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孕妇,25岁,孕1产0,孕39周,上午11时有规则宫缩而入院。宫缩中下,38秒,间隔3~4分钟,于19时宫颈扩张一指,先露高位-1.5,给予缩宫素2.5 u加强宫缩后宫缩中等强度,持续40秒,间隔2~3分钟,产妇一般情况好,3小时后宫颈扩张4 cm,先露高位-1。此时应如何处理 ( )A、哌替啶100mg肌注B、阴道检查排除骨产道异常后做人工破膜C、剖宫产D、宫颈注射阿托品E、加大缩宫素滴注量

题目

某孕妇,25岁,孕1产0,孕39周,上午11时有规则宫缩而入院。宫缩中下,38秒,间隔3~4分钟,于19时宫颈扩张一指,先露高位-1.5,给予缩宫素2.5 u加强宫缩后宫缩中等强度,持续40秒,间隔2~3分钟,产妇一般情况好,3小时后宫颈扩张4 cm,先露高位-1。此时应如何处理 ( )

A、哌替啶100mg肌注

B、阴道检查排除骨产道异常后做人工破膜

C、剖宫产

D、宫颈注射阿托品

E、加大缩宫素滴注量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B
更多“某孕妇,25岁,孕1产0,孕39周,上午11时有规则宫缩而入院。宫缩中下,38秒,间隔3~4分钟,于19时宫颈扩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28岁。孕38+3周,上午9时有规律宫缩而入院。宫缩中下,35秒,间隔3~4分钟,于19时宫口开一指,先露S-1.5,给予催产素2.5单位加强宫缩使转为中等强度,宫缩40秒,间隔2~3分钟,产妇一般情况好,3小时后宫口开大4cm,先露为S-1,此时应如何处理

    A、剖宫产
    B、加大催产素滴注量
    C、哌替啶(杜冷丁)100mg肌注使休息
    D、宫颈注射阿托品
    E、阴道检查排除骨产道异常后作人工破膜

    答案:E
    解析:
    因为中等强度,宫缩40秒,间隔2~3分钟,诊断为协调性宫缩乏力时,人工破膜的目的就是用来加强宫缩、促进产程进展的。破膜后,胎头直接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加速产程进展。协调性宫缩乏力时,人工破膜指征:宫口扩张3cm或3cm以上、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可行人工破膜。

  • 第2题:

    28岁初产妇,孕39周,上午7时有规律宫缩入院。于20时宫口开大一指,静点缩宫素加强宫缩后4小时,宫口开大3cm,先露S-1,胎心正常,此时应如何处理

    A.直接行剖宫产
    B.肌注哌替啶100mg
    C.排除骨盆狭窄后人工破膜
    D.宫颈注射阿托品
    E.加大缩宫素剂量滴注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1、患者女性,28岁。孕38+周,上午9时有规律宫缩而入院。宫缩中下,35秒,间隔3~4分钟,于19时宫口开一指,先露S-1.5,给予催产素2.5单位加强宫缩使转为中等强度,40秒,间隔2~3分钟,产妇一般情况好,3小时后宫口开大4cm,先露为S-1,此时应如何处理

    A.阴道检查排除骨产道异常后作人工破膜

    B.剖宫产

    C.加大催产素滴注量

    D.哌替啶(杜冷丁)100mg肌注使休息


    阴道检查排除骨产道异常后作人工破膜

  • 第4题:

    孕妇,王某,32岁,孕2产0,孕36周,既往有过一次早产史。今晨起自觉有轻微腹痛,故来院急诊。产科检查:胎方位LOA,胎心率148次/分,胎膜未破,未临产,但有轻微宫缩。故收治入院。

    以下对孕妇的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给予间歇吸氧
    B.自数胎动
    C.缩宫素抑制宫缩,预防早产
    D.胎心监护
    E.左侧卧位

    答案:C
    解析:

    1.对该孕妇预防早产是正确的,但是使用缩宫素不能抑制宫缩,所以不正确。2.潜在并发症,如早产。所以选项E。不对。3.如果该孕妇分娩,新生儿为早产儿,娩出后应送新生儿护理,所以同产妇一起送产后休养室是不对的。

  • 第5题:

    女,孕1产0,临产宫缩一直短而弱,间歇长,产程进展慢,属于

    A、低张力性宫缩乏力
    B、高张性宫缩乏力
    C、原发性宫缩乏力
    D、正常子宫收缩乏力
    E、继发性宫缩乏力

    答案:A
    解析:
    低张力性宫缩无力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宫腔基础压力低或近于正常,或持续时间短,宫缩次数少。相对对胎儿的影响不大,但增加手术机会,且因为存在有头盆不称、胎位异常或宫颈难产的因素,子宫破裂的发生率增高,使用缩宫素(催产素)时要注意子宫破裂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