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专家定义法
B行为定义法
C测量定义法
D同伴接受定义法
E社会效度定义法
第1题:
A.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感
B.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C.提高儿童的情感技能
D.培养儿童的自主精神
第2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一个儿童在课堂情境中不能表现出某种行为,但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出来该种行为,这属于()
A社会技能操作缺陷
B自我控制技能缺陷
C社会技能缺陷
D自我控制技能操作缺陷
第6题:
通过示范、指导训练或演练法可以矫正儿童的()
A社会技能缺陷
B社会技能操作缺陷
C自我控制技能缺陷
D自我控制技能操作缺陷
第7题:
简述家长如何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第8题:
在个体顺利实现社会化的发展中,要求他用新近学到的知识技能对原来的知识技能加以补充、改组,或者矫正,最后使新的知识技能与已有的知识技能融为一体,这是()。
第9题:
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感
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提高儿童的情感技能
培养儿童的自主精神
第10题:
社会技能缺陷
社会技能操作缺陷
自我控制技能缺陷
自我控制技能操作缺陷
第11题:
第12题:
识别和改变先前的环境,或者为儿童的适当行为操作提供场合,以便同伴间积极的社会性互动
用现场或象征性的动作示范来教给儿童社会技能
用指导训练、行为演练及自我控制技巧如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强化等,来教给儿童社会技能
对儿童的行为进行随后控制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对
解析: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是一门主要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教育原理、方法与途径的学科。它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应用性与实践性的复杂学科。1.从理论性来看,它需要探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以及根据这种规律应当建构的教育原理。学前儿童社会性是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参与社会生活在与环境互动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其发展和儿童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正是这种不同,决定了儿童的社会性学习是不同于身体运动技能与纯粹的知识掌握的学习。2.从应用性来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门教法课程,它的目的不只是让学习者明白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及其教育原理,还需要让学习者明白如何根据这些规律与原理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探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原理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的策略和方法。3.从实践性来看,学习者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不是用来直接传递给幼儿的,而是将这些理论知识化为自己的品格与行动智慧,才能有助于运用这些理论去施加有效的教育帮助。
第14题:
A、职业技能鉴定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
B、职业技能鉴定属于常模参照考试
C、职业技能鉴定实施中,需要多种测试评价方法和手段交替使用
D、职业技能鉴定属于社会性考试
第15题:
第16题:
下面属于儿童社会技能训练的一般策略有()
A识别和改变先前的环境,或者为儿童的适当行为操作提供场合,以便同伴间积极的社会性互动
B用现场或象征性的动作示范来教给儿童社会技能
C用指导训练、行为演练及自我控制技巧如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强化等,来教给儿童社会技能
D对儿童的行为进行随后控制
第17题:
具有各种行为技能,但这些技能却不能在可接受的水平上表现出来,这类儿童具有的问题属于()
A社会技能缺陷
B社会技能操作缺陷
C自我控制技能缺陷
D自我控制技能操作缺陷
第18题:
家庭情商教育中,帮助儿童形成乐观的心境主要是为了完成家庭情商教育中的()
第19题:
教育生产函数的实质是对()的衡量。
第20题:
社会技能缺陷
社会技能操作缺陷
自我控制技能缺陷
自我控制技能操作缺陷
第21题:
第22题:
社会技能操作缺陷
自我控制技能缺陷
社会技能缺陷
自我控制技能操作缺陷
第23题:
专家定义法
行为定义法
测量定义法
同伴接受定义法
社会效度定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