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5岁。行局麻下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局麻药局部浸润麻醉后5分钟,患者突然烦躁不安、寒战、呼吸急促、胸闷,继之四肢抽搐、惊厥。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A、全脊髓麻醉B、局麻药毒性反应C、脑血管意外D、急性心肌梗死E、高血压危象

题目

患者女性,45岁。行局麻下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局麻药局部浸润麻醉后5分钟,患者突然烦躁不安、寒战、呼吸急促、胸闷,继之四肢抽搐、惊厥。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

A、全脊髓麻醉

B、局麻药毒性反应

C、脑血管意外

D、急性心肌梗死

E、高血压危象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性,45岁。行局麻下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局麻药局部浸润麻醉后5分钟,患者突然烦躁不安、寒战、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73岁,局部麻醉下行体表脂肪瘤切除术。注入麻醉药后8分钟,患者出现中毒表现,其中毒原因不包括

    A.麻醉药用量过大
    B.局麻药中未加入肾上腺素
    C.患者精神紧张
    D.局部血供丰富,而局麻药未减量
    E.高龄,机体耐受力差

    答案:C
    解析:
    麻药中毒原因:(1)用量过大:如普鲁卡因一次手术用量不得超过1g,利多卡因不得超过0.4g,丁卡因不得超过0.1g。(2)浓度过高:如普鲁卡因常用浓度为1%,最大不超过2%。   (3)药物入血过快:如直接穿刺注入血管或在血循环丰富部位麻醉,吸收过快。(4)患者体质差:对局麻药耐受能力低下。(5)药物之间的影响:局麻药中未加入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减缓局麻药的吸收。麻醉药中毒与患者精神紧张无关。故答案为C。

  • 第2题:

    患者,男性,28岁。平时身体健康,自述无药物过敏史,普鲁卡因过敏试验(—)。行局部浸润麻醉下脂肪瘤切除术,注药前回抽无回血,局部注入普鲁卡因0.5g,数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眩晕、耳鸣、烦躁、肌痉挛、抽搐,惊厥,继而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心率减慢。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全脊髓麻醉
    B.脑出血
    C.局麻药过敏反应
    D.电解质紊乱
    E.局麻药毒性反应

    答案:E
    解析:
    2.导致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常见原因包括:用药过量,误入血管内,注射部位血液供应丰富或局麻药中未加入血管收缩药,患者全身情况差,对局麻药耐受能力降低等。患者平时身体健康,无麻醉药物过敏史且药物试验(—),注药前回抽无回血,注入普鲁卡因0.5g小于普鲁卡因一次限量1000mg,可以排除患者全身情况差,对局麻药耐受能力降低,用药过量,误入血管内三方面的原因,故毒性反应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注射部位血供丰富,并未加用缩血管药物,使药物吸收速度过快。

    3.造成中毒反应的原因是药物吸收速度过快,为预防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发生,对缩血管药无禁忌者,局麻药液内可加入适量的肾上腺素,以减慢其吸收。

    4.一旦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应立即停药,尽早给氧、加强通气。遵医嘱给予地西泮5~10mg静脉或肌内注射。重度毒性反应,表现为肌震颤进而发展为肌痉挛、抽搐,如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导致死亡。处理关键在于尽快解除惊厥,可用2.5%硫喷妥钠缓慢静脉注射直至惊厥停止。

  • 第3题:

    女性,25岁,因背部发现肿块前来就诊,查体肿块活动度好,大小约1.51cm×1cm,拟行局麻下肿块切除术。

    常用的局部麻醉方法是
    A.表面麻醉
    B.局部浸润麻醉
    C.区域阻滞麻醉
    D.神经干阻滞
    E.局部静脉麻醉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张先生,拟局麻下行面部肿物切除术,术中应用利多卡因加小剂量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后,出现谵妄、烦躁、多语、寒战、面部肌肉抽搐和血压升高等症状。

    考虑患者出现了
    A.肾上腺素反应
    B.局麻药过敏反应
    C.局麻药中毒反应
    D.输液反应
    E.局麻药变态反应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患者男性,36岁,右侧锁骨及桡骨骨折。拟行桡骨切开复位术。

    麻醉后5分钟患者突然烦躁不安、多语、继而抽搐,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气胸
    B.局麻药中毒反应
    C.局麻药过敏
    D.肾上腺素反应
    E.高平面硬膜外阻滞

    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