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 影响未成年犯罪人犯罪的动机来源是:
A.生理驱动因素
B.外界压力环境
C.消极影视作品宣传
D.身心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第1题:
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了______。
A.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
B.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
C.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
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第2题:
未成年人犯罪无论从犯罪性质、犯罪动机、犯罪方法、犯罪形式、犯罪主体以及犯罪低龄化、反复性、传导性、犯罪突发性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第3题:
第4题:
关于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分案起诉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5题:
影响犯罪动机形成的因素中,()是犯罪动机形成的基础。
第6题: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
第7题:
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动机特征是什么?
第8题:
看守所因在押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少,未设置未成年过渡监室的,可以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安排在成年犯罪嫌疑人过渡监室。
第9题:
关于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0题:
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第11题:
第12题: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动机、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动机、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体、犯罪动机、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动机
第13题:
A.不良的个性
B.不正当的需要
C.社会环境
D.犯罪目标
第14题:
第15题:
对于分案起诉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可以不同时移送人民法院。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如果补充侦查事项不涉及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参与的犯罪事实,不影响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的,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先予提起公诉。
第16题:
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没有聘请律师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第17题:
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
第18题: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什么方针?
第19题:
看守所办理办案人员讯问在押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做到()。
第20题:
审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注意()。
第21题: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前,应当注意听取()的意见。
第22题: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
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检察人员参加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不得使用械具
对难以判断犯罪嫌疑人实际年龄,影响案件认定的,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第23题: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不公开审理和报道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公开审理和报道,以警示他人
对未成年人罪犯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
对犯罪未成年人开展法制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社会帮教和权利维护
第24题:
不正当的需要
犯罪目标
不良的个性
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