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上帝”一词,并不是传教士翻译而来的外来词,它在中国先秦古籍中早已出现。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古籍中,“彷徨”一词又作“仿偟”“方皇”
第3题:
“隐士”一词最早在中国出现于什么时期?()
第4题:
廉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概念。在古籍中“廉政”一词很少同时出现,最早出现在()一书的“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中。
第5题:
在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一词的是著名翻译家严复。()
第6题:
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来到中国,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
第7题:
“史诗”一词是外来词,中国没有这个概念()?
第8题:
中国先秦古籍中有一部记载神话最多的书是什么?
第9题:
从翻译方式来看,“酷”属于()外来词。
第10题:
Community
Commune
Company
Corporation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商末
先秦
后齐
后汉
第13题:
试论述先秦古籍概貌及其编辑特点。
先秦图书文献的编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主要成果:儒家六经、历史书籍、诸子著述。
出现许多新创的编辑体例: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谱录,以及语录体、专题、汇编等。
一、编年体
编年体例早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但当时史官缺乏时间意识。孔子编次春秋,首次严格将史事发生的时间按年月日排列开来,开创了以注意时间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为特色的编年体史书编纂体例。《春秋》《左传》《竹书纪年》
二、国别体
从“语”和“策”字来看,都是以记言为主兼以记事的史书,采用以国别为纲的编辑体例编辑成书,是为其记载各国诸侯言行的著述内容所规定的。
三、纪事本末体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读史者先秦各诸侯国的编年史时,一时难以从多国编年史中观览始末,因此楚大夫铎椒就将分书于《春秋》中的有关史事的记载分类采录出来,使其首尾完整,得见成败,便观始末。运用抄书改编的方法,按新的利用或阅读要求对史料进行重新组合排列。
四、语录体
是一种以问答之语为主要内容,采用摘字名篇的标题方式而无严格的篇章结构的图书编辑体例。
五、法规性书籍
李悝《法经》内容全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法典。
第14题:
“博爱”一词最早出现于对西方的翻译。
第15题:
把“上帝的羔羊”翻译成“上帝的小海豹”是一种准确的翻译。
第16题:
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来到中国,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
第17题:
“科学”一词是个外来词,著名翻译家赫胥黎将英语的“science”译为“科学”。()
第18题:
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来到中国,与()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
第19题:
“浪漫主义”一词最早是由日本翻译的“罗曼”演变而来。
第20题:
汉语对进入的外来词进行了改造,其手段包括()。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