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0岁。突然持续性胸疼5小时入院,查心电图确诊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后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QRS波群宽大畸形,心率为40次/分。该阻滞部位可能在A、房室结以上B、阻滞部位在房室结C、阻滞部位在左束支D、阻滞部位在右束支E、阻滞部位在希氏束患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转归A、为一过性B、为持续性C、如该病人存活,不需安装永久起博器D、溶栓后阻滞可能改善E、急诊PCI后阻滞可能改善

题目

患者,男性,60岁。突然持续性胸疼5小时入院,查心电图确诊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后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QRS波群宽大畸形,心率为40次/分。该阻滞部位可能在A、房室结以上

B、阻滞部位在房室结

C、阻滞部位在左束支

D、阻滞部位在右束支

E、阻滞部位在希氏束

患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转归A、为一过性

B、为持续性

C、如该病人存活,不需安装永久起博器

D、溶栓后阻滞可能改善

E、急诊PCI后阻滞可能改善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60岁。突然持续性胸疼5小时入院,查心电图确诊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后出现三度房室传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68岁。突发胸骨后剧烈疼痛,持续3小时,伴大汗,急诊入院。有吸烟、饮酒史。心电图见图25-11。

    1小时后,患者症状加重,心电图如图25-12所示,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B.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1房室传导阻滞
    C.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D.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答案:B
    解析:
    4.根据患者突发疼痛,Ⅱ导联ST段弓背上抬,PR间期>0.20s,符合急性下壁心梗、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随着病情进展,心电图演变为2:1房室传导阻滞图像。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时,阻滞部位常在房室结。随着病情进展,如阻滞部位仍在房室结,常表现为文氏型或莫氏型。出现2:1或更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常提示阻滞部位在希氏束支分叉以下。急性下壁心梗时,在希氏束支分叉以下部位的阻滞极易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从而引起阿-斯综合征。

  • 第2题:

    女,76岁,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2小时后出现间歇性三度房室阻滞,心室率最慢为32次/分。 心绞痛诊断的最重要依据为( )

    A静息心电图

    B冠状动脉造影

    C典型症状

    D运动平板

    E心肌核素显像


    C

  • 第3题:

    患者女性,63岁,突发持续性胸痛入院。心电图如图5-9所示,应诊断为()。

    A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心肌病

    C急性心包炎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

  • 第4题:

    患者女性,63岁,突发持续性胸痛入院。心电图如图所示,应诊断为()

    A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心肌病

    C急性心包炎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

  • 第5题:

    患者女性,63岁,突发持续性胸痛入院。心电图如图5-9所示: 应诊断为()

    A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B心肌病

    C急性心包炎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
    窦性心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解析: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是指梗死范围很大,波及室间隔、前壁及侧壁。因此在胸导联上,通常从V1~V6导联都出现异常Q波及ST-T改变。此例心电图Ⅰ、aVL导联及V2~V6导联出现异常Q波伴ST段弓背抬高及T波倒置。V1导联的r波极小,这种极小的r波称为线性r波,亦是心肌梗死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