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略述苏联报业从改革到瓦解的历程及其历史教训。
苏联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全面改革,引起全国局势的强烈动荡,最后导致苏联的解体。与此相对应,苏联报业也经历了从改革到瓦解的历程。
⑴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后,在新闻界极力倡导“公开性”,提出“历史无空白”、“批评无禁区“的口号。苏联报界一度出现过活跃的景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揭露社会阴暗面,大量触及历史和现实的敏感问题,报刊舆论日趋混乱。
⑵1988年6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提出对苏联进行“革命性改造”的主张。于是,苏联报刊纷纷由一般地揭露阴暗面、批判历史失误,演变为对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历史的全盘否定。社会各派政治力量都在报刊上亮相。
⑶1990年苏共二月全会决议放弃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不久便修改宪法,实行多党制。于是,形形式式的党派蜂拥而起,纷纷出版自己的报刊,其中有大量反对社会主义、甚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报刊。政治上的混乱带来报刊舆论的混乱,报刊舆论的混乱又助长了政治上的混乱。当年8月生效的《全苏新闻法》又使这种局面完全合法化。
⑷1991年“8、19“事件发生后,苏共被停止活动,多家报纸被迫停刊,以党的机关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系统,很快就陷入瓦解。
苏联报业改革的失败表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各项改革如果没有正确的路线指引、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
略
第2题:
2017年湖南省提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后采取了系列推进开放发展重大举措,湖南省进入开放崛起的新时代
第3题:
党和国家为扶持和发展民族教育事业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
第4题:
苏维埃政权初建阶段,为反击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不断破坏出版法令、攻击布尔什维克党和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19年2月苏维埃政权发布了()。
第5题:
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重大决策部署、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是()责任、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重大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解决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具体实践。
第6题:
略述明代中叶以后戏曲繁荣的原因和发展的概况。
第7题:
“九五” 期间国家科技部对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建设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第8题:
《告工人、士兵、农民书》
《全苏新闻法》
《关于查封破坏国防的孟什维克报纸的决定案》
《关于国家统一管理广告业务的法令》
第9题:
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
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
是发展国际关系的重要战略部署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试就亚、非、拉美的报业现状,说明经济政治对发展中国家报业发展的重大影响。
目前亚、非、拉美地区的报业还处在发展时期,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还比较落后,在亚、非、拉美各洲之间也很不平衡。一般来说,拉美国家的报业较为发达,现代化程度也高。亚洲多数国家报业已有一定基础,有的还相当发达,但一些山地国家仍很落后。非洲报业起步晚、基础差,撒哈拉沙漠以南还有几个国家没有日报。各国农村的情况又比城市差,许多农村完全看不到报纸。这种不平衡状况的形成,除了历史原因外,更有现实的经济、政治方面的原因。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如新加坡、墨西哥等国,报业较为发达;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如非洲南部的‘最不发达国家’,居民温饱无依,文盲众多,报业也就发展不起来。从政治上看,有些国家实行集权政治,民主程度低(如非洲的利比亚),报业就难以繁荣;有些国家政局动荡,战乱不息(如亚洲的黎巴嫩),这又使报业经常受挫。可见经济政治状况对报业发展影响很大,只有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稳定,报业才可能真正兴旺发达。
略
第14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有哪些?
第15题:
略述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第16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以()为导向,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第17题: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采取哪些创造性的重大举措?指出其依据。
第18题:
略述郭沫若前期诗歌创作的发展变化。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