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根据电子传递途径的不同,将光合电子传递分为哪几种类型?A.非环式电子传递B.环式电子传递C.假环式电子传递D.梅勒反应

题目

47、根据电子传递途径的不同,将光合电子传递分为哪几种类型?

A.非环式电子传递

B.环式电子传递

C.假环式电子传递

D.梅勒反应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非环式电子传递;环式电子传递;假环式电子传递;梅勒反应
更多“47、根据电子传递途径的不同,将光合电子传递分为哪几种类型?”相关问题
  • 第1题:

    电子沿光合电子传递链传递时,根据最终电子受体的不同,光合磷酸化可分为()和()。


    正确答案:循环式光合磷酸化;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

  • 第2题:

    光合电子传递途径有几个类型,各条途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光合电子传递途径有3种类型:一是非环式电子传递,指水光解释放出的电子经PSII、PSI两个光系统,最终把电子传递给NADP+,生成NADPH。二是环式电子传递,指光下PSI产生的高能电子经Fd、Cytb/f复合体、PC返回PSI反应中心。三是假环式电子传递,指水光解释放的电子经PSII、PSI两个光系统,最终把电子传递给氧分子,生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第3题:

    电子传递为何能与光合磷酸化偶联?


    正确答案:根据化学渗透学说,ATP的合成是由质子动力(或质子电化学势差)推动形成的,而质子动力的形成是H+跨膜转移的结果。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随着类囊体膜上的电子传递会伴随H+从基质向类囊体膜腔内转移,形成质子动力,由质子动力推动光合磷酸化的进行。
    用以下实验也可证实电子传递是与光合磷酸化偶联的:在叶绿体体系中加入电子传递抑制剂如DCMU,光合磷酸化就会停止;如果在体系中加入ADP与Pi磷酸化底物则会促进电子传递。

  • 第4题:

    如何证明光合电子传递由两个光系统参与?


    正确答案:以下几方面的事例可证明光合电子传递由两个光系统参与。
    (1)红降现象和双光增益效应红降现象是指用大于680nm的远红光照射时,光合作用量子效率急剧下降的现象;而双光效应是指在用远红光照射时补加一点稍短波长的光(例如650nm的光),量子效率大增的现象,这两种现象暗示着光合机构中存在着两个光系统,一个能吸收长波长的远红光,而另一个只能吸收稍短波长的光。
    (2)光合放氧的量子需要量大于8从理论上讲一个量子引起一个分子激发,放出一个电子,那么释放一个O2,传递4个电子只需吸收4个量子(2H2O→4H+4e+O2↑)而实际测得光合放氧的最低量子需要量为8~12。这也证实了光合作用中电子传递要经过两个光系统,有两次光化学反应。
    (3)类囊体膜上存在PSⅠ和PSⅡ色素蛋白复合体现在已经用电镜观察到类囊体膜上存在PSⅠ和PSⅡ颗粒,能从叶绿体中分离出PSⅠ和PSⅡ色素蛋白复合体,在体外进行光化学反应与电子传递,并证实PSⅠ与NADP的还原有关,而PSⅡ与水的光解放氧有关。

  • 第5题:

    光合链中的电子传递体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电子传递链呈侧写的()形。


    正确答案:Z

  • 第6题:

    根据电子传递到Fd后去向,将光合电子传递分为()式电子传递、()式电子传递和()式电子传递三种类型。


    正确答案:非环、环、假环

  • 第7题:

    体内两条电子传递链分别以不同递氢体起始,经呼吸链最后将电子传递给氧,生成水。这两条电子传递链的交叉点是()。

    • A、CytB
    • B、FAD
    • C、FMN
    • D、CytC
    • E、CoQ

    正确答案:E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抑制光合电子传递链

    正确答案: 三氮苯类、取代脲类、脲嘧啶类、双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二苯醚类、二硝基苯胺类。作用位点在光合系统Ⅱ和光合系统I之间,即QA和PQ之间的电子传递体B蛋白,除草剂与该蛋白结合后,改变它的结构,抑制电子从QA传递到PQ,使得光合系统处于过度的激发态,能量溢出到氧或其它邻近的分子,发生光氧化作用,最终导致毒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按电子传递的方式可将光合磷酸化分为()和()两种类型,前者的产物为()和NADPH,后者则仅生成()。

    正确答案: 非循环式,循环式,ATP,ATP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环式光合电子传递没有(  )的参与。
    A

    PSⅠ

    B

    PC

    C

    PSⅡ

    D

    F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电子传递到Fd后去向,将光合电子传递分为三种类型:非环式电子传递、环式电子传递和假环式电子传递。环式电子传递通常指PSⅠ中电子由经Fd经PQ、Cytb6/f、PC等传递体返回到PSⅠ而构成的循环电子传递途径。即:PSⅠ→Fd→PQ→Cytb6/f→PC→PSⅠ。环式电子传递不发生H2O的氧化,也不形成NADPH,但有H的跨膜运输,每传递一个电子需要吸收一个光量子。

  • 第11题:

    填空题
    根据电子传递到Fd后去向,将光合电子传递分为()式电子传递、()式电子传递和()式电子传递三种类型。

    正确答案: 非环、环、假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分流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电子

    正确答案: 联吡啶类除草剂百草枯和敌草快等是光合电子传递链分流剂。它们作用于光合系统I,截获电子传递链中的电子而被还原。阻止铁氧化还原蛋白的还原,即其后的反应。还原态的百草枯和敌草快自动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根阴离子导致生物膜中未饱和脂肪酸产生过氧化作用,破坏生物膜的半透性,造成细胞的死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光合电子传递链


    正确答案: 在光合作用中,由传氢体和传电子体组成的传递氢和电子的系统或途径。

  • 第14题:

    光合磷酸化有几种类型?其电子传递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光合磷酸化一般可分为二个类型:
    (1)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其电子传递是开放通路,可形成ATP。
    (2)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其电子传递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可形成ATP。

  • 第15题:

    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链(光合链)是指PSⅠ和PSⅡ之间几种排列紧密的电子传递体。请问,该光合链位于何处?说明PSⅠ和PSⅡ的结构和位置特点。(注意最初电子供体和最终电子受体)


    正确答案:该光合链位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光合膜)上。
    P.SⅡ位于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链的起点处,有PSⅡ反应中心、捕光复合体Ⅱ和放氧复合体组成。其反应中心的色素为P680(最大吸收波长为680nm)。放氧复合体完成水裂解放氧(释放氧气和质子,产生电子。),故水为光合链的最初电子供体。
    P.SⅠ位于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终点处,有PSⅠ反应中心、捕光复合体Ⅱ和电子受体组成。其反应中心的色素为P700(最大吸收波长为700nm)。通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将电子传递给NADP,产生NADPH。故NADP为光合链的最终电子受体。

  • 第16题:

    光合作用电子传递偶联ATP形成的机理方式称为()。

    • A、C3途径
    • B、C4途径
    • C、化学渗透
    • D、氧化磷酸化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光合电子传递链位于()膜上,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链中最初电子供体是(),最终电子受体为();呼吸电子传递链位于()膜上,把底物的电子传递到()并形成水的酶称为末端氧化酶系统。其中最为普遍的是酶()。


    正确答案:叶绿体的类囊体;水;NADP+;线粒体内;分子氧;细胞色素氧化酶

  • 第18题:

    某些时候,在绿色植物中同时存在着循环的电子传递与非循环的电子传递途径,循环的电子传递途径能否产生ATP、O2、或NADPH?


    正确答案:在循环式电子传递的过程中,被还原的铁还原蛋白将它的电子返还给质醌(PQ)。当电子通过光系统Ⅰ再循环时,制造的质子梯度导致ATP的合成。但是没有NADPH生成,因为没有来自水的净电子流的传递。O2也不会生成,因为生成O2的场所在光系统II,而光系统II不参与循环电子传递。

  • 第19题:

    填空题
    电子沿光合电子传递链传递时,根据最终电子受体的不同,光合磷酸化可分为()和()。

    正确答案: 循环式光合磷酸化,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光合链中的电子传递体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电子传递链呈侧写的()形。

    正确答案: Z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电子传递为何能与光合磷酸化偶联?

    正确答案: 根据化学渗透学说,ATP的合成是由质子动力(或质子电化学势差)推动形成的,而质子动力的形成是H跨膜转移的结果。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随着类囊体膜上的电子传递会伴随H从基质向类囊体膜腔内转移,形成质子动力,由质子动力推动光合磷酸化的进行。
    用以下实验也可证实电子传递是与光合磷酸化偶联的:在叶绿体体系中加入电子传递抑制剂如DCMU,光合磷酸化就会停止;如果在体系中加入磷酸化底物如ADP与Pi则会促进电子传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光合磷酸化有几种类型?其电子传递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光合磷酸化一般可分为二个类型:
    (1)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其电子传递是开放通路,可形成ATP。
    (2)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其电子传递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可形成ATP。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些时候,在绿色植物中同时存在着循环的电子传递与非循环的电子传递途径,循环的电子传递途径能否产生ATP、O2、或NADPH?

    正确答案: 在循环式电子传递的过程中,被还原的铁还原蛋白将它的电子返还给质醌(PQ)。当电子通过光系统Ⅰ再循环时,制造的质子梯度导致ATP的合成。但是没有NADPH生成,因为没有来自水的净电子流的传递。O2也不会生成,因为生成O2的场所在光系统II,而光系统II不参与循环电子传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可分为三步:()、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和()。

    正确答案: 原初反应,光碳同化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