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共用题干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工作A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周。A:均为0B:分别为1和0C:分别为2和0D:均为4”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B的总时差和1h由时差()周。

    A.均为1

    B.分别为3和1

    C.均为3

    D.分别为4和3

    答案:B
    解析:
    从网络起点经过工作B到终点的线路有2条,其波浪线长度分别为3周和4周,取最小值就是其总时差为3周。工作B自由时差就是其自身波浪线长度,为1周。

  • 第2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E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为( )周。

    A、均为0
    B、均为2
    C、分别为2和0
    D、分别为2和1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时标网络计划中时间参数的判定。本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为C-D-G-I。参见教材P62。




  • 第3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B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周。


    A:均为1
    B:分别为2和1
    C:分别为4和1
    D:均为4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133
    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中某项工作的波浪线的长度表示此工作的自由时差,此工作所在的所有线路的波浪线总长度的最小值为总时差。由此可见,B工作可取的总时差线路有:
    1.①-③-⑤-⑦-⑧-⑩,1+2+1=4天
    2.①-③-⑤-⑦-⑨-⑩,1+3=4天
    3.①-③-⑤-⑥-⑨-⑩,1+1=2天,故B的总时差为2天。

  • 第4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单位:周),其中工作 B 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

    A.均为 1 周
    B.分别为 3 周和 1 周
    C.均为 3 周
    D.分别为 4 周和 2 周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则工作8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


    A.分别为2周和4周
    B.均为2周
    C.均为4周
    D.分别为3周和4周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工作的自由时差就是该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除外),即FFB=2周;工作的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即TFE=min{0+2,2+1)周=2周,TFB=(2+2)周=4周。?

  • 第6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 B 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周。

    A.均为 1
    B.分别为 2 和 l
    C.分别为 4 和 l
    D.均为 4

    答案:B
    解析:

  • 第7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图3-36所示,其中工作A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周。

    A. 均为0
    B. 分别为1和0
    C. 分别为2和0
    D. 均为4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63
    本题考查的是对工作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掌握。工作自由时差的判定:①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应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即:FFi-n=Tp-EFi-n。②其他工作的自由时差,就是该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工作总时差的判定:工作总时差的判定应从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进行。所以由图可知,其中工作A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2和0周。

  • 第8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D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


    A.均为2周
    B.均为3周
    C.分别为2周和3周
    D.分别为3周和2周

    答案:D
    解析:
    依题意可得,工作H的总时差为1周,工作D的总时差为1+2=3(周)。工作D的自由时差为该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即为2周。

  • 第9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单位:周),其中工作B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


    A.均为2周
    B.分别为2周和3周
    C.均为3周
    D.分别为3周和2周

    答案:A
    解析:
    工作的总时差:①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总时差应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②其他工作的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据此计算,工作H的总时差为1周,工作1的总时差为3周,工作J的总时差为0,则工作E的总时差为0,所以工作B的总时差为0+2—2(周)。B工作的自由时差为该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即为2周。

  • 第10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图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A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周。

    A:均为0
    B:分别为1和0
    C:分别为2和0
    D:均为4

    答案:C
    解析:

  • 第11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单位:周),其中工作E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周

    A、均为0
    B、分别为1和0
    C、分别为2和0
    D、均为2

    答案:B
    解析:
    2018版教材P140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H后有一天的波形线,E的总时差则为1天。E的自由时差即不影响H的最早开始时间的机动时间,可以看出是0。

  • 第12题:

    某分部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A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天。

    A.分别为1和0
    B.均为1
    C.分别为2和0
    D.均为0

    答案:A
    解析:
    自由时差可以直接在图上通过波形线得出,而时标网络计划中一项工作的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其中以终点节点为结束节点的工作(无紧后工作)的总时差为零。
    要计算工作A的总时差,有二个办法,大家最好看一下下面的图形:
    复杂一些的,包括A的线路一共有多少条,分别算出他们波形线长度,再求最小值。包括A的线路有:
    ADHK,波线形长度为0+0+0+2=2
    ADIL,波形线长度为0+0+1+0+1=2
    ADIM,波形线长度为0+0+1+0+2+0=3
    ADJM,波形线长度为0+0+1+0+0+0=1
    所以取最小值为1
    简单一些的办法:
    因为CEJM为关键线路,而6节点为关线工作的完成节点,所以A以后的线路中不用考虑IL和IM以及JM,因为关键线路上的总时是为0
    所以只用考虑二种情况:
    1-3-5-9-10,波形线长度为0+0+0+2=2
    1-4-5-6,波形线长度为0+0+1=1,所以最小值为1
    二种方法的原理是一模一样的,只是第二种方法简化了一些

  • 第13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B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周。


    A.均为1

    B.分别为3和1

    C.均为3

    D.分别为4和3

    答案:B
    解析:
    从网络起点经过工作B到终点的线路有2条,其波浪线长度分别为3周和4周,取最小值就是其总时差为3周。工作B自由时差就是其自身波浪线长度,为1周。

  • 第14题:

    某分部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I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天。

    A、均为0
    B、均为2
    C、分别为3和1
    D、分别为1和0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时标网络计划中时间参数的判定。工作的总时差:①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总时差应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②其他工作的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参见教材P62。

  • 第15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则工作B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 )

    A、分别为2周和4周
    B、均为2周
    C、均为4周
    D、分别为3周和4 周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由图可直接看出工作B的自由时差为2周;工作B所在的最长线路为BEH,工期为2+4+4=10周,而总工期=14周,则工作B的总时差=14-10=4周。参见教材P142。

  • 第16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B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周。

    A.均为1
    B.分别为2和1
    C.分别为4和1
    D.均为4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时间坐标网络计划。工作F的总时差为1周,工作K的总时差为0周,工作H的总时差为2+1=3(周),工作I的总时差为0周,工作D的总时差为1+0=1(周),工作B的总时差为1+1=2(周)。B工作的自由时差为该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即为1周。

  • 第17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单位:周),其中工作E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周


    A.均为0
    B.分别为1和0
    C.分别为2和0
    D.均为2

    答案:B
    解析:
    2020/2019教材P138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H后有一天的波形线,E的总时差则为1天。E的自由时差即不影响H的最早开始时间的机动时间,可以看出是0。

  • 第18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时间单位:周)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E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


    A、分别为1周和0周
    B、均为1周
    C、分别为2周和1周
    D、均为2周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时标网络计划中时间参数的判定。E工作没有波形线,所以自由时差为0,总时差=自由时差+紧后工作波形线的最小值=0+1=1周。参见教材P63。

  • 第19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工作D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  ) 。


    A.均为0周
    B.1周和0周
    C.1周和1周
    D.2周和1周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时标网络计划中时间参数的判定。工作的总时差:(1)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总时差应等于计划工期与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之差;(2)其他工作的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工作D为关键工作,其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均为0周。

  • 第20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D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A、均为2周
    B、分别为2周和3周
    C、均为3周
    D、分别为3周和2周

    答案:D
    解析:
    根据波形线的含义和TFi-j=min{LAGi-j,j-k+TFj-k),由于工作D箭线上有2天波形线,且紧后是实箭线,所以工作D与其紧后工作的时间间隔为2天,自由时差也是2天;又由于工作H的总是差和自由时差均为1天,所以TFi-j=2+1=3(天)。故选择D项。

  • 第21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H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周。

    A.均为1
    B.分别为3和0
    C.分别为3和2
    D.均为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及新横道图。当工作之后只紧接虚工作时,则该工作箭线上一定不存在波形线,而其紧接的虚箭线中波形线水平投影长度的最短者为该工作的自由时差。H工作自由时差为2周,H工作总时差=min{1+2,3}=3(周)

  • 第22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图所示,其中工作B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周。

    A:均为1
    B:分别为2和1
    C:分别为4和1
    D:均为4

    答案:B
    解析:

  • 第23题:

    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单位:周),其中工作E、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天。


    A、均为0
    B、分别为1和0
    C、分别为2和0
    D、均为2

    答案: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关键路线为A、--D、--F--I,计算得出E、的总时差=紧后工作总时差的最小值+本工作的自由时差=1天。E、的自由时差为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机动时间,则为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