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依据”相关问题
  • 第1题:

    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有:()。
    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 第2题:

    简述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


    正确答案: (1)语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
    (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包括语文师资水平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构建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

  • 第3题:

    简述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正确答案: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钟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 第4题:

    简述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


    正确答案:(1)现实性原则。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2)关键性原则。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3)定量化原则。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到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4)协调性原则。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5)权变原则。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宗旨。

  • 第5题:

    简述确定企业广告目标的要求。


    正确答案: (1)符合企业整体目标;
    (2)清楚明确,可以测量;
    (3)切实可行;
    (4)能被其他部门所接受;
    (5)有一定的弹性;
    (6)能够分解为具体的广告活动目标。

  • 第6题:

    简述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正确答案: 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者、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1)学习者。学习者是课程目标指向的终极对象。
    (2)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是教学活动的总纲。
    (3)教材内容。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并掌握教学内容,抓住重点,吃透难点,努力保证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能具体体现教学内容。
    (4)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5)学生的具体情况。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

    正确答案: 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具体表现为:
    (1)导向作用
    (2)推进作用
    (3)控制作用
    (4)评价作用
    (5)管理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有:()。

    正确答案: 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管理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依据

    正确答案: 1、考虑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语文学习的能力与基础。
    2、考虑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及其对语文公民素养的基本要求。
    3、必须把握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确定主从目标的依据?

    正确答案: (1)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
    (3)计划期经济发展状况预测;
    (4)社会资金积累能力和政府可能用于开发的财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

    正确答案: (1)语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
    (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包括语文师资水平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构建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正确答案: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钟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确定决策目标的准确性。


    正确答案:决策目标必须概念明确。
    1.所谓概念明确,就是决策目标的表达必须是单义的,并能使决策执行者明确地领会其含义
    2.决策目标要有时间要求。决策目标必须包括实现目标的期限。
    3.明确决策目标的约束条件。决策目标有的是无条件目标,有的是有条件目标。凡给决策目标附加一定条件的称为有条件目标
    4.尽可能地使决策目标数量化。所谓决策目标数量化.就是要给决策目标规定出明确的数量界限。

  • 第14题:

    简述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


    正确答案: 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具体表现为:
    (1)导向作用
    (2)推进作用
    (3)控制作用
    (4)评价作用
    (5)管理作用

  • 第15题:

    简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 


    正确答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第16题:

    试述语文课程目标的演变


    正确答案: 20世纪20年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将课程目标定位于以“识文断句”为主目的,“启发思想”为辅目的;朱自清则认为“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习惯或能力;二是发展思想,涵养情感”。后来叶圣陶也认同该观点。到了50、60年代关于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提到首位。
    进入21世纪新课程语文基于“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新课程标准将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作了最低的要求。综观课程目标的争论,反映了语文课程的时代性特点,应运用动态的眼光审视语文。关于语文目标的实施主要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入手完成。
    在识字写字阶段:注意学生技能与情意的完美结合;了解“识字与写字”的目标联系、体现阶段的连续性;注意运用多元评价。
    阅读教学阶段:树立现代阅读新理念,如接受美学观、建构主义观等;重视阅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明确教师的角色;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了解各学段学生的阅读需求;评价注意阅读者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因素。
    写作阶段:关注学生的写作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对学生写作的评价应该分阶段要求进行,多元化评价。
    口语交际阶段:将口语交际提升到与读写并重的地位;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三个维度的渗透;口语交际教学应重视交际训练过程中表现的态度、修养等;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立足多角度评价。
    综合性学习阶段:综合性学习体现为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全面整合语文知识技能等;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注意参与意识,注重探索过程;考察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等能力。

  • 第17题:

    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正确答案:(1)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2)意义:①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②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

  • 第18题:

    简述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正确答案: 衡量一个学校体育目标完成的最终标准,一般均以效果目标为标准,因此,我国学校体育目标通常是指学校体育的效果目标。确定它的理论依据主要有:(1)社会的需要。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认真贯彻我国体育方针,在重视搞好学校体育普及的同时,也要重视把有体育才能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课外运动训练,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社会体育骨干,这也是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依据。(2)学校体育本身的功能。传统的学校体育目标的单一生物观的逐个发展,启示我们要对现代学校体育目标从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来认识,形成了生物的、教育的、心理的、社会的多维学校体育目标体系观。(3)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校体育的主体是学生,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部实践包括:要求、内容选择、安排和组织形式,以及教育、教学、训练方法手段等,都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具体条件。

  • 第19题:

    问答题
    试述语文课程目标的演变

    正确答案: 20世纪20年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将课程目标定位于以“识文断句”为主目的,“启发思想”为辅目的;朱自清则认为“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习惯或能力;二是发展思想,涵养情感”。后来叶圣陶也认同该观点。到了50、60年代关于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提到首位。
    进入21世纪新课程语文基于“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新课程标准将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作了最低的要求。综观课程目标的争论,反映了语文课程的时代性特点,应运用动态的眼光审视语文。关于语文目标的实施主要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入手完成。
    在识字写字阶段:注意学生技能与情意的完美结合;了解“识字与写字”的目标联系、体现阶段的连续性;注意运用多元评价。
    阅读教学阶段:树立现代阅读新理念,如接受美学观、建构主义观等;重视阅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明确教师的角色;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了解各学段学生的阅读需求;评价注意阅读者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因素。
    写作阶段:关注学生的写作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对学生写作的评价应该分阶段要求进行,多元化评价。
    口语交际阶段:将口语交际提升到与读写并重的地位;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三个维度的渗透;口语交际教学应重视交际训练过程中表现的态度、修养等;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立足多角度评价。
    综合性学习阶段:综合性学习体现为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全面整合语文知识技能等;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注意参与意识,注重探索过程;考察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等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2)依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
    (3)依据教师对教学内容熟悉和掌握的程度。
    (4)依据教师对学生认知状况的把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确立语文课程目标的依据有:教育方针、()、课程性质、()、国内外经验等。

    正确答案: 社会需求,实际状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正确答案: 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学习者、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1)学习者。学习者是课程目标指向的终极对象。
    (2)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是教学活动的总纲。
    (3)教材内容。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并掌握教学内容,抓住重点,吃透难点,努力保证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能具体体现教学内容。
    (4)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5)学生的具体情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正确答案: 衡量一个学校体育目标完成的最终标准,一般均以效果目标为标准,因此,我国学校体育目标通常是指学校体育的效果目标。确定它的理论依据主要有:①社会的需要。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认真贯彻我国体育方针,在重视搞好学校体育普及的同时,也要重视把有体育才能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课外运动训练,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社会体育骨干,这也是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依据。②学校体育本身的功能。传统的学校体育目标的单一生物观的逐个发展.启示我们要对现代学校体育目标从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来认识,形成了生物的、教育的、心理的、社会的多维学校体育目标体系观。③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校体育的主体是学生,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部实践包括:要求、内容选择、安排和组织形式,以及教育、教学、训练方法手段等,都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具体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