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王充
B汉武帝
C董仲舒
D朱熹
第1题:
韩非认为,“申子未尽于术;商鞅未尽于法”。
第2题:
下列属于《云梦秦简》的内容的是()。
第3题:
帝王陵墓为“方上”的朝代是()。
第4题:
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第5题:
古人对秦亡的主要原因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第6题:
翻译: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第7题:
帝王条款是指民法的公序良俗原则。
第8题:
明确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的是()。
第9题: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参见
参加
检验
第12题:
王充
汉武帝
董仲舒
朱熹
第13题:
“取人之道,参之以礼;用人之法,禁之以等。”中“参”的含义是()。
第14题:
()认为亲孝之道是天理。
第15题:
“商业使人奸诈,农业使人厚朴,重农抑商,即抑奸诈之俗,长厚朴之风。”上述言论的作者可能是()
第16题:
两位唐朝学者发表对“秦国统一天下,但享国十五年即亡”的看法。萧瑀认为“秦并六国后,罢诸侯置太守,故二世而亡”;柳宗元认为秦之亡是“失在于政,不在于制”。对萧、柳两人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7题:
唐代吴兢所撰《贞观政要·论封建》记载:“贞观十一年,太宗以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罢诸侯,二世而灭……封建亲贤,当是子孙长久之道”,对这则史料评述正确的是()
第18题:
翻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第19题:
《烛之武退秦师》:“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注〕:“〔敢以烦执事〕可以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对对方的敬称。”这样注解对吗,为什么?
第20题:
孟子
孔子
韩非子
朱熹
第21题:
秦
汉
唐
宋
第22题:
商
秦
晋
陈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