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从造字结构分析“之”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姜氏欲之,焉辟害”句中,“之”用的是它的();至于在“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句中,“之”字用的是它的()。
假借义;本义
略
第2题: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道”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3题:
在仕与隐的态度上,儒家的态度是()仕、道隐,道家的态度是()仕、身隐,法家的态度是()仕、反隐。
第4题: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在《论语》中此人是:()
第5题:
唯赤则非邦也与。“与”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6题:
从造字结构分析“之”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姜氏欲之,焉辟害”句中,“之”用的是它的()义;至于在“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句中,“之”字用的是它的()义。
第7题:
从造字结构分析“耳”、“鄙”等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句中,“耳”用的是它的();至于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中,“鄙”字用的是它的()。
第8题:
孔子对于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的做法持反对的态度。
第9题:
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道”通常指企业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下面句中"道"字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意义相近的是()
A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B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心,外知敌之情。(《孙膜兵法》)
C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戒》)
D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
第14题:
从儒家观点来看,有道和无道都是道的体现。
第15题:
孔子赞成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第16题:
从造字结构分析“道”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句中,“道”用的是它的();至于在“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句中,“道”字用的是它的()。
第17题:
人不学,不知道。“道”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18题:
从造字结构分析“耳”、“鄙”等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句中,“耳”用的是它的()义;至于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中,“鄙”字用的是它的()义。
第19题:
从造字结构分析“道”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句中,“道”用的是它的();至于在“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句中,“道”字用的是它的本义。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心,外知敌之情。(《孙膜兵法》)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管子•戒》)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