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简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制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制和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虽然三个体系详简不一,但都利用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参比。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聚合土体相当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中的()

    • A、土族
    • B、土纲
    • C、土类
    • D、土系

    正确答案:D

  • 第3题: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以()和()为基础的定量分类方法。


    正确答案:诊断层;诊断特性

  • 第4题: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的土壤分布规律


    正确答案: 土壤的规则性连续分布及我国大陆的水平分布规律可概括为3大土壤系列。(见图11—3)一系列为东南湿润土壤系列:该系列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线以东的广大地区,临近海洋,气候湿润,干燥度<1,但温度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在这一区域由南向北出现的土壤组合是热带湿润铁铝土—湿润富铁土、南亚热带湿润富铁土—湿润铁铝土、中亚热带湿润富铁土—常湿雏形土、北亚热带湿润淋溶土—水耕人为土、暖温带湿润淋溶土—潮湿雏形土、中温带冷凉淋溶土—湿润均腐土、寒温带寒冻雏形土—正常灰土。另一系列为西北干旱土壤系列:该系列位于内蒙古西部—贺兰山—念青唐古拉山一线西北的地区,气候干旱,干燥度>11,由南向北出现的土壤系列是寒性干旱土—永冻寒冻雏形土和正常干旱土—干旱正常盐成土。第三系列为中部干润土壤系列:该系列属东南湿润土壤系列和西北干旱土壤系列之间的过渡系列,气候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干燥度为1—11,大部分为草原植被。自西南向西北依次出现的土壤系列是干润淋溶土—干润雏形土、黄土或干润正常新成土—干润淋溶土、干润均腐土—冷凉淋溶土。

  • 第5题:

    简述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下的土壤分布规律。


    正确答案: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制虽以土壤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但由于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也是一定成土过程的产物,因而与成土环境仍然具有相关性。该分类制的分类单元与生物气候带也还是有一定联系的。
    (1)高纬度苔原带:新成土和始成土中的“冷冻”土类。
    (2)中纬度冷温气候带:灰土、始成土、冷凉淋溶土等。
    (3)中纬度温暖气候带:湿润淋溶土、半干润淋溶土;
    地中海式气候区:夏旱淋溶土、半干润淡色始成土。
    (4)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老成土。
    (5)温带草原地区:湿润软土、半干润软土。
    (6)半荒漠和荒漠地区:干旱土、新成土。
    (7)低纬度地区:氧化土、老成土和变性土。

  • 第6题:

    简述土壤系统分类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优点:
    (1)着重土壤本身属性
    (2)指标具体定量化程度高
    (3)强调边界概念,从基层向上归纳
    缺点:
    (1)土壤间缺少联系,无法表现土壤的发生发展过程
    (2)分类过于机械

  • 第7题:

    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系统分类的比较


    正确答案: 土壤发生分类主要根据土壤发生演变规律进行土壤类型的划分。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谱系式的定量土壤分类。土壤系统分类是以有定量限定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所反映的属性为依据;土壤发生分类则以地带性的生物气候条件为首先依据。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

    正确答案: (1)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2)以发生学理论为指导;(3)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4)充分体现我国的特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分有()个诊断层,2个其它诊断层分别为()、()。

    正确答案: 33,盐基层,含硫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的土壤分布规律

    正确答案: 土壤的规则性连续分布及我国大陆的水平分布规律可概括为3大土壤系列。(见图11—3)一系列为东南湿润土壤系列:该系列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线以东的广大地区,临近海洋,气候湿润,干燥度<1,但温度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在这一区域由南向北出现的土壤组合是热带湿润铁铝土—湿润富铁土、南亚热带湿润富铁土—湿润铁铝土、中亚热带湿润富铁土—常湿雏形土、北亚热带湿润淋溶土—水耕人为土、暖温带湿润淋溶土—潮湿雏形土、中温带冷凉淋溶土—湿润均腐土、寒温带寒冻雏形土—正常灰土。另一系列为西北干旱土壤系列:该系列位于内蒙古西部—贺兰山—念青唐古拉山一线西北的地区,气候干旱,干燥度>11,由南向北出现的土壤系列是寒性干旱土—永冻寒冻雏形土和正常干旱土—干旱正常盐成土。第三系列为中部干润土壤系列:该系列属东南湿润土壤系列和西北干旱土壤系列之间的过渡系列,气候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干燥度为1—11,大部分为草原植被。自西南向西北依次出现的土壤系列是干润淋溶土—干润雏形土、黄土或干润正常新成土—干润淋溶土、干润均腐土—冷凉淋溶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制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制和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虽然三个体系详简不一,但都利用了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参比。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 分类所依据的具体指标是可以直接感知和定量测定的土壤属性,土壤类型的划分主要根据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


    正确答案:(1)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2)以发生学理论为指导;(3)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4)充分体现我国的特色。

  • 第14题: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采用()级分类单元。

    • A、5
    • B、6
    • C、7
    • D、8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试述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区别。


    正确答案: 1.分类的基础是1978年全国土壤分类会议提出的《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最后于1992年确立为《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现行的土壤分类是在发生学原理指导下,以土壤属性(比较稳定的土壤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作为土壤分类的依据。分类系统采用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共7级分类制,其中土类是基本的高级分类单元,土种是基本的基层分类单元。
    2.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是现代土壤分类的核心。我国在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修订方案中拟定了11个诊断表层、20个诊断表下层、2个其它诊断层和25个诊断特性,而且根据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制定了土壤分类检索系统,把土壤分类的定量指标落实到具体的土壤类型上。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诊断特性以及诊断现象为划分土壤类别的依据。

  • 第16题:

    土壤系统分类


    正确答案: 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谱系式土壤分类。

  • 第17题:

    请简述中国科举制度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它是教育进行和结束阶段选拔的人才的一个手段,因而也是古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始至终与教育密不可分。
    (2)它选拔人才的基本标准并不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或者说主要不是看重干才,而是看重文才。
    (3)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是教人获取功名利禄,充当黄的工具和奴仆。
    (4)它所造成的社会结构是官贵民轻,从而形成一个官吏社会。

  • 第18题: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正确答案: 凝练出了有严格限定的31个诊断层和25个诊断特性,其中诊断层三分之一来自国外,三分之一参照改进,三分之一创建。建立了14个土纲,39个亚纲,138个土类和588个亚类。提出了一系列人为土层,建立了富铁土纲,提出了干旱表层替代干旱水分状况,对青藏高原提出了草毡层建立了寒性干旱土和寒冻雏形土两亚纲。世界上首次建立人为土纲的诊断体系,提出灌淤表层、堆垫表层、肥熟表层和水耕层系列,据此划分出灌淤、堆垫恶化肥熟早耕人为土和水耕人为土。并且这一分类原则被世界土壤分类组织全盘接受。

  • 第19题:

    填空题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分有()个诊断层,()个诊断特性。

    正确答案: 33,2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正确答案: 凝练出了有严格限定的31个诊断层和25个诊断特性,其中诊断层三分之一来自国外,三分之一参照改进,三分之一创建。建立了14个土纲,39个亚纲,138个土类和588个亚类。提出了一系列人为土层,建立了富铁土纲,提出了干旱表层替代干旱水分状况,对青藏高原提出了草毡层建立了寒性干旱土和寒冻雏形土两亚纲。世界上首次建立人为土纲的诊断体系,提出灌淤表层、堆垫表层、肥熟表层和水耕层系列,据此划分出灌淤、堆垫恶化肥熟早耕人为土和水耕人为土。并且这一分类原则被世界土壤分类组织全盘接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定量化的土壤属性)
    2)采用字根拼接连续命名法确定土壤名称
    例:aquicpaleudult表示潮湿的强发育湿润老成土(亚类名称)
    3)建立了谱系式的土壤逐级检索的系统分类
    采取了排除式分类法,避免由于土壤同量具有多种诊断层或诊断特性时,不好确定土壤的分类。
    4)功夫下在土系上:每个土系都有定量化、标准化的数据档案。
    土系名称的确定方法是以首先发现它的地方的名称命名
    5)标准化、定量化、统一化
    缺点:太细,不好操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制的中国土壤分布,我国()分布区是我国农业精华地区和主要林区。

    正确答案: 东南部湿润土壤系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土壤系统分类的优缺点。

    正确答案: 优点:
    (1)着重土壤本身属性
    (2)指标具体定量化程度高
    (3)强调边界概念,从基层向上归纳
    缺点:
    (1)土壤间缺少联系,无法表现土壤的发生发展过程
    (2)分类过于机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系统分类的比较

    正确答案: 土壤发生分类主要根据土壤发生演变规律进行土壤类型的划分。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的谱系式的定量土壤分类。土壤系统分类是以有定量限定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所反映的属性为依据;土壤发生分类则以地带性的生物气候条件为首先依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