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对
B错
第1题:
一个人的道德评价水平同他所掌握的___、___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与他的成熟和智慧也有关。
第2题:
A.道德知识的掌握
B.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C.道德情感的体验
D.道德信念的产生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保卫人员表现出来的一种不同他人、社会和国家发生利害关系的行为属于()。
第6题:
道德认识的形成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的产生。
第7题:
体育的任务包括()
第8题:
自我评价能力
自我教育能力
自我调控能力
道德评价能力
第9题:
①②④
②③④
①②③
①③④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的基本知识
指导学生锻炼身体
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
使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为国家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
第13题:
A.道德信念的产生
B.道德情感的体验
C.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D.道德知识的掌握
第14题:
A. 道德知识的掌握
B. 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C. 道德信念的产生
D. 道德情感的丰富
E. 道德意志的养成
答案:A B C
解析:道德认识的形成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产生。
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学生一旦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够概括地去解释人行动的本质特点,并以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行为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而不是像幼儿那样直观的去认识道德现象。学生的道德观念有一个逐步掌握和发展的过程。研究表明,儿童对是非好坏的理解最初是具体的和个别的,比如他们认为“好”就是那些得到表扬、称赞和认可的事情,“坏”就是那些带来惩罚、斥责和禁止的事情。八九岁的儿童,一般是按照他自己对个人关系的体验去判断是非。九岁以后,儿童的道德概念在本质上就变得比较概括,不再把偶尔发生的争执、过失等当作不可饶恕的坏事。直到青年期,才会掌握诸如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更概括和抽象的概念。
第15题:
第16题:
()是衡量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
A道德概念的掌握
B道德信念的确立
C道德评价、判断能力的发展
D道德情感的出现
E道德习惯的形成
第17题:
一个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同他所掌握的道德知识有关,同他的成熟和智慧并无关系。
第18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德建设,重要的是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大学生锤炼高尚道德品格,就要做到() ①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②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 ③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④只是掌握丰富的道德知识,却不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导致知行脱节
第19题:
学生道德认识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依赖于()
第20题:
信息素养
信息检索
信息法律
信息道德
第21题:
保卫人员道德行为
保卫人员非道德行为
保卫人员道德的行为
保卫人员不道德的行为
第22题:
道德概念的掌握
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评价、判断能力的发展
道德情感的出现
道德习惯的形成
第23题:
道德品质又称“品德”和“德性”
是个人处理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的利益关系的习惯
是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集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