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第一,写诗要有真情实感;元好问认为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是诗歌具有感染力的根本。“不诚无物”,如果心口不一,言不顾行,写出来的作品想要去打动别人是不可能的。
第二,崇尚清新自然之美;他十分向往陶渊明诗歌的朴素真淳、自然天成的风格:“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认为能达到陶渊明这样天然真淳的境界,才是诗的极致。他还盛赞谢灵运,说谢的“池塘生春草”是“万古千秋五字新”。
第三,崇尚雄浑刚健的风骨之美。
更多“近代元好问的诗歌主张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元好问的文学主张。


    正确答案: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杰出的作家,以诗歌方面成就为最瞩目,诗歌理论也很有影响。
    元好问的诗歌主张具见于《锦机引》、《论诗绝句三十首》、《杜诗学引》等诗文之中。其中以《论诗绝句三十首》为最有代表性。这组论诗在形式上继承了杜甫的《戏为六绝句》,是继杜之后以诗论诗的难得佳作,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价值。《论诗绝句》第一首,作者就开宗明义以“诗中疏凿手”自任,要泾渭分明地辨明诗的正体、伪体,要对汉、魏以来的诗歌流变进行全面、系统的品评,以正本清源,总结前代经验,指导当前诗歌创作。纵观元好问的诗歌主张,主要有下列五个方面:
    —、主张写诗要心诚情真,反对矫情伪饰。
    二、强调诗的思想内容。元好问主张诗歌要反映社会现实,反对诗人躲在书斋里空发幽思,徒兴感叹。
    三、提倡刚健豪壮之风,反对纤丽浮艳之气。元好问论诗以建安风骨为准则。他认为好诗要有风骨,有风云悲壮之气,应能表达诗人豪放的情怀与远大的抱负。
    四、崇尚自然真淳,反对夸多斗靡、卖弄才情的文字游戏。他十分向往陶渊明诗歌的朴素真淳、自然天成的风格:“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认为能达到陶渊明这样天然真淳的境界,才是诗的极致。
    五、崇尚古雅,反对俳谐怒骂。元好问论诗以唐人为指归,尤其推重杜甫。
    元好问的诗歌创作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成就以七律为最高。在今存的1360余首诗中,不少是伤时愤世之作,风格沉郁,气势豪壮,深切地反映了金、元之际的社会矛盾和人民所受的丧乱之苦。

  • 第2题:

    试述元好问主张诗歌刚健豪壮,反对纤细缠绵的观点


    正确答案:元好问主张诗歌抒发“元气”,他喜欢有风云之气,如虎生风般的作品。他推崇“建安风骨”,对刘琨作品的“清刚之气”非常欣赏。而对张华、温李、秦观等在诗歌创作中的儿女情长,晦涩缠绵、纤弱无力,刻意追求的内容及方法。但充分肯定了李商隐诗歌“精纯”的一面。并且遗憾无人能给李商隐诗作出真正的、客观的疏理。元好问论诗看重能抒发自己的真情感感,强调内容的充实,而反对只追求形式的华美,强调诗歌的目的是在于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

  • 第3题:

    简述王世贞的诗歌主张与诗歌创作。


    正确答案:作为后七子的首领,王世贞打出的也是复古的旗帜。他更能从积极的方面继承前七子的进步主张,尤其是注重文学的真情实感和文学的艺术价值。其诗歌意到浑成,自然婉转,较少地模拟痕迹,为论者称道。

  • 第4题:

    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了哪些诗歌革新的理论主张?


    正确答案: 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体现出“以复古为革新”的特点。
    (1)反对汉魏以后以齐梁为代表的不良诗风;
    (2)主张继承和发扬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风雅兴寄、汉魏风骨、建安正始);
    (3)提出了衡量和批评诗歌的原则。

  • 第5题:

    元好问诗歌的艺术风格主要是()。


    正确答案:悲凉雄健

  • 第6题:

    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1)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丧乱诗,写于金亡后十余年间,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社会变动的状况,是金元之际的诗史性作品;二是他后期返回故乡之后,诗歌内容转向山水风景和一般酬唱。此外晚年所写咏物诗、题画诗等也有相当高的成就。
    (2)在艺术上,元好问诸体兼擅,尤其擅长七律、七绝和七古;
    (3)风格上,丧乱诗沉滞悲凉,骨力遒劲,山水诗、咏物诗等清通流畅,诗思隽永。

  • 第7题:

    问答题
    元好问的诗歌创作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 元好问生长于金元易代之际,所以,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对金元之际的民族矛盾有较多的表现。艺术上,元好问的诗既有南方诗人词藻华美的优点,又有北人风格刚劲的特色。语言精炼准确,富有表现力。虽有雕琢之功,但无斧凿之痕。所以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与诗歌创作观。

    正确答案: 1)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以杜甫《戏为六绝名》中讲的“别裁伪体亲风雅”为宗旨,按时间顺序分论魏晋南北朝、唐、宋一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树立学习榜样而贬斥伪体。
    2)他特别强调诗歌创作要出自天然。天然、真淳、慷慨、质朴浑厚和有英雄气,这是元好问眼中的汉魏古诗的“正体”所在,是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3)元好问认为宋诗之病在于不与古人同而一味求奇。他批评宋诗的沧海横流和翻新出奇,认为已偏离了古诗正体而走到尽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元好问诗歌的艺术风格主要是()。

    正确答案: 悲凉雄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元好问主张高雅,反对险怪、俳谐与怒骂的观点

    正确答案: 元好问主张诗歌应高雅,他充分肯定阮籍、陈子昂,他认为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承续了“建安风骨的优秀传统,陈子昂也力倡”汉魏风骨“;元好问重视他们,是由于他们代表了诗歌的优秀现实主义传统,即高雅的传统。
    他认为,俳谐怒骂不是诗歌,如果俳谐怒骂也是诗歌,那么该笑话古人笨拙了,连这种诗歌也写不出来,他虽不满苏轼“百态新”的夸多炫巧,但对其诗歌高雅的一面并不抹杀,所以他的评论是客观的、公下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

    正确答案: 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他的《诗论三十首》是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诗论绝句,集中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
    一.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通过历评汉魏以下的诗人作品来明辨清浊,故其论诗绝句,按时间顺序分论魏晋南北朝、唐、宋三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树立学习榜样而贬斥伪体。
    二.他颂扬魏晋风骨,又特别强调诗歌创作要出自天然,天然,质朴和有英雄气。他比较形象和准确地把握唐代诸家诗歌在风格意境和创作手法方面的特点,褒多于贬。
    三.对于宋人的诗歌创作则颇多微辞,认为宋诗之病在于不与古人同而一味求奇。他批评宋诗的沧海横流和翻新出奇,认为以偏离了古诗正体而走到尽头。矛头所指苏、黄后学一味求新求变的“更出奇”,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作江西诗派中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1)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丧乱诗,写于金亡后十余年间,深刻而广泛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社会变动的状况,是金元之际的诗史性作品;二是他后期返回故乡之后,诗歌内容转向山水风景和一般酬唱。此外晚年所写咏物诗、题画诗等也有相当高的成就。
    (2)在艺术上,元好问诸体兼擅,尤其擅长七律、七绝和七古;
    (3)风格上,丧乱诗沉滞悲凉,骨力遒劲,山水诗、咏物诗等清通流畅,诗思隽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产生于国势艰危之时的近代诗歌的第一个显著特点,表现在()成为近代诗歌的基本主题。


    正确答案:爱国和主变

  • 第14题:

    试述元好问主张自然、反对雕琢的观点


    正确答案:元好问在诗歌创作上主张自然天成。他赞赏陶渊明的创作的“天然”,是难以企及的清新秀丽之作。而对陈师道“闭门觅句”式的创作进行了讽刺和嘲笑。他批判了苏轼多炫巧的“百态新”,结果导致了以议论为诗,以学问为诗的狂流泛滥。

  • 第15题:

    简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与诗歌创作观。


    正确答案: 1)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以杜甫《戏为六绝名》中讲的“别裁伪体亲风雅”为宗旨,按时间顺序分论魏晋南北朝、唐、宋一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树立学习榜样而贬斥伪体。
    2)他特别强调诗歌创作要出自天然。天然、真淳、慷慨、质朴浑厚和有英雄气,这是元好问眼中的汉魏古诗的“正体”所在,是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3)元好问认为宋诗之病在于不与古人同而一味求奇。他批评宋诗的沧海横流和翻新出奇,认为已偏离了古诗正体而走到尽头。

  • 第16题:

    简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


    正确答案: 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他的《诗论三十首》是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诗论绝句,集中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
    一.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通过历评汉魏以下的诗人作品来明辨清浊,故其论诗绝句,按时间顺序分论魏晋南北朝、唐、宋三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树立学习榜样而贬斥伪体。
    二.他颂扬魏晋风骨,又特别强调诗歌创作要出自天然,天然,质朴和有英雄气。他比较形象和准确地把握唐代诸家诗歌在风格意境和创作手法方面的特点,褒多于贬。
    三.对于宋人的诗歌创作则颇多微辞,认为宋诗之病在于不与古人同而一味求奇。他批评宋诗的沧海横流和翻新出奇,认为以偏离了古诗正体而走到尽头。矛头所指苏、黄后学一味求新求变的“更出奇”,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作江西诗派中人。

  • 第17题:

    中国诗歌会派的文学主张与诗歌观


    正确答案: 诗会派一开始就自觉地与后期新月派和现代派相对立,要求诗歌自觉地表现大时代阶级斗争的“急风暴雨”,而不是趋向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歌观:一是要求诗人站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即“新世纪的意识”)的立场上去把握与反映现实,亦即诗的意识形态化。二是要求诗与诗人的大众化。
    创作主张:“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我们自己也成为大众中的一个”。

  • 第18题:

    元好问的诗歌创作有何特色?


    正确答案: 元好问生长于金元易代之际,所以,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对金元之际的民族矛盾有较多的表现。艺术上,元好问的诗既有南方诗人词藻华美的优点,又有北人风格刚劲的特色。语言精炼准确,富有表现力。虽有雕琢之功,但无斧凿之痕。所以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

  • 第19题:

    单选题
    元好问诗歌的艺术风格主要是()
    A

    悲凉雄健

    B

    自然清新

    C

    翻新出奇

    D

    婉媚凄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近代元好问的诗歌主张有哪些?

    正确答案: 第一,写诗要有真情实感;元好问认为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是诗歌具有感染力的根本。“不诚无物”,如果心口不一,言不顾行,写出来的作品想要去打动别人是不可能的。
    第二,崇尚清新自然之美;他十分向往陶渊明诗歌的朴素真淳、自然天成的风格:“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认为能达到陶渊明这样天然真淳的境界,才是诗的极致。他还盛赞谢灵运,说谢的“池塘生春草”是“万古千秋五字新”。
    第三,崇尚雄浑刚健的风骨之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元好问主张自然、反对雕琢的观点

    正确答案: 元好问在诗歌创作上主张自然天成。他赞赏陶渊明的创作的“天然”,是难以企及的清新秀丽之作。而对陈师道“闭门觅句”式的创作进行了讽刺和嘲笑。他批判了苏轼多炫巧的“百态新”,结果导致了以议论为诗,以学问为诗的狂流泛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元好问主张诗歌刚健豪壮,反对纤细缠绵的观点

    正确答案: 元好问主张诗歌抒发“元气”,他喜欢有风云之气,如虎生风般的作品。他推崇“建安风骨”,对刘琨作品的“清刚之气”非常欣赏。而对张华、温李、秦观等在诗歌创作中的儿女情长,晦涩缠绵、纤弱无力,刻意追求的内容及方法。但充分肯定了李商隐诗歌“精纯”的一面。并且遗憾无人能给李商隐诗作出真正的、客观的疏理。元好问论诗看重能抒发自己的真情感感,强调内容的充实,而反对只追求形式的华美,强调诗歌的目的是在于充分表达内心的情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艾青诗歌的散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张诗歌创作不讲究节奏和韵律

    B

    主张不拘格套,不追求诗歌的音乐美

    C

    主张诗歌之美在于形式,不讲究意象和语言

    D

    主张用现代的日常语言表达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追求诗歌的内在节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