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上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下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大气污染物监测布设网点时,如果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明显,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
第4题:
对大气中某一点污染源的污染现状进行监测时,在风向比较固定情况下,其布点可选用()
第5题:
在日观测次数比较多的情况下,可利用()作为当前静风风向。
第6题:
对于区域环评,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点布设正确的是()。
第7题:
布设大气采样点时,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布点法是()。
第8题:
污染源设在最小频率风向的最下侧
污染源应位于对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损害能力最弱的生长季节的主导风向的下侧
污染源相对于居民区等主要污染受体来说,应设在最小频率风向的上侧
不宜把各污染源配置在与最大频率风向一致的直线上
污染源设在最小平均风速风向的最下侧
第9题:
专家规定风向
各观测数据的矢量叠加风向
静风前一次的观测资料中的风向
静风后一次的观测资料中的风向
第10题:
扇形布点
方格布点
棋盘布点
梅花布点
以上都不是
第11题:
最大风力的上风侧
常年主导风向下风侧
最小风力的下风侧
常年主导风向上风侧
不必考虑方位
第12题:
最大风力的上风侧
常年主导风向下风侧
最小风力的下风侧
常年主导风向上风侧
不必考虑方位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在污染源常年或季节主导风向比较明确时,大气监测采样点的选择应采用()
第16题:
对大气中某一点污染源的污染现状进行监测时,在风向比较固定的情况下,其布点可选用()。
第17题:
大气采样点的布设方法中,扇形布点法适用于()。
第18题: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对于位于主导风向明显区域的新建无组织排放源,可在其下风向布设()个监控浓度点。
第19题:
2
3
4
5
第20题:
扇形布点
梅花布点
四周布点
方格布点
捉烟波布点
第21题:
扇形布点
梅花布点
四周布点
方格布点
捉烟波布点
第22题:
当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明显时,在主导风向下风向布点多些,而上风向布点少些
超标地区布点多些
人口密集地区布点多些,工矿和交通繁忙地区布点多些
大气现场检测建议采用多点布设采集样品,越多的采样点,越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第23题:
扇形布点
方格布点
棋盘布点
梅花布点
以上都不是
第24题:
至少取得3d有效数据,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设置1~2个监测点
至少取得7d有效数据,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设置1~2个监测点
至少取得5d有效数据,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设置2~4个监测点
至少取得7d有效数据,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km范围内设置2~4个监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