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人格也可以成为行政法关系的客体
B、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C、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地位具有不平等性
D、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一般是约定的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下列关于我国法律主体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6题:
下列关于合同法律关系主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第7题:
下列关于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第8题:
法律关系主体可以作出一定行为
法律关系主体必须作或不作一定行为
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行为
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要求他人不作一定行为
第9题:
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确定权利主体中履行纳税义务的一方,我国采取的是属地兼属人的原则
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征税对象
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内容
第10题:
法律关系主体是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者
无国籍人不能成为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
国家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非法人团体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11题: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依法享有权利或权力、承担相应义务者
无国籍人不能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国家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非法人团体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12题: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依法享有权利或权力、承担相应义务者
企业内部组织不能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国家机关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非法人团体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13题:
下列有关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地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B.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
C.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能够独立地承担经济法律责任
D.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主体资格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义务的表述中,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第18题:
下列关于我国法律关系主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处于主导地位
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处于被监督地位
行政法律关系中,客体是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
行政监督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具有非对等性
第20题:
税法是引起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是税收法律关系产生的根本原因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税务机关
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因此双方的权利义务对等
税收法律关系是由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和内容三方面构成
第21题:
税法是引起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税法可以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
对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另一方的确定,我国采取的是属地兼属人原则
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各级国家税务机关是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之一
税收法律关系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两方面构成
第22题:
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不特定的
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特定的
债权人是特定的,债务人则不一定
债务人是特定的,债权人则不一定
第23题:
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行政争议只能由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由当事人设定
行政法律关系是不平等,非对称性的
第24题:
法律关系主体是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者
无国籍人不能成为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
国家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非法人团体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