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一选项符合荀子的观点?()
A.人性善
B.人性恶
C.人性不善不恶
D.有的恶
第1题:
第2题: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下列哪一项不符合人本主义游戏治疗观点?()
A“当事人中心”
B“案主中心”
C“非指导”
D“治疗者即主导者”
第3题:
以下哪一观点包含了教育民主、平等因素()
第4题:
“唯变是从”是下面哪一位的观点()。
第5题:
《劝学》选自《荀子》。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他与孟子的观点()。
第6题:
“民贵君轻”的观点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第7题:
()经常用寓言来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
第8题:
以下人物在人性论上的观点相似的一组是()
第9题:
第10题:
孔子的“有教无类”;
孟子的“以其昭昭”;
荀子的“尊严而禅”;
韩愈的“不耻相师”
第11题:
外表的美丽不是美丽
美丽是一种负担
放下虚荣,体会简单生活
只有简单才能快乐
第12题:
第13题:
下列观点,由荀子提出来的是()
A性无善无不善
B性三品
C性善论
D性恶论
第14题:
简述荀子的人性论观点。
(1)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
(2)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3)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4)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
略
第15题:
下列选项中,哪位人物与“壕梁之辩”密切相关。()
第16题:
就德国大哲康德的观点而言,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第17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的观点:()
第18题:
下列人物中持内发论的观点的是()
第19题:
荀子在《天论》中提出的著名观点是()。
第20题:
孟子
荀子
弗洛伊德
洛克
华生
第21题:
道德强调的是动机以及动机行为的纯粹性
动机不纯正,有可能不符合道德的要求
法律必须符合某种道德准则,否则就不是法律
道德的规范特征在于去除了外在的强制
第22题:
第23题:
“当事人中心”
“案主中心”
“非指导”
“治疗者即主导者”
第24题:
孔子;荀子
孟子;荀子
荀子;韩非
韩非;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