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Hakney和Cormier列举的自我表露有( )。
A.社工可以跟案主谈自己的专业角色
B.通过回应跟案主分享自己对案主的感觉和印象
C.社工可以跟案主谈自己的精神状况
D.社工可以跟案主谈与案主相关的生活类似遭遇
E.告诉案主你对现在进行的和案主之间的互动及相互关系的看法
第3题:
预估的内容主要从( )方面进行。
A.案主存在的问题及其性质,成因,程度及对案主的影响
B.案主个人的生活经历及行为特征
C.案主所处的环境
D.案主的信息
E.案主的目的
第4题:
案例:
你是一名在军休所工作的社会工作者。近日你所在的军休所新人所了几名退休老干部,经过观察你发现他们对军休所的新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所以你决定以小组工作的方法为他们开展服务。
问题:
1.你认为新入所的退休老干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2.选取某一节小组活动,呈现此次的小组活动计划书。
【答案要点】
1.新入所的退休老干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角色失调。军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是使其重新回归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由在职到离职、由军队到地方、由军人到老百姓的社会角色转变过程和“再社会化”过程。对于戎马一生的军休干部来说,军转民的手续可以在短时间里办结,但根深蒂固的军队情结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休养生活,他们有意无意地“抗拒”“延缓”着这种“再社会化”,呈现出一定的角色失调。
(2)心理失衡。随着社会地位发生的相对变动,尽管军休干部基本生活无忧,但他们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军队和地方管理的离退休干部等同辈群体进行对比时依然会有强烈的相对剥夺感。
(3)行为失范。随着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加速,既往重视国家利益、强调服从的意识逐步改变,一些军休干部越来越看重自身因为从军而遭受的各种损失和超过一般民众的特殊贡献,自我实现、经济利益日益代替“国家”赋予的价值观,要求“补偿”的呼声越来越高。
2.
此题无标准答案,小组计划书的设计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活动能够突出目标及主题,并且符合小组整体进程即可。举例如下:
【提示】本题考点是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以及采用小组工作方法提供
服务。小组工作是重要的社会工作方法,要引起重视,注意小组工作理论、目标和所设计
活动之间的逻辑性。理论是活动设计的支撑,目标是设计活动的方向。
第5题:
【问题3】(5分) 本案例中当发现基线库中有一个重要的功能缺点需要修改时.你认为小张的做法存在哪些问题.并说明正确的做法.
第6题:
在会谈技巧中使用倾听的技巧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7题:
关于间接治疗技术错误的是()
第8题:
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你对政府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你对政府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你对政府请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你对政府信任关系建构原则的理解。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贯彻案主自决原则时的注意事项有( )几方面。
A.避免家长作风
B.应该让案主知道有多种选择方案,自决只是从其中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案
C.案主是解决问题的主要人物,承担解决问题的应该是案主
D.案主自决原则并不禁止、限制社会工作人员提出意见或建议
E.案主可以维护自己的自决权
第14题:
Kirst-Ashman认为接案阶段主要的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
A.热情地招呼案主,鼓励案主与你交谈,并有效地展示自己对案主的情况非常感兴趣的倾听技巧
B.和案主一起讨论机构的服务,案主的期望,以及决定本机构和社工能否对案主有所帮助
C.让案主了解并适应这种助人的关系,并为案主提供相关的服务
D.完成所需的文案工作
E.自我反思
第15题:
第16题:
试介绍并评述你所熟悉的某一个治疗模式。
行为治疗模式:
(1)理论背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桑代克的效率果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运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早期的行为矫正研究;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总之行为治疗的模式分为三大主流,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社会学习理论。
(2)概念及主要特点:行为治疗的基本观点是: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不良行为或非适应性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自身所缺乏的适应性行为。行为治疗模式就是通过对人类行为进行分析,利用各种学习原理帮助克服各种非适应性行为,培养其适应性行为,达到改进案主生活某方面的目的。
主要特点:
A关注当前行为,强调以行为为中心
B.行为治疗强调当前环境事件的重要性
C.强调对行为治疗程序和行为改变的精确描述和测量
D.行为治疗通常需要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来帮助实施
(3)行为治疗模式的流程:
托马斯认为,行为治疗模式的实际开展过程主要可以划分为十二个具体步骤:
第一步,列出问题范围。社工将案主所可能涉及到的问题不论大小全部开列出来,目的在于使社工和案主对于即将遇到的问题有一个全面认识。
第二步,选择并确定问题。在诸多问题中经过讨论选择并且确定社会工作服务将要面对的主要问题,目的在于使社工和案主明确具体的服务目标和努力方向。
第三步,要求合作。当问题明确之后,要求案主给予充分的合作,对于已经诊断和矫正过的行为能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第四步,探究问题。社工帮助案主对问题本身进行深人的分析诊断,使案主和重要他人对案主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确案主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
第五步,收集基本资料。进一步收集与案主问题相关的详细资料,对于问题本身进行详细的了解,包括该行为发生的地点、时问。次数、严重性等,为进一步的介人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六步,识别可控制的环境。了解案主问题产生的具体环境,明确案主问题行为产生的环境刺激因素,以便更好地消除不良的环境刺激,更好地控制行为的发生。
第七步,评估积极的环境资源。详细了解案主的环境,区分有利于案主行为改变的良性环境资源,通过这种积极环境资源的利用,推动案主行为的矫正。
第八步,确定行为目标。社工和案主共同确定行为矫正的目标,为行为矫正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九步,制定矫正计划。为案主行为的改变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使案主对自己的行为改变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和步骤。
第十步,介入。社工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对案主进行专业介入,展开实际服务过程,使案主的偏差行为得到真正的矫正和切实的改变。
第十一步,评估。对案主行为矫正的结果和专业方法进行全面评估,反省专业介入的实际效果。
第十二步,跟进。对案主进行持续的跟进服务,必要时候需再对案主进行专业介人,帮助案主维持行为矫正的良好结果。
(3)行为治疗模式的评价:优点:明确,可观察,可测量和易操作等特点
第一,以心理学为理论指导,有科学的实验基础。
第二,行为治疗模式比较系统,容易操作
第三,模式比较明确,治疗标准和效果也易于观察和测量
不足:
第一,忽视对案主内心的探讨
第二,行为治疗模式把人的行为理解成对外外部环境的适应
第三,过分注重行为症状的消除,没有持久性
略
第17题:
社工对案主说:“如果按照你现在选择的目标去做,你觉得对你有什么影响?有哪些因素能帮助你实现这个目标?有没有什么障碍?”这位社工在进行的程序与工作是()
第18题:
在会谈中,关于自我暴露的技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9题:
选择服装搭配主色的主要依据一是根据设计主题、情调、效果,二是根据所掌握的()进行选择。
第20题:
第21题:
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案主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不能干涉
本案例中,案主的父母的做法已经危害到了案主的身心健康,社会工作者应该强行介入
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无权干涉案主父母的行为,因为他帮助的对象是案主而非案主的父母
以上说法均错误
第22题:
开放式问题的作用可以让对方多些发挥及避免猜错意思。如:你赞成选美吗?
封闭式问题可以让对方容易回答,如:你是否住在深圳?
工作者的同感反应不但使案主知道工作者对自己失败的理解,而且还能体验到自己内心的气愤、不甘心和矛盾等
工作者有必要从案主所传达的信息中,可以选择任意部分做反应
高层次同感可以试着反应案主较深层的思想、感受与经验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