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冯桂芬对经世文风的发展。《校邠庐抗议》是()的代表作,也是咸同之际政论散文最重要的成续。其文长于诗论,指陈剀切,析理透辟,间有排偶,劲利晓畅。这种文体已显出后来新体散文的一些特点。冯桂芬的文论和文风是对此前龚、魏为代表的经世文风的一个发展。
第2题:
韩愈《送孟东野序》中“鸣”字用法各不同体现了散文哪个文学语言特征()。
第3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第4题:
对偶
排偶
骈偶
律偶
第5题:
时文
制艺
经义
四书文
第6题:
第7题:
东汉班固(32--92),字孟坚,他学习《史记》的体制,著成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共100篇,叙述了自汉高祖6年至王莽地皇4年230年的断代历史。从文学价值上讲,它不及《史记》,但其中也不乏许多成功的传记作品,如《霍光传》、《苏武传》等。一般来说班固不象司马迁那样于行文叙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而只是单纯地评述事实与人物的言行,但也能明确地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张禹传》,只通过张禹自己的言行和生活表现他虚伪狡诈、贪财图位的丑恶形象。《苏武传》是可与《史记》名篇媲美的一篇,它通过许多具体生动的描写,突出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语言严密工整,倾向排偶,又喜用古字,重词藻,尚典雅。这与《史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第8题:
下列关于《汉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9题:
明代科举考试,科目虽沿用唐、宋旧制,而试士之法,大大变更,最突出的则为经义采用排偶文体,称谓“八股”。八股文亦称()。
第10题:
《汉书》,又称《后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的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古字古词,遣词造句典雅远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第11题:
散文为主,杂用一些排偶、对句,很少用四六
参差错落、抑扬顿锉的节奏,使得文气雄健奔放
讲究朴素美,讲究翻新,创造新词句,不用或少用典故与藻丽
比较注意于口语入文
第12题:
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
善用比喻
运用排偶句说理
富有气势
迂徐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