开使用

    B

    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时,不得使用重叠词头

    C

    非十进制的单位,不得使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

    D

    只通过相乘构成的组合单位,词头通常加在组合单位中的第一个单位之前

    E

    质量的SI单位kg应作为有词头的单位对待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使用规则包括:①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名称,一般适宜在口述和叙述性文字中使用;②单位的名称与符号必须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得拆开;③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时,不得使用重叠词头;④非十进制的单位,不得使用词头构成倍数单位;⑤只通过相乘构成的组合单位,词头通常加在组合单位中的第一个单位之前;⑥只通过相除构成或通过乘和除构成的组合单位,词头通常加在分子中的第一个单位之前,分母中一般不用词头。但质量的SI单位kg不作为有词头的单位对待。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学”字,表“学校”的是()
    A

    学而不厌。

    B

    学而优则仕。

    C

    有颜回者好学。

    D

    术有序,国有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在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词头时,在一个量值中只能使用()个词头。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