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69/dl,血小板50 000/d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下列药物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告知病人需坚持治疗3~6个月B.定期查肝功能C.经常检查注射部位,发现硬块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做理疗D.向病人说明药物副作用E.停药后副作用不会消失

题目

女,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69/dl,血小板50 000/d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下列药物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告知病人需坚持治疗3~6个月

B.定期查肝功能

C.经常检查注射部位,发现硬块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做理疗

D.向病人说明药物副作用

E.停药后副作用不会消失


相似考题
更多“女,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69/dl,血小板50 000/dl,网织红细胞低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性46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2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5.8g/dl,血小板30000/dl,巨噬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该患者可能的医疗诊断是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根据该患者的症状,判断其贫血典型血象为A、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正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小细胞性贫血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A

  • 第2题:

    女,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Hb6g/d1,血小板50000/d1,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肿大,骨髓增生低下。

    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地中海贫血


    正确答案:C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关检查

  • 第3题:

    男,38岁。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近1年来自觉全身乏力,查:血红蛋白6g/dl,血小板50 000/d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

    D.白血病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正确答案:B
    该病患者有与苯接触史,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以上均提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 第4题:

    患者女,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Hb50g/L,血小板14×10/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

    对其进行护理评估时下列哪项对其病因诊断最重要
    A.心理社会资料
    B.系统体格检查
    C.既往史、职业史
    D.血象、骨髓象结果
    E.主要症状及治疗经过

    答案:C
    解析:
    1.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全部减少为特征的疾病。诊断依据:临床上有严重贫血、伴有出血、感染和发热的患者;血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脾不大,骨髓示增生低下,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该患者症状和血象可诊断为再障。故选C。解题关键: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全部减少;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Hb减少,血小板罕见减少;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增高;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肝脾大。
    2.再生障碍贫血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与个人的既往史以及所从事的职业关系非常密切,有助于诊断。故选C。
    3.大剂量雄激素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对慢性再障疗效较好,对重型再障无效,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常用睾丸酮衍生物司坦唑、达那唑等,特别对造血微环境健全,尚有残留造血干细胞的患者疗效好。故选C。
    4.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有急性溶血,但无疼痛及腰背四肢酸痛症状,故选D。解题关键: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是寻找和消除病因。
    5.再障药物治疗时,可出现一些药物的副作用,停药一段时间后,副作用会逐渐减轻或消退。如雄激素的副作用主要是肝损害和水钠潴留,儿童则有骨骼成熟加速,须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但其副作用为可逆性,随药物减量或停用可减轻和消失,未发现有晚期并发症。故选D。
    6.再生障碍性贫血为警惕脑出血并发症便秘需要泻药和开塞露,剧咳立即使用抗生素,镇咳药;保持稳定的情绪,应防止外伤及剧烈活动,并杜绝接触各类危险因素。选项A错,其他选项的护理措施皆正确,故选A。解题关键:卧床与下地活动交替时,因体位变化剧烈,会引发血压变化剧烈,诱发脑出血。

  • 第5题:

    男,38岁。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近1年来自觉全身乏力,查:血红蛋白6g/dl,血小板50000/d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
    D:白血病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B
    解析:
    该病患者有与苯接触史,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以上均提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 第6题:

    女,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6g/dl,血小板50000/d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下列药物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向病人说明药物副作用
    B.停药后副作用不会消失
    C.定期查肝功能
    D.告知病人需坚持治疗3~6个月
    E.经常检查注射部位,发现硬块应及时处一理,必要时做理疗

    答案:B
    解析:

  • 第7题:

    患者,女性46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2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5.8g/dl,血小板30000/dl,巨噬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

    根据该患者的症状,判断其贫血典型血象为
    A.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正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小细胞性贫血

    答案:A
    解析:
    1.该病人有与苯接触史,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以上均提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该题针对“.贫血”知识点进行考核】

    2.【该题针对“.贫血”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8题:

    患者,女性46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2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5.8g/dl,血小板30000/dl,巨噬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

    该患者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E
    解析:
    1.该病人有与苯接触史,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以上均提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该题针对“.贫血”知识点进行考核】

    2.【该题针对“.贫血”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9题:

    女,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6g/dl,血小板50000/d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首选治疗为

    A.铁剂
    B.雄激素
    C.安络血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维生素C

    答案:B
    解析:
    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为雄激素。

  • 第10题:

    患者,女性,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一年来全身乏力,Hb50g/L,血小板14×109/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肿大,骨髓增生低下。首选治疗()

    • A、铁剂
    • B、肾上腺皮质激素
    • C、雄激素
    • D、维生素C
    • E、安络血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女,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Hb50g/L,血小板14×109/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 有关此患者的护理诊断下列哪项不妥()
    A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有关

    B

    组织完整性受损: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C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防治知识

    D

    疼痛、腰背四肢酸痛:与急性溶血有关

    E

    焦虑:与持续乏力不愈有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女,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Hb50g/L,血小板14×109/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 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

    铁剂

    B

    肾上腺皮质激素

    C

    雄激素

    D

    维生素

    E

    卡巴克络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女性,29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38×109/L,网织红细胞0.1%,肝脾未触及,骨髓增生低下,该患者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铁剂

    B.雄激素

    C.安络血

    D.维生素C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B
    本病考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雄激素治疗。

  • 第14题:

    男,41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近1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6g/dl,血小板50 000/d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采取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A.铁剂

    B.雄激素

    C.补充叶酸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雌激素


    正确答案:B
    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药物为雄激素。

  • 第15题:

    患者女,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Hb50g/L,血小板14×10/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地中海贫血

    答案:C
    解析:
    1.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全部减少为特征的疾病。诊断依据:临床上有严重贫血、伴有出血、感染和发热的患者;血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脾不大,骨髓示增生低下,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该患者症状和血象可诊断为再障。故选C。解题关键: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全部减少;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Hb减少,血小板罕见减少;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增高;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肝脾大。
    2.再生障碍贫血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与个人的既往史以及所从事的职业关系非常密切,有助于诊断。故选C。
    3.大剂量雄激素可以刺激骨髓造血,对慢性再障疗效较好,对重型再障无效,为治疗慢性再障首选药物,常用睾丸酮衍生物司坦唑、达那唑等,特别对造血微环境健全,尚有残留造血干细胞的患者疗效好。故选C。
    4.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有急性溶血,但无疼痛及腰背四肢酸痛症状,故选D。解题关键: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是寻找和消除病因。
    5.再障药物治疗时,可出现一些药物的副作用,停药一段时间后,副作用会逐渐减轻或消退。如雄激素的副作用主要是肝损害和水钠潴留,儿童则有骨骼成熟加速,须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但其副作用为可逆性,随药物减量或停用可减轻和消失,未发现有晚期并发症。故选D。
    6.再生障碍性贫血为警惕脑出血并发症便秘需要泻药和开塞露,剧咳立即使用抗生素,镇咳药;保持稳定的情绪,应防止外伤及剧烈活动,并杜绝接触各类危险因素。选项A错,其他选项的护理措施皆正确,故选A。解题关键:卧床与下地活动交替时,因体位变化剧烈,会引发血压变化剧烈,诱发脑出血。

  • 第16题:

    患者,女性46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2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5.8g/dl,血小板30000/dl,巨噬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

    该患者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A、溶血性贫血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答案:D
    解析:
    该病人有与苯接触史,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以上均提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 第17题:

    男,38岁。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近1年来自觉全身乏力,查:血红蛋白6g/dl,血小板50000/d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白细胞和粒细胞减少
    D.白血病
    E.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B
    解析:
    该病患者有与苯接触史,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以上均提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 第18题: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一年来全身乏力,Hb50g/L,血小板14*109/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值,肝脾不肿大,骨髓增生低下。

    治疗应首选
    A:铁剂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雄激素
    D:维生素C
    E:安络血

    答案:C
    解析:
    本组题考查再障贫血的相关知识点。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骨髓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患者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骨髓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故该患者应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31题选C。多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找不到明确原因而发病,称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而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由药物和化学、物理、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较为常见。其中,苯及其衍生物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化学物质。故患者的职业性质(石油化工工人)与病因有关。32题选C。患者发病缓慢,病程已达到1年以上,属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雄激素为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药,其作用机制是刺激肾产生更多的红细胞生成素及直接刺激骨髓红细胞生成。常用丙酸睾酮、司坦唑醇(康力龙)等。33题选C。雄激素不良反应有肝损害及皮肤痤疮、体毛增多、下肢水肿等,待病情缓解逐渐停药后,副作用会逐渐消失。34题选D。此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有发生严重脑出血的可能,故应绝对卧床休息。35题选A。

  • 第19题:

    男,41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近1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6g/dl,血小板50000/d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采取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A:铁剂
    B:雄激素
    C:补充叶酸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雌激素

    答案:B
    解析:
    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首选药物为雄激素。

  • 第20题:

    女性,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一年来全身乏力、Hb50g/L,血小板14×10/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肿大,骨髓增生低下。

    首选治疗
    A.铁剂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雄激素
    D.维生素C
    E.安络血

    答案:C
    解析:

  • 第21题:

    患者,女性,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一年来全身乏力,Hb50g/L,血小板14×109/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肿大,骨髓增生低下。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

    • A、缺铁性贫血
    • B、巨幼细胞性贫血
    • C、再生障碍性贫血
    • D、溶血性贫血
    • E、地中海贫血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29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38x109/L,网织红细胞0.1%,肝脾未及,骨髓增生低下,首选治疗为
    A

    铁剂

    B

    雄激素

    C

    安络血

    D

    维生素C

    E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患者女,40岁。石油化工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Hb50g/L,血小板14×109/L,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肝脾不大,骨髓增生低下。 对其进行护理评估时下列哪项对其病因诊断最重要()
    A

    心理社会资料

    B

    系统体格检查

    C

    既往史、职业史

    D

    血象、骨髓象结果

    E

    主要症状及治疗经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