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0岁,突然持续性胸痛5小时入院,查心电图确诊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后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QRS波群宽大畸形,心率为40次/分。该阻滞部位可能在A、房室结以上B、阻滞部位在房室结C、阻滞部位在左束支D、阻滞部位在右束支E、阻滞部位在希氏束患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转归A、为一过性B、为持续性C、如该病人存活,不需安装永久起搏器D、溶栓后阻滞可能改善E、急诊PCI后阻滞可能改善

题目

患者,男性,60岁,突然持续性胸痛5小时入院,查心电图确诊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后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QRS波群宽大畸形,心率为40次/分。该阻滞部位可能在A、房室结以上

B、阻滞部位在房室结

C、阻滞部位在左束支

D、阻滞部位在右束支

E、阻滞部位在希氏束

患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转归A、为一过性

B、为持续性

C、如该病人存活,不需安装永久起搏器

D、溶栓后阻滞可能改善

E、急诊PCI后阻滞可能改善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60岁,突然持续性胸痛5小时入院,查心电图确诊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后出现三度房室传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60岁,因阵发性胸闷6年,持续胸痛7小时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支持诊断的心电图改变为
    A. Ⅱ、Ⅲ、aVF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B. V3~V5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C. I、aVL出现肺性P波
    D.频发室性早搏
    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B
    解析: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前壁心梗可在V3~V5导联上出现典型心电图表现。急性心肌梗死时血中肌钙蛋白和CK-MB特异性增高。急性心梗一旦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应立即使用利多卡因。患者并发休克,考虑血容量不足,不宜静注速尿。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数天至数周,甚至数月,其特征有发热、心包炎、心包积液、胸膜炎、胸腔积液、肺渗出和胸痛等。

  • 第2题:

    患者女性,63岁,突发持续性胸痛入院。心电图如图所示,应诊断为()

    A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心肌病

    C急性心包炎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

  • 第3题:

    患者女性,63岁,突发持续性胸痛入院。心电图如图5-9所示,应诊断为()。

    A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心肌病

    C急性心包炎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

  • 第4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60岁。因阵发性胸闷6年,持续胸痛7小时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支持诊断的心电图改变为
    A:Ⅱ、Ⅲ、aVF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B:V3~V5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向上抬高
    C:Ⅰ、aVL出现肺性P波
    D: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B
    解析: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前壁心梗可在V3~V5导联上出现典型心电图表现。急性心肌梗死时血中肌钙蛋白和CK-MB特异性增高。急性心梗一旦发生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应立即使用利多卡因。患者并发休克,考虑血容量不足,不宜静注呋塞米。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其特征有发热、心包炎、心包积液、胸膜炎、胸腔积液、肺渗出和胸痛等。

  • 第5题:

    患者女性,63岁,突发持续性胸痛入院。心电图如图5-9所示: 应诊断为()

    A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心肌病

    C急性心包炎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
    窦性心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解析: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是指梗死范围很大,波及室间隔、前壁及侧壁。因此在胸导联上,通常从V1~V6导联都出现异常Q波及ST-T改变。此例心电图Ⅰ、aVL导联及V2~V6导联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抬高及T波倒置。V1导联的r波极小,这种极小的r波称为线性r波,亦是心肌梗死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