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关于教育费附加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不退还已征的教育费附加
B.对海关进口的产品征收增值税、消费税,同时征收教育费附加
C.对当年安置城镇退役士兵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新办广告企业,经审核,3年内免征教育费附加
D.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消费税时,不须计算缴纳教育费附加
E.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也应缴纳教育费附加,但外籍个人不须交纳
第2题:
下列对教育费附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教育费附加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额之和为计征依据
B.教育费附加分别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税款同时缴纳
C.对海关进口产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不征收教育费附加
D.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不退还已征的教育费附加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下列关于教育费附加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第8题:
缴纳城建税的纳税人一般应同时缴纳教育费附加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均适用《征管法》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均实行差别比例税率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计征依据相同
纳税人只有同时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才需要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第9题:
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按照地区差别设定
海关进口的产品征收增值税、消费税,但不征收教育费附加
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同时退还已征收的教育费附加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不缴纳教育费附加
第10题: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都具有进口不征、出口不退的计征规则
只有同时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纳税人才是我国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
纳税人违反消费税的有关规定而被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应据以计算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均不适用《税收征管法》的规定
第11题:
对纳税人进口货物海关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不作为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
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可同时退还已征收的教育费附加
现行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为3%
教育费附加单独缴纳,不与三税同时缴纳
第12题: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税额
因减免税而发生增值税、消费税退库的,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也同时退库
纳税人因偷漏增值税、消费税应该补税的,也要补缴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计税依据中
第13题:
下列关于教育费附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单位和个人适用的教育费附加征收串都是3%
B.对营业税减免退税时,不退还已征收的教育费附加
C.教育费附加不得减征或免征
D.对海关进口的产品征收增值税、消费税的同时征收教育费附加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关于教育费附加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第19题:
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
因减免税而发生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退库的,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也同时退库
纳税人因偷漏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应该补税的,也要补缴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计税依据中
第20题:
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按照地区差别设定
海关进口的产品征收增值税、消费税,但不征收教育费附加
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同时退还已征收的教育费附加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不缴纳教育费附加
第21题:
纳税人所在地在农村的,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为1%
教育费附加属于《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
自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教育费附加
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不退还已征的教育费附加
第22题:
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的税额
纳税人所在地为工矿区的,应根据行政区划分别按照7%、5%、1%的税率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也要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纳税人偷漏增值税和消费税而加收的滞纳金、罚款,一并计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的计税依据
第23题:
教育费附加的征收比率为3%
教育费附加的计征依据与城建税的计税依据相同
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免征教育费附加
对海关进口的产品征收的增值税,征收教育费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