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35、陶瓷中玻璃相的存在可以抑制烧结过程中晶粒的长大”相关问题
  • 第1题:

    ()、()、()等元素能扩大奥氏体相区,往往有促使晶粒长大的趋势。


    正确答案:碳;锰;磷

  • 第2题:

    从晶粒长大的抑制机理来看,沉淀相颗粒越细小分散,则晶粒直径就变得越细小,抑制()的效果越显著。


    正确答案:晶粒长大

  • 第3题:

    微晶玻璃形成的三个阶段为两液分相、()、晶粒长大。


    正确答案:晶核生成

  • 第4题:

    在制造透明Al2O3陶瓷材料时,原料粉末的粒度为2μm,在烧结温度下保温30分钟,测得晶粒尺寸为10μm。若在同一烧结温度下保温4小时,晶粒尺寸为(),为抑制晶粒生长加入0.1%MgO,此时若保温4小时,晶粒尺寸为()

    • A、16μm;20μm
    • B、20μm;24μm
    • C、24μm;24μm
    • D、28μm;20μm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为什么在育晶过程中细小晶粒逐渐溶解而较大晶粒继续长大?


    正确答案:理论和实验都证明,同一温度下,小粒子与大粒子之间的差别为,小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能,这一差别使得微小晶体的溶解度高于粒度较大的晶体。而微小晶体能够与某些一定浓度的过饱和溶液建立平衡关系,但这一平衡实际上难以维持,如溶液中同时有大晶粒,则微小晶粒溶解而大晶粒长大,直至微小晶粒完全消失。因而颗粒只有大至某一临界粒度值,才能成为继续长大的稳定的晶核。

  • 第6题:

    烧结过程中出现异常晶粒长大的原因?


    正确答案: (1)起始粒度不均匀;
    (2)烧结温度偏高;
    (3)烧结速率太快;
    (4)成型压力不均匀;
    (5)局部有不均匀液相;
    (6)材料中存在高的各向异性的界面能。

  • 第7题:

    问答题
    固相烧结的推动力是什么?如何实现特种陶瓷的低温烧结?

    正确答案: 推动力是毛细管压力。
    实现方法:
    ①引入添加剂;
    ②压力烧结;
    ③使用易于烧结的粉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陶瓷中玻璃相的作用有()
    A

    起粘结作用

    B

    充填气孔空隙

    C

    降低烧成温度

    D

    有利于晶体长大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烧结过程中出现异常晶粒长大的原因?

    正确答案: (1)起始粒度不均匀;
    (2)烧结温度偏高;
    (3)烧结速率太快;
    (4)成型压力不均匀;
    (5)局部有不均匀液相;
    (6)材料中存在高的各向异性的界面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烧结初期,晶粒长大能促进坯体致密化么?晶粒长大能影响烧结速率么?

    正确答案: 晶粒长大是晶界迁移过程,而非传质过程,因而不能促进坯体致密化。
    晶粒长大会影响烧结速率,细颗粒增加烧结的推动力,促进烧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较理想的铸造玻璃陶瓷材料一般要求其()。
    A

    晶粒含量多,晶粒尺寸大

    B

    晶粒含量多,晶粒尺寸小

    C

    晶粒含量少,晶粒尺寸小

    D

    晶粒含量少,晶粒尺寸大

    E

    晶粒含量多,与晶粒尺寸无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名词解释:烧结、烧结温度、泰曼温度、液相烧结、固相烧结、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二次再结晶。

    正确答案: (1)烧结:粉末或压坯在低于主要组分熔点的温度下的热处理,目的在于通过颗粒间的冶金结合以提高其强度。
    (2)烧结温度:坯体在高温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最后显气孔率接近于零,达到致密程度最大值时,工艺上称此种状态为"烧结",达到烧结时相应的温度,称为"烧结温度"。
    (3)泰曼温度:固体晶格开始明显流动的温度,一般在固体熔点(绝对温度)的2/3处的温度。在煅烧时,固体粒子在塔曼温度之前主要是离子或分子沿晶体表面迁移,在晶格内部空间扩散(容积扩散)和再结晶。而在塔曼温度以上,主要为烧结,结晶黏结长大。
    (4)液相烧结:烧结温度高于被烧结体中熔点低的组分从而有液相出现的烧结。
    (5)固相烧结:在固态状态下进行的烧结。
    (6)初次再结晶:初次再结晶是在已发生塑性变形的基质中出现新生的无应变晶粒的成核和长大过程。
    (7)晶粒长大:是指多晶体材料在高温保温过程中系统平均晶粒尺寸逐步上升的现象.
    (8)二次再结晶:再结晶结束后正常长大被抑制而发生的少数晶粒异常长大的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钢轨在焊接加热过程中,焊缝高温区金属晶粒不断长大,最后生成粗晶组织,可以通过()消除粗晶组织。


    正确答案:正火处理

  • 第14题:

    陶瓷中玻璃相的作用有()

    • A、起粘结作用
    • B、充填气孔空隙
    • C、降低烧成温度
    • D、有利于晶体长大

    正确答案:A,B,C

  • 第15题:

    玻璃熔制过程中仅存在液相和气相物质。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名词解释:烧结、烧结温度、泰曼温度、液相烧结、固相烧结、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二次再结晶。


    正确答案: (1)烧结:粉末或压坯在低于主要组分熔点的温度下的热处理,目的在于通过颗粒间的冶金结合以提高其强度。
    (2)烧结温度:坯体在高温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最后显气孔率接近于零,达到致密程度最大值时,工艺上称此种状态为"烧结",达到烧结时相应的温度,称为"烧结温度"。
    (3)泰曼温度:固体晶格开始明显流动的温度,一般在固体熔点(绝对温度)的2/3处的温度。在煅烧时,固体粒子在塔曼温度之前主要是离子或分子沿晶体表面迁移,在晶格内部空间扩散(容积扩散)和再结晶。而在塔曼温度以上,主要为烧结,结晶黏结长大。
    (4)液相烧结:烧结温度高于被烧结体中熔点低的组分从而有液相出现的烧结。
    (5)固相烧结:在固态状态下进行的烧结。
    (6)初次再结晶:初次再结晶是在已发生塑性变形的基质中出现新生的无应变晶粒的成核和长大过程。
    (7)晶粒长大:是指多晶体材料在高温保温过程中系统平均晶粒尺寸逐步上升的现象.
    (8)二次再结晶:再结晶结束后正常长大被抑制而发生的少数晶粒异常长大的现象。

  • 第17题:

    固相烧结的推动力是什么?如何实现特种陶瓷的低温烧结?


    正确答案: 推动力是毛细管压力。
    实现方法:
    ①引入添加剂;
    ②压力烧结;
    ③使用易于烧结的粉料。

  • 第18题:

    试述烧结初期,晶粒长大能促进坯体致密化么?晶粒长大能影响烧结速率么?


    正确答案: 晶粒长大是晶界迁移过程,而非传质过程,因而不能促进坯体致密化。
    晶粒长大会影响烧结速率,细颗粒增加烧结的推动力,促进烧结。

  • 第19题:

    单选题
    在制造透明Al2O3陶瓷材料时,原料粉末的粒度为2μm,在烧结温度下保温30分钟,测得晶粒尺寸为10μm。若在同一烧结温度下保温4小时,晶粒尺寸为(),为抑制晶粒生长加入0.1%MgO,此时若保温4小时,晶粒尺寸为()
    A

    16μm;20μm

    B

    20μm;24μm

    C

    24μm;24μm

    D

    28μm;20μ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在制备超细晶粒YG硬质合金中,为什么通过添加铬和钒的碳化物能够控制合金中硬质相晶粒的长大?

    正确答案: 铬和钒的碳化物在液态钴相中溶解度大,能降低体系的共晶温度,并且抑制剂组元偏聚WC/Co界面,抑制WC晶粒的溶解和干扰液态钴相中的W,C原子在WC晶粒上的析出,从而阻止WC晶粒在烧结过程中的粗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烧结过程中,晶粒长大并不是小晶粒板结的结果,而是()的结果。

    正确答案: 晶界移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微晶玻璃形成的三个阶段为两液分相、()、晶粒长大。

    正确答案: 晶核生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讨论形成晶相和玻璃相的条件,指出为什么大多数陶瓷材料可以结晶,形成玻璃相也是常见的,而金属很容易进行结晶,但很难形成玻璃相?

    正确答案: 对于有可能进行结晶的材料,决定液体冷却时是否能结晶或者形成玻璃的外部条件是冷却速度,内部条件是黏度。如果冷却速度足够高,任何液体原则上都可以转化为玻璃。特别是对那些分子结构复杂、材料熔融态时黏度很大的液体,冷却时原子迁移扩散困难,则晶体的形成过程很难进行,容易形成过冷液体。温度下降至Tg以下时,过冷液体固化成玻璃。
    金属材料由于其晶体结构比较简单,且熔融时黏度小,冷却时很难阻止结晶过程的发生,故固态下的金属大多为晶体;但如果冷却很快时,能阻止某些合金的结晶过程,此时过冷液态的原子排列方式保留至固态,原子在三维空间则不呈周期性的规则排列。
    陶瓷材料晶体一般比较复杂,特别是能形成三维网络的SiO2等,尽管大多数陶瓷材料可进行结晶,但也有一些是非晶体,这主要是指玻璃和硅酸盐结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为什么在育晶过程中细小晶粒逐渐溶解而较大晶粒继续长大?

    正确答案: 理论和实验都证明,同一温度下,小粒子与大粒子之间的差别为,小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能,这一差别使得微小晶体的溶解度高于粒度较大的晶体。而微小晶体能够与某些一定浓度的过饱和溶液建立平衡关系,但这一平衡实际上难以维持,如溶液中同时有大晶粒,则微小晶粒溶解而大晶粒长大,直至微小晶粒完全消失。因而颗粒只有大至某一临界粒度值,才能成为继续长大的稳定的晶核。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